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行來,大概爬了半個小時左右,加之之前的路途,大家其實已經有點累了。
和開車不同,徒步不僅累,還有點兒無聊。
一開始大家都會被那些從沒見過的景象所吸引,但看的多了發現這些不過是此地最為尋常的東西。
進了樹林,這種感覺便徹底煙消雲散,所有人都拿出了自己的相機,拍攝著那些有趣的景象。
比如一片苔蘚,又比如應是被雷劈過的樹乾,甚至是倒下的一顆樹……
第二次休息的途中,程隊長和江北的聊天話題變得愈發寬泛。
他告訴江北,自己正準備把業務擴展一下,從現在的自由行車隊組團業務,拓寬到多種類型的帶客上山服務,其中涉及的包車、導遊、住宿、飲食……
江北聽後告訴他,這種想法其實有利有弊。
業務拓寬就需要擴大規模,如今程隊長自己一個人組團,風險低、成本小,所以利潤可觀,如果突然拓展,很容易出現人手不足、服務下滑的問題。
畢竟旅行行業雖然不吃回頭客,但卻十分注重口碑營銷,尤其是稻城這種突然爆紅的網絡打卡聖地。
程隊長是個思想簡單,不願意想的太深的性格,聽了江北的話之後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不瞞你說,爬山這事我在行,彆的真是門外漢!要不是你這麼一說,我還覺得萬事具備,幸好沒開始做……”
江北笑道“也彆都聽我的話,畢竟創業這事兒注定是要承擔一些風險的,一點兒風險沒有的生意真不多,普通能能做的更是幾乎沒有……”
程隊長低頭看了眼手表,提起放在地上的旅行包,笑道“你們倆的晚餐,今晚歸我管了,到時候一定要好好聊聊,現在咱們該出發了。”
越往上走,樹越少。
這是一片原始森林,也是整個爬山過程中最輕鬆的一段。
夏朗多吉也第一次在江北等人的視線中顯現出來,比起眾人已經有些看膩的仙乃日,夏朗多吉給人的感覺,像是一座裁剪過的金字塔,在它兩旁的山壁像是一隻巨大的蝙蝠所展開的雙翼,角峰之下可以看見兩條規模巨大的懸穀冰川,淡藍色的冰舌懸掛陡崖。
江北被這一幕震撼的不輕,被它迷人的身姿所吸引,看著那呈現三棱錐狀的夏朗多吉主峰,按下了手中相機的快門。
哢嚓!
江北拍下了眼前的這幅畫麵,這也將成為稻城亞丁繼《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的小說和電影之後,第二個引爆稻城旅遊業的作品。
眾人在拍照,程隊長則在一旁介紹道“那座天然金字塔山峰就是夏朗多吉,因為構成夏諾多吉的岩石為層狀大理岩,強大的地質營力使岩層發生褶轉而直立,這也是夏諾多吉異峰突起,角峰尖銳的原因之一。”
地理知識在其他景區並不凸顯起異樣的魅力,但在此處卻比任何人工的鑿刻和建築都要令人心動。
江北等人站在雪山腳下的森林,可以清晰地看到直立岩層一條條伸向峰頂,層理以及層間的皺褶清晰可辨。
震撼,是最能形容江北等人視覺的詞彙。
巨大的雪峰令人對自然不由得肅然起敬,程隊長告訴眾人,遠處那雪峰之下是冰川裂解崩落形成的倒石堆,也叫高山流石灘,其上是便生長雪蓮的地方。
眾人繼續向前,穿過原始森林後,大家都開始氣喘籲籲。
包括程隊長和江北在內,都感受到了稀薄空氣對人體的影響,每個人隨身攜帶的氧氣瓶在程隊長的指揮下,都捏在了手裡,隨時做好了吸氧的準備。
除了江北和程隊長,其他的隊員體能隻能算是中上,愣是靠著對美景的熱愛堅持到了現在,如今看到眼前新的一片景色,雖然渾身疲倦,但還是毅然決然選擇繼續前行。
不過前行的途中,大家都拿出了士力架,可比克,雙彙火腿,農夫山泉……
一邊緩慢前進,一邊補充能量。
夏朗多吉最高海拔5958米,江北等人此時所處之地4600多米,距離最後的目的地還有200米海拔需要提升。
吃過了實物,眾人的體力回補一些,前行步伐也變得輕快了不少。
程隊長走在最前,江北緊隨其後,自然而然的成為了這個小隊伍的‘副隊長’,承擔起了幫助程隊長照顧隊員的任務。
隊伍最後的是那個坐程隊長牧馬人的大姐,看起來四十歲左右的她幾乎已經開始靠意念在堅持。
江北和程隊長都發現了這個情況,最後商量了一下,由江北退到隊伍最後照顧她。
回頭望著走過的路,江北對今天的行程可謂十分滿意。
這種眺望的感覺,爽的程度堪比在三亞時在飛機上眺望南海觀音。
來到隊伍最後,江北發現那大姐每一次抬腿都已無比吃力,果斷從自己的背包裡去除了一根登山杖。
“用這個會輕鬆點。”江北把登山杖遞了過去。
大姐感激的接過了登山杖,氣喘籲籲的她甚至說不出一句完整的感謝的話。
“謝……謝……”
“走吧,我們距離目的地不遠了。”
這時候,登山杖展現出了它完美的作用,那位大姐的後半程基本上就是撐著登山杖完成的。
相比於她的吃力,江北以她的速度前進則顯得很輕鬆。
畢竟他是一個能跑完全馬的非普通選手。
最後的路段似乎並不長,但難度卻翻倍提升。
一個接近50°的300米陡坡,對於這支已經趨於極限的隊伍而言,仿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每走兩步,除江北和程隊長外,所有人都覺得胸口就如同刀絞般刺痛。
江北跟在隊伍最後,能清晰的看到有些人的腿已經在微微發抖,他知道大家都是在咬著牙繼續往上爬。
程隊長那渾厚的聲音從最前方傳了過來“大家不要氣餒,我們爬上這個斜坡,就能看到這裡最美的風景,加油!”
沒人去回答他,因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腳下的路,和腿上的酸痛感。
雖然早已知道次行注定會辛苦,但卻沒人想到過程隊長竟然會給大家定下這種誇張的行程。
原本那仿佛能刺穿一切的寒風,此時吹在眾人身上,倒像是炎炎夏日中得一縷清風。
並非天氣變得暖了,而是這些人已經累得大汗淋漓。
“我爬不動了!”
大約向前爬了六七十米的樣子,有人再也堅持不下去,選擇了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