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文殊院內有琵琶_車遊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車遊記 > 第二百四十七章 文殊院內有琵琶

第二百四十七章 文殊院內有琵琶(1 / 2)

車遊記!

僧人是江北在三亞見到的苦行僧,隻是如今已經不再衣衫襤褸。

不變的是,他那一身的平靜氣息。

譚城不動聲色的瞥了眼不請自來的趙婧,然後收回視線對僧人道“先生,您和江北原已熟識?”

僧人淡淡微笑,雙手合十道“曾在南海觀音腳下與江施主萍水相逢,且彼此留下了深刻印象。”

言罷,僧人又頭對江北說道“施主,此一彆已有數月餘,貧僧見你精神仍有負累,可是仍未走出桎梏?”

“從何處來,往何處去,在何處停……這三個問題我曾問過您,此時仍還記得之前您為我解惑的回答,本以為心中已然清明不惑,後又發生了許多事,讓我再度陷入迷茫,我或許已經知道從何處來,卻仍不明白自己將往何處去,更不明白在何處停……”

江北說這話時,赧顏不已。

在三亞時,他竟自大的認為已經明白了這三個問題的內涵。

如今時間荏苒,半年多的時間匆匆而過,再見這位高僧,這才幡然明白,自己太嫩了。

世界無時無刻不再變化,人也如此。

苦行僧人變得不再襤褸,江北有了新的問題,當時陪在他身邊的張涵,更已為自己的欲望獻出了更加珍貴的東西……

一切都在變……

“施主是有禪緣的,或者說是願意思考的,如果不嫌貧僧嘮叨,我們可以一道在這文殊院轉一轉。”

“求之不得。”

江北自然而然的緩步於僧人左手,譚城跟在右側,黑炭妞被趙婧抱著跟在身後。

“這裡雖是景區,每天門庭若市,山南海北的遊客踏足,但是卻並沒有太多的人了解這裡……”

僧人不在以艱深晦澀的措辭溝通,而是如尋常老人般似的和江北等人聊了起來。

他仿佛有魔力一般,讓譚城和江北都變得極其心靜,浮躁之感煙消雲散。

譚城淡笑道“這兒處於市中心,又是全國佛教重點寺院、長江上下遊四大禪林之首,人不多倒是奇怪了。”

“譚施主可以說說,怎的把那‘塵廬’置於文殊院內,是偷‘禪’之意?還是借‘禪’之名聲?”

僧人所言微微刺耳,話裡話外都是譚城之所以選擇此地,是為了借用文殊院“禪”的名頭。

常人聽了肯定是要不高興,但譚城卻灑然一笑道“先生一針見血,學生慚愧。”

“哈哈,譚施主,先生與學生這事情,貧僧可是擔不起的!”

“若非先生兩年前過川為學生引薦貴人,如今學生或許還在潦倒度日……”譚城神色滿懷感恩。

兩年前,亦是在成都,窮困潦倒幾近崩潰的譚城在郊區遇到了正苦行的僧人。

僧人如給江北解惑般令譚城頓悟,又為他引薦了一位川商老者。

這才有了譚城為人寫傳記,賺下第一桶金的後續。

他不僅為譚城解開了心中的結,亦讓譚城有了生活下去的本錢。

像是在廣袤草原上迷了路的野兔,有人幫它回到了洞邊,又幫它挪開了當著洞口的石頭。

而這隻兔子有思想,會思考……

江北聽後震撼,趙婧則暗暗咋舌。

這件事情,譚城從未對她提及。

自那夜之後,趙婧愈發覺得譚城之於自己,似乎並沒有她想的那麼被動……

如今兩人徹底涇渭分明,刨去了那層持續了十餘年的曖昧,成為了實打實的朋友後,感覺到彆扭的,並非譚城,而是她。

像是兩塊正在相斥的磁鐵,突然有一塊兒被人撤走,剩下的那一塊兒也變得毫無意義。

一行人在寺院內緩步而行,目之所及皆是氣勢恢宏、巍峨壯觀的川西古建築和嫋嫋佛煙。

“先生,您剛說我有禪緣,我卻不明白您所說的禪是什麼?我母親是虔誠的佛教徒,從小耳濡目染,我也了解些佛家的經文,大了之後也確實度過道家以及西方教派的著作,但卻始終不明白,佛家所謂禪、道家所謂道、基督所謂主,是什麼。”

江北一股腦說出了心中疑團。

對於信仰與宗教,江北涉獵過但卻不深,淺嘗輒止。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這種具象的思維問題他思考的越來越少,但看似消失的這些問題,卻在生活的各個環節體現了出來。

“大道至簡,禪和道沒有你們說的那麼高深莫測,如果你覺得高深莫測,說明你沒有理解。禪即當下。修禪即體悟當下。道即軌跡或規律。求道即發現事物發展的軌跡或規律。至於你說的主,貧僧確實了解不多,不好發言。”

僧人邊走邊說,表情平淡。

江北繼續問道“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是不是說,不論你在做什麼事,心中感到自在安然,就是一種禪的體驗呢?”

“貧僧就說江施主有禪緣,果然不假,這是永嘉大師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弟子在受到六祖的肯定和印可之後,寫的一篇“證道歌”,這三句話即出自其中。大意是不論行住坐臥、語默動靜,隻要能體會到安定自然,就在禪裡邊。”

譚城在一旁聽的入神,不由得問道“我常在文殊院見僧人打坐修行,這是不是就在修禪?還是說不拘泥於形式……”

麵對譚城和江北的提問,僧人一直是不急不緩,此時也是一樣淡定道“很多人誤解禪一定要打坐,或者一定不打坐;這兩種觀念都不要執著,否則都是錯的。求禪講求心的自在、明淨和煩惱的解脫,不在於打坐不打坐。如果一味打坐坐到嗑睡連連或妄念紛飛或一片茫然,心不明淨不解脫,這種打坐是徒然的,隻是讓身體休息、讓心糊塗,不能開悟。”

“不過打坐可以使人比較容易把心安定下來,也比較容易發現內心的種種活動,接著再用參禪的方法把散亂的、有如電影般一幕幕的念頭減少以至消弭,出現統一的念頭,最後連統一的念頭也不見了,這就是明淨安定的體驗,就是禪。”

江北試探性道“先生,您的意思是,其實生活本身就是禪,問題在於能否體會到安定自然?”

“哈哈,江施主聰慧,貧僧的意思確實如此,若能體會,那麼講話也好、不講話也好,行動也好,在靜止狀態也好,無非是禪。也可以說,吃飯是禪、睡覺是禪、拉屎撒尿是禪、太太喂小孩是禪、丈夫上班工作全部都是禪。”

“永嘉大師這三句話雖很簡單,但已道儘修行禪法的原則和特性。修行禪法不在於采取什麼坐姿或生活方式,重點在於要體會到安定自然。不過,千萬不要誤會喝酒賭博、燒殺淫掠也是禪,因為這些行為本身就是放逸、荒唐、罪惡,使身心都陷在混亂狀態,絕對不是禪。”

正此時,他們恰好走過供奉有一顆佛骨舍利的宸經樓,院內梵音驟起,誦經之聲如鋪天蓋地。


最新小说: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 我和老王的奇妙修行之旅 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