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手抄詩,一手抄書_崛起華娛2003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崛起華娛2003 > 第3章 一手抄詩,一手抄書

第3章 一手抄詩,一手抄書(1 / 2)

崛起華娛2003!

唐夢華已經抄到了第五章初到易園,加上序,快2萬字。

剛開始還抄的有些生疏,不過很快就漸入佳境。

寥寥幾章,已經構築了一個神奇的仙俠世界。

仙佛道魔五派齊,妖靈鬼怪六院聚。

三間七界,五大洞天,九處靈脈。

仙劍門,萬佛宗,無為道派,天魔教,魔神宗。

太玄山天劍院,九華山佛門菩提學院,天蒼山道園,洛陽城儒園,鳳凰書院,西蜀秦川易園。

九天虛無界,雲之法界,天之都,魔域,鬼域,百獸妖域。

道家的‘太玄裂天道’,佛家的‘心禪不滅訣’,儒家的‘浩然天罡’,魔宗的‘心欲無痕’,鬼宗的‘化魂大法’,易園的‘易天十二訣’。

三頭靈蛇。

武功秘籍、門派之爭、正邪對立、神兵利器等等,都是武俠小說的套路。

而縱觀《西遊記》《封神榜》《蜀山劍俠傳》,法寶都是最強元素,永無止境的鬥寶情節,一個三流高手如果得到一件至寶立馬躋身一流,殺得孫悟空、薑子牙、李英奇屁滾尿流。

同時展現奇花異草,奇珍異獸等奇觀。

早期跟隨還珠樓主寫劍仙小說的,比如海上擊築生、柳殘陽、丁劍霞、徐夢還等,要麼退隱,要麼轉入“超技擊俠情派”,寫武俠小說。

隻有東方玉堅持到了七十年代,不過1976年他移民美國以後,劍仙小說就算絕種了。

在台灣,武俠小說扮演的角色和21世紀內地的網絡小說類似,都是娛學,武俠小說的作者收入比傳統作家高得多,但社會地位低下,是主流文學頻頻攻擊的對象。

一有青少年犯罪,就會有專家跳出來把原因往武俠小說身上推。

究其根本,不外乎利益之爭。

讀者都去看武俠小說了,誰還來看他們?

其實他們私底下肯定都偷偷寫過武俠小說,隻是沒有成功而已。

直到1973年,金庸以《明報》社長身份訪問台灣,受到當時的政府領導人蔣經國、嚴家淦接見,《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抓住這個契機,主導了一場關於武俠小說價值的大辯論,從6月一直持續到11月,參與者涉及各行各業。

經此一役,武俠小說的社會地位大大拔高,那些喜歡武俠小說的讀者難道會承認武俠小說是坨屎?

不過直到現今,依然有人堅持認為武俠小說不僅一文不值,而且是社會毒瘤,應切之而後快,比如李敖。

當然,聰明如李敖,他想的可能是,大家都支持的東西,我反對,豈不是顯得我與眾不同?

而到1976年,楚原導演的《流星蝴蝶劍》在全台取得破千萬票房,帶起古龍熱,同時吹響了武俠電影複興的號角。

早在六十年代,胡金銓和張徹就讓武俠電影大放異彩。

但1972年,李小龍橫空出世,使功夫片取代了武俠電影。

繼楚原之後,1977年,張徹執導的《射雕英雄傳》亦在全台取得破千萬票房,武俠電影一時風頭無兩,也帶動相關小說銷售火爆,為之後的“金庸解禁”埋下伏筆。

早期寫武俠小說的都是一些軍官,少將、少校之類的,畢竟他們大多軍校出身,識字、有文學功底,但過了戰爭年代,他們落得無用武之地,隻能靠賣字為生。

不過像唐毅這種下等兵,就是個文盲。

所以早期的武俠小說多是以廣播、評書的形式流傳,不過隨著教育普及,越來越多人識字,紙質書的銷售也紅火起來。

到1960年,台灣的平均工資隻有七八百,但知名武俠小說作者卻月入破萬,所以吸引了各行各業的人士投入武俠小說的創作當中。

香港的武俠作者不過二三十人,但全台卻有兩三百人,香港的武俠報紙、雜誌都必須依賴台灣供稿。

隨著台灣武俠被金庸終結,香港武俠隨之死亡。

唐毅之所以遇到黃曼亭,就是因為黃曼亭當時和同學弄了一個讀書社,免費教人識字,有些小混混在課堂上搗亂,唐毅出手教訓,之後就成了專職的護花使者。

這麼多年,唐毅也讀了不少書。

“這是你寫的?”看罷書稿,唐毅一臉震驚,情節雖然很老套,但是文筆尚佳、條理清晰、想象奇特,不失為一本好書。

“當然是我寫的呀,爸,快說,怎麼樣?”

“還行,我拿去給你媽瞧一瞧,看她怎麼說。”唐毅轉身就走,也跑去給老婆獻寶了。

唐夢華站起身,揉揉手腕擺擺頭,他想到了溫瑞安,這家夥不僅是靠小說成名,也寫的一手好詩,更自組了神州詩社,在台灣青年學子裡很有影響力。

雖然沒有抄《搜神記》,但可以抄《刹那芳華曲》啊,還可以抄歌詞。

詞曲本來就是分家的,不會作曲絲毫不影響他抄詞。


最新小说: 穿越:這個美豔女帝不是人 玄武:從零開始 親哥當她路邊草,豪門繼兄寵她超標 裂縫處方 逆命武俠行 倚天:張無忌,陰陽合歡功 玄幻:從雜役弟子,肝成神農道君 玄幻:開局弓手小卒,滿級血怒弑神 我的劍道天賦有億點強 道侶模擬,從宗門師姐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