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華娛2003!
農村題材的電影其實挺有搞頭的。
上世紀如《喜盈門》《咱們牛百歲》這樣的農村喜劇據說有過億元的票房。
而《天雲山傳奇》《許茂和他的女兒們》《黃土地》《老井》《孩子王》《秋菊打官司》《那山那人那狗》《鳳凰琴(關於農村教育)》《一個都不能少》《我的兄弟姐妹》也是拿獎拿到手軟。
即使是最近,《美麗的大腳(楊亞洲執導)》《暖春》《暖(霍建起執導)》《二十五個孩子一個爹》也是金雞百花上的大贏家。
未來,也會有《天狗》《我們倆》《圖雅的婚事》《孫子從美國來》《光棍兒》《背鴨子的男孩》等等佳片出來露露頭。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農村題材電影的受眾已經越來越小了!
而且因為大多數新生代導演沒有真正在農村生活的經曆,也很難還原真實的農村,呈現出來的隻是他們假想的農村。
也就是說,缺少好的導演。
像寧昊拍的《香火》和《綠草地》雖然背景是農村,但不以農村生活為主題。
第六代導演很有才華,但大多拍城裡的風光,關注城市邊緣人。
而堅持拍農村題材電影的,都是一些老人。
這是一種有點後繼無力的片種。
但競爭力也小。
唐夢華覺得自己努點力,彆玩過火,保證政治正確,去拿兩個小獎應該是特彆容易的事情。
至於票房,唐夢華現在不關心,他還年輕,需要的是經驗和名聲。
再說20萬成本的電影,有資格到院線上映嗎?
而且拿獎現在其實也不特彆需要,以前想拿獎是為了在履曆上添一筆,畢業以後好找工作、好拉投資,現在已經進了電影頻道,好像就沒有必要的。
不過如果能夠拿獎,進去以後肯定會更加得到重視。
對國有企業來說,錢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榮譽。
榮譽大過人命。
而對私企來說,就是效益大過人命了,加班能夠把人加死。
所以想太多都是浮雲,安安心心的把電影拍出來就行了!順便學點東西。
因為看的電影夠多,也寫了無數劇本,對唐夢華來說,拚湊出一個劇本實在是非常簡單的事情,短短的一個小時,故事的大概已經躍然紙上。
以柳詩詩飾演的女大學生村官張玉珊的視角去走進一個問題家庭,去接近它,了解它,最後試著去改變它,結果展現一下有些事情人力不可及,但我們不能放棄。
老一輩的生命已經走到了最後,他們的性格已然完全成形,惡媳無法改變,但她的下一代卻不應該成為下一個她。
所以張玉珊把精力都投向了李麗,幫助她重返校園,戒除偷竊的習慣。
當然了,這隻是一個大概的規劃,具體的細節,唐夢華還得繼續想。
比如惡媳黃燕的身份設定,就有非常多的可能。
第一種,她是被拐賣來的。
想一想,一個被拐賣來的新娘最後把一個家庭搞得雞犬不寧,是不是有種惡有惡報的感覺。
而且這個很好解釋。
李奶奶的兒子是個十裡八鄉聞名的傻子,那個女人願意嫁給一個傻子?
但作為母親,兒子都三四十歲了還娶不到媳婦,就算他是傻子也是自己的心頭肉啊,能不著急嗎?
所以花錢買一個新娘就很好解釋了!
但是沒想到的是,買來的新娘一下子就把自己兒子迷住了,對她言聽計從,而自己卻成了一個局外人,她能怎麼辦?
她隻能委屈自己,來換取兒子的幸福!
第二種,惡媳黃燕是一個嫁了兩回人,但丈夫都死了,被打上了克夫的烙印。
所以她被家裡以一筆不菲的聘禮賣給李家當媳婦,而李父也為了籌錢,過勞而死。
對李奶奶來說,這個兒媳是她丈夫用命換來的,就算不合適,她能退嗎?
……
這就是寫劇本的苦惱,不是沒有想法,而是想法太多,你很難決定選那一個,每天就這麼折磨自己,很快腦子就亂了,成了一團漿糊。
然後一發蠢,就可能選了一個最不合適的。
“我餓了!”
就在唐夢華埋頭苦思的時候,柳詩詩很不合時宜地敲開了房門。
“等一下,等我寫完再去。”唐夢華有點寫入迷,正在興奮點上,不為美女所動,撂下一句話,也不管柳詩詩怎麼說,就繼續回去狂寫起來。
柳詩詩咬牙切齒。
她鼓起來很大勇氣才決定報複這家夥,宰他一頓的。
但是這家夥,不是說要請她吃飯的嗎?這什麼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