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遊記!
成都,一座華夏曆史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城市,當下國內視野裡,成渝地區與重慶組成了雙城經濟圈的特大城市。
如果讓江北選擇一個除了被他那股江湖義氣所鐘情的武漢外,第二個理想居住地,非成都莫屬。
地處華夏西南地區,占據四川盆地西部,囊括成都平原大半的成都,河網縱橫、物產及其豐富,又因境內地勢平坦肥沃,又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農業產業亦是極其發達,自古便有了天府之國的美譽。
作為川蜀文化的集萃之地及當下國內最具人氣的旅遊城市,成都還是全國十大古都和首批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發祥地。
因周太王曾說“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故名成都。
蜀漢、成漢、前蜀、後蜀等政權都先後在此建都,後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
漢時,成都為當時的全國五大都會之一;唐朝時期,成都則為最發達工商業城市之一,史稱“揚一益二”;北宋時代,更是除了當時首都汴京外的第二大都會,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
雖無武漢那樣的浩渺江湖之氣,卻獨具一種古樸厚重及閒散的野鶴之感。
隻是如今信息如此發達,作為新晉的一線城市,一座1600多萬人的大城,成都仍能保持自己的城市風格,殊為不易,和京上廣深相比,甚至顯得有些另類。
此次入川,江北提前做了不少功課。
他發現在各類路線推薦的文章裡,無論是本地人亦或是外遷而來的半路出家成都人,哪怕是一些遊客,他們都會很默契的給成都貼上一個“懶城”的有標簽。
按他們的說法,在成都生活,時間似乎會過的很慢,整個城市彌漫著慢悠悠的感覺。
慵懶、閒適、悠哉哉……似乎已經成了成都的品性。
如今江北親臨此地,倒是願意親自體驗一下成都的風土人情。
此時已經傍晚,天邊殘陽那最後的餘暉也將要消退,夜將要來臨。
城市的燈光迫不及待的宣示著自己主場的到來,似乎在向城市裡的所有人炫耀著自己的華彩。
自從車輛駛入城內,黑炭妞的眼睛就一直瞪的大大的。北方和南方的建築詫異很大,尤其她還是個孩子,好奇心便更甚。
“江北哥,這裡好漂亮啊,連雪都化了!”
正在跟著導航開車的江北聽後啞然失笑,打趣道“小黑丫頭,這邊的冬天有時候是不下雪的!”
黑炭妞皺著眉頭啊了一聲,有些替成都擔憂道“我奶奶說過,冬天不下雪不行的,下了大雪才能保證第二年的糧食豐收,叫什麼……瑞……”
“瑞雪兆豐年?”
“對對對,就是這個,奶奶說的,肯定沒錯的。”黑炭妞興奮的連連點頭。
江北輕輕點了點頭,笑道“你說的對,你奶奶說的更對!”
提起黑炭妞的奶奶,江北用餘光偷偷瞥了瞥黑炭妞,生怕再挑起這孩子的情緒。
“江北哥,彆偷看我了,我不難過了已經,奶奶臨走時跟我說過,她要去見爺爺,和我爸媽,她說了不許我為了她哭鼻子。”黑炭妞頭頭是道的說著。
江北靜靜的聽著。
黑炭妞說到最後,聲音已經很低。
“好啦,一會兒帶你吃好吃的。”江北朝著黑炭妞挑了挑眉,溫醇笑道。
黑炭妞用力的點了點頭,擠出一個無比燦爛的笑臉。
她雖然沒了奶奶,但好在她還有叔叔輩兒的江北大哥。
一路疾馳,江北和黑炭妞兩人一邊聊著天,一邊直奔此次成都之行的頭號目的地,錦裡。
雖然在本地人發布於網絡的攻略裡,把錦裡列為了京城的王府井,屬於被商業化摧殘的極其嚴重的景點,可謂不推薦。
可江北這次偏偏沒聽勸,義無反顧的來到了那個門口排著大條長隊的古街口。
錦裡地處武侯祠街,顧名思義它的旁邊就是武侯祠。
可惜此時的天色已晚,想看武侯祠也得等明早才行。
入川之後,江北便已經看到了遍布的獨具川蜀文化風格的建築,如今到了錦裡更身臨其境的感受到了這濃鬱的古樸文化。
傳說中的錦裡,曾是西蜀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氣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
錦裡,即古時的錦官城。
作為地道的曆史愛好者,兼初中曆史課代表,江北曾在晉時常覷的《華陽國誌蜀誌》中看到過如“州奪郡文學為州學,郡更於夷裡橋南岸道東邊起起文學,有女牆,其道西城,故錦宮也。錦工織錦,濯其中則鮮明,他江則不好,故命曰錦裡也。”的記載。
而後在各朝各代的文獻及詩歌中也常有出現,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當代大詩人李商隱的《籌筆驛》中的“他年錦裡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當時讀到這一句,江北還曾對“錦裡”這個詞有過疑惑,後來查了半天,才知道竟是一條古街。
這算是他和成都,和錦裡的一段小小緣分。
哪怕此時剛剛過了年,但錦裡街頭仍然人滿為患,來自全國各地的如江北這樣的遊客,堆積在錦裡街口,排著隊的拍照打卡。
灰色的牆、灰色的瓦組成了灰色的門樓,門的正上方掛著一塊兒紅底金子的牌匾,上書“錦裡”二字。
字體不草,亦不呆,像極了成都的天氣,溫溫柔柔,不冷不熱,空氣濕潤,婉約秀氣。
除了天氣溫柔,成都還有更令全國側目的另一種溫柔。
成都的美女。
雖然算是剛剛“落地”,但江北已然發現了成都的美女是真的多……
他聽說過川渝盛產美女,成都更是個中翹楚,在國內排名甚至要在蘇杭及京上廣深之前。
可江北一直覺得這是種誇張的說法,畢竟無論從人口還是其他方麵比較,成都和京上廣深都有著一定差距。
可如今當他真正的踏在成都的土地上,站在錦裡的門口前,才知道那根本不是誇張的修辭手法,而是實事求是的典範。
排了好一會兒,江北這才拖著行李箱,拉著黑炭妞踏進了這條古街。
“徜徉於川西古鎮風格的小街陋巷,嘗小吃、玩工藝品、喝蓋碗茶、吃三國菜、在四合院裡發呆、在石拱橋邊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