車遊記!
一下午的時間,江北和吳雅把今日最後的步伐停在了這裡。
皮影戲的光影裡沉澱了流年往事,每一個呼吸間似乎都可以窺探曆史的間隙。
一場又一場的演出,讓江北宛如一頁頁翻看著西安的千年曆史,生動有趣又令人流連。
戲畢,手藝人從幕後走到台前,隨之而來的還有一列列顏色鮮豔的精致皮影小人兒。
吳雅挑了個豬八戒形象的皮影買了一隻,老師傅咿呀了幾句豬悟能的經典台詞,又操著皮影擺弄了一番,然後便交到了吳雅的手裡。
心滿意足的兩人,從高家大院出來時,日頭已經落下。
回民街的璀璨街燈亮起,又一天即將宣告結束。
不得不說,西安真是個景點太多的地方,以至於逛了三天,江北竟然覺得還有很多地方沒去過。
計算了一下時間,明天還能在西安停留一天,然後他和吳雅便要直奔武漢。
這晚江北和吳雅沒再外出,而是選擇了在酒店休息,並在很仔細的篩選下,確定了明天的行程路線。
在眾多景點裡,挑選了三個他們認為比較有必要去的。
陝西曆史博物館、曲江書城以及西北最為出名的相聲劇場青曲社。
第二天一早,江北和吳雅先帶著冰棍兒和巧克力找了處人少的公園遛了一會,養精蓄銳一晚上,一家四口可謂都精神飽滿。
第一站直奔陝西曆史博物館,繼續品味西安古都的厚重曆史。
如果說秦始皇陵是西安曆史的代表,那麼陝博就是西安塵封千年古老押韻的注解。
雖然時間從來不做停留,但人們仍可以從那裡曆史的碎片裡,窺探那些古老的情節。
而博物館就是那麼一個碎片收容所。
其實江北對陝西曆史博物館這個館名一直存有疑惑,其他省的博物館名稱不一樣,少了一個“省”字,多了“曆史”兩個字。
在路上,江北讓吳雅上網查了查,這才基本釋疑。
當年修建博物館,博物館上報的名字是陝西省曆史博物館,而上麵批複說此博物館是國家級博物館,建議去掉字。
那陝博為什麼比其他省博多出“曆史”倆字?
翻開華夏曆史,從夏商周開始到清朝結束。
華夏曆史的主要痕跡刻劃在河南,陝西大地上。
讓國人倍感驕傲的周秦漢唐,都城就圍繞在今天的關中平原一帶,估計除了河南洛陽,其它省份的博物館還真不敢在陝西麵前論“曆史“。
到了目的地,吳雅停好了車之後,兩人便在取票機出取了票。
一人300元的價格著實不便宜,對此吳雅還小小的吐槽了一下“看誰再說曆史不值錢!我就把這兩張門票給他看!”
江北則打趣道“和鄧琪琪那樣的歌手的演唱會門票相比,的確不怎麼值錢……”
“走啦走啦!……”為了避免尷尬,吳雅背著手、邁著急促的步伐跑向了入口,江北則緊隨其後。
正門口是“陝西曆史博物館”七個刻在石台上的金色大字,字的前麵還有一方水池,池底有縱橫線路,似是一個大棋盤。
因為提前做了一定功課,再加上他的曆史及相關知識儲備也算過得去。
所以類似“陝西曆史博物館是華夏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這種基礎的知識,江北則不再需要去看景區的指引牌。
陝博的建築外觀著意突出盛唐風采,而此地的設計者是曾師承建築大家梁思成的清華才女張錦秋。
而在陝博之後,她還有一件作品也盛名斐然,讓江北和李白有了一次跨千年時空交流的大唐芙蓉園!
館內遊人如織,處處皆能看到遊客。
這些遊客有的背著雙肩包挎著相機、有的三三兩兩邊走邊談、有的則拖家帶口其樂融融……
看來作為西安的一張名片,陝博號稱的“一座博物館,半部華夏史;給我一天,還你一萬年”果然名不虛傳。
陝博館內收藏文物多達37萬件,時間跨度從遠古人類的簡單石器,到1840年前生活中的各類器物,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
若說比藏器年代之久遠,這裡還真是江北索取過的博物館之最。
和碑林專門收藏書法、碑刻文物不同,這裡的收藏非常駁雜,是真正意義上的“博”物館!
在陝博逛了兩個多小時,江北先後看到了反映先民生活和藝術追求的彩陶器皿,先秦時期的青銅器與經機兵馬,以及盛唐繁榮之下的金銀器與唐三彩……等等。
有本地人說,西安五花八門的博物館多到數不清,甚至有“博物館黃頁,再加上紀念館、美術館,用a4紙打印下來的厚度能和身高差不多”的說法。
當然,如果不是江北這種對碑林有著強烈興趣的遊客,估計大多數人都會把陝博排在第一位。
當講解員聽到江北去過碑林,便告訴他西安碑林和陝博本同出一處。
早些年無數寶藏早些年都擁擠的放在碑林,後來建了陝博它們才得以獲得現在這樣的待遇。
山西曆史博物館主樓共分四層,有5個展區,每個展區主題不同,展品分類也不一樣。
雖然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但主要展品還是先秦到唐朝。
由於這裡的藏品實在太多,江北自認不能做好“講解員”的工作,便在大廳右手邊雇傭了一名講解員,和黃鶴樓的50元費用相比,這裡的收費高達200元,看起來不便宜。
但等江北和吳雅真正體驗到講解員的專業度的時才知道,這筆錢花的有多麼超值。
在冗長的曆史長河中,江北對盛唐最為感興趣,這點講解員也看得出來,所以他在講解時也相對側重唐朝時期的文物和曆史。
在以“唐”為布展重點第三站廳,江北和吳雅一進去就被序言大廳的巨大石獅子所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