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公寓之乘楓破浪!
陳楓和大力牽著手從電影院走了出來。
大力“看來的確跟網友說的差不多,的確跟上一部比起來差了一點。“
陳楓“有嗎?我覺得挺不錯的,畫麵和音樂都沒得挑,劇情方麵的話,有些沒那麼順的地方,但我覺得被吐槽最多的應該是男主為了女主,不顧社會倫理的最終選擇吧,說這個教壞世人吧。“
大力“的確,大多數人對其評價都是毀三觀,教壞孩子。“
陳楓“大力,我們不應該跟隨大眾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會有先入為主的主觀思想,我們更多的是應該從客觀的角度去看待,這是對自己,也是作品的負責。“
大力“你是說,我被他們誤導了,所以有這樣的看法?“
陳楓“對的,我們要有自己的想法,要獨立思考,不要隨意的跟從大眾。”
大力“我明白了,那陳楓你對這部電影的看法是什麼?”
陳楓“我自己的看法的話,其實這部電影是一個挺暗黑的吧,男主是離家出走的學生,女主剛剛丟掉兼職,年幼的弟弟無法承擔工作,一個破事務所的大叔,一個求職屢屢失敗的助手……其實這些都是被社會所拋棄的人,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底層人物的悲哀,想成為上流,卻始終沒能成功。
而這也是社會運轉體係的問題,社會階層固化了,80的資源掌握在20的人手上,而那些人又用資源去引誘年輕人,不斷地去剝削他們的勞動價值,這樣,年輕人就需要透支更多的勞動力,才能填上那個名叫生活成本的大坑,這樣也就出現了996,年輕人當然不想要這樣的生活,但他們又不得不接受,去支持社會的正常運轉,而這就是社會的悲哀。
而女主不斷的奉獻自己,直至自己消失,這就是我說的被剝削的年輕人。而男主,他的選擇,在我們看來可能是不負責任的,是對現實的逃避,但這恰恰是最清醒的抵抗,他並沒有受到東亞價值觀,勤勞、吃苦、奉獻、犧牲的影響,他選擇了打破傳統思想觀念的束縛,不再受到資本家的控製,這在我們看來是大不逆的做法,卻是底層人物真正的心聲,他們不想成為社會體係穩定的犧牲品。
所以你能說是男主的錯嗎?他並沒有錯呀,他隻是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也許這還是大多數年輕人的看法也說不定呀。所以大力,你還覺得這部戲毀三觀嗎?”
大力“經過你這麼一分析,還真不覺得了。”
陳楓摸了摸大力的頭,“你忘了我跟你說的話嗎,不要跟隨彆人的眼光看待事物,要自己思考,我的也不一定是對的呀。”
大力點了點頭。
陳楓“唉,現在的年輕人被譽為讓人羨慕的後浪,他們儘情享用時代的禮物,不用被逼堅強,他們自由探索興趣愛好,不惑不迷茫,他們說走就走,一張機票,就能隨意去到想去的地方,他們把熱愛變成了事業,不用為了上牆而忍讓……但現實情況真的這樣嗎?真實的生活裡,有多少人拖著廉價的行李箱,苦苦支撐這自己,住在那十來平米的房子,忍受著每天幾個小時的通勤,隻為那不肯廉價的夢想。物質在發展,不同時代、不同風口,不停的在輪轉。無論是從前的書信遠,車馬慢,還是當下的信息互聯,潮流變幻,不變的是夠不著的夢想,道不儘的哀愁,心裡永遠在感歎時代很難。所以任何以羨慕的目光去看待對方的人,都是在耍流氓。”
大力奇怪地看著陳楓,“你怎麼突然有這些感悟?”
陳楓“為了水字數,啊呸!看到電影那個成年世界和年輕人世界的對抗,有感而發吧。”
大力點了點頭,看了看手表,“現在四點,要不我們去逛街吧。”
陳楓“可以呀,好久沒跟你一起逛街了。”
大力撇了撇嘴“完全就沒逛過幾次好嗎?”
陳楓撓了撓頭,“都怪我,忙於任務。”
大力“我也有責任,你不忙的時候我又在做兼職,不過我們這次可以好好的逛一下了,給你買幾套衣服,彆老是穿這幾件嘛。”
陳楓“好呀。”
兩人就手牽著手,去到了購物街。
兩人在一家服裝店挑起衣服來,看看這,看看那。
大力“對了,陳楓,我還沒問你對衣服有什麼要求呢。”
陳楓“e,要求嗎?這倒是沒有,不過我們可以買衛衣嗎?”
大力“怎麼,你喜歡衛衣?”
陳楓“單純的覺得衛衣比較舒適。”
大力無語了,“你不考慮一下顏色、圖案之類的嗎?”
陳楓“啊?我買衣服一直都是看第一眼喜不喜歡的。”
大力“這樣啊,那這件衣服怎麼樣?”說著就拿出了一件很花裡胡哨的衣服,“大力,這太花裡胡哨了吧。”
“不喜歡嗎,那這件呢?”
“圖案不是很喜歡。”
“這件呢?”
“衣服的顏色搭配很奇怪。”
“這件呢?”
“這件不錯哎,黑色為底,背後有個龍頭,霸氣側漏,不過這是外套呀。”
“沒事,一起買吧,你冬天不可能隻穿一件衛衣嘛。”
“也對。”
“這件衛衣怎麼樣?”
“不錯哎,白色的衛衣,胸口處有個cky的英文,簡約低調,材質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