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景序一開始沒有多想,直到包子入了口,他才不動聲色地抬眼瞥了下柯鴻雪。
這人心不誠。
若是禮佛誠心,既要去寺廟,清早又怎會吃葷食
這樣想來,怕是連那天夜裡那番話都帶著幾分假裝。
沐景序斂眸,慢吞吞地吃了一個包子,喝了半杯茶“走吧。”
柯鴻雪見他食量這麼小,眉頭擰了擰,很想勸他再吃兩個,到底還是忍住了,隻將籠
屜蓋好,又重新帶上了馬車。
陀蘭寺在虞京近郊,寺裡僧人時常下山賑濟災民,更有不時雲遊四海,普濟眾生的和尚,被大虞百姓稱作在世活佛。
仁壽帝信佛,多次想將陀蘭寺納為國寺,無一例外全被住持婉拒,便也不了了之了。
馬車行了許久,但真到山下的時候,太陽也還沒移到正北。
沐景序下車,望見山腳一片梅花林。
他腳步微頓,柯鴻雪看到這一幕,笑了笑“原就說邀你下山去京城看梅花,結果山裡也開了。”
京城的梅花,除了庭院深宅,便全都栽在巷口路邊。
沐景序剛下山那幾日,柯鴻雪實實在在拉著他去街上胡鬨了好幾日。
巷口偶有稚童玩耍鬥雞,他便也帶著人非要往那擠,鬥輸了身上帶出來的幾枚銅板,最後想吃一串糖葫蘆,還是伸手找沐景序要的零錢。
dashdash挺無賴的。沐景序不知多少次這樣評價如今的柯寒英。
但巷口梅花確實開的很是漂亮,稚童生命力也的確旺盛得仿似人間春朝。
所以沐景序沒有斥他胡鬨,卻還是在這人誆走他的零錢、又用銅板給他買了一串手串的時候沒忍住,冷冷地瞪了柯鴻雪一眼。
於是柯大少爺又是那副好像被凶了的樣子,訕訕地將桃木手串收回了自己荷包裡,小聲嘟囔你真的好喜歡凶我哦。”
但是過了一夜,那串值不了幾個錢的小玩意兒最終又出現在了沐景序的床頭。
有人半夜做了梁上君子,偷偷潛入了他的房間,送了他一串桃木手串。
大概隻因為白日攤販那句“這東西辟邪鎮災、安神助眠,公子若是晚上睡不好,不妨買一串回去帶著”
沐景序下意識垂眸,低頭望向寬袍大袖下收著的手腕。
明知是假的,可他這幾天噩夢確實做的少了些。
“我們走吧”沐景序正出神想著,手腕已經被人抓了住,柯鴻雪帶著他,艱難而又迅速地從成群結隊上山討粥喝的人中間擠過去,勢要跟他們搶一碗粥。
不知道的人還真以為他很虔誠。
沐景序張了張口,想要說些什麼,到底還是作罷,由著他帶自己上山。
倒是柯鴻雪中間回過神來,轉頭跟他解釋“我家今年多設了兩處粥棚,前些日子也先送了三十石粳米來寺裡。我並沒有要跟他們搶口糧的念頭,學兄放心。”
天氣很好,暖冬太陽照在人身上很是舒服。
柯鴻雪笑道“我隻是很喜歡這個彩頭,老人們都說,吃了陀蘭寺聖僧施的臘八粥,未來一年都會有好運氣。學兄就當陪我,全一全我這個小孩子的執念”
沐景序沉默許久,說了他一句“二十二歲的小孩子。”
也是真不害臊。
柯鴻雪反倒笑得很是開心,將耍無賴進行了個徹底“我確實比學兄年紀小不是嗎縱一縱我吧,小孩過年都有特權的。”
沐景序
真是束手無策,拿他一點法子沒有。
沒辦法,真跟他一起往山上擠。
今天運氣還格外好,來得不算太早,但粥沒有施完,不僅他倆一人領到了一碗,喝完粥在寺廟裡請香的時候,聽見身邊有人欣喜地喚了一聲“慧緬師傅”
沐景序回頭,望見一位黃袍僧人手持念珠,正朝他們走來。
人說陀蘭寺內有聖僧,乃是活佛下凡濟世救人,來人間修行一遭,待功德圓滿便會羽化登仙。
所以他時常不在寺內,而是大江南北救濟世人,度化萬民。若是誰來寺裡上香,恰好看見他的,那都是天大的好運氣,連香火錢也會多捐些許。
沒人知道他俗家名諱,也無人知他真實年齡。有傳七八十歲的,也有傳鶴發童顏的。
但打眼一見,才發現看起來不過是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並未剃度,墨發如瀑;長相俊秀,眼含慈悲,與人對視的時候,似乎能望見對方心底所思所想。
因為方才上香,沐景序向上捋了捋袖子,桃木珠串露了出來。
那僧人原都要從他們身邊走過了,見狀停了下腳步,回過身衝他們念了聲佛號“阿彌陀佛,施主今日來請粥”
沐景序點頭應是。
慧緬視線在他手腕上停了一瞬,笑問“施主也信佛”
畢竟在寺裡,到底有忌諱,有些話不能亂說,沐景序沒應這一句。
僧人卻也不見怪,笑著就將自己手上的菩提珠串取了下來,雙手向他遞過來“今日卯時,貧僧房外有喜鵲叫聲,原以為是哪個小沙彌胡鬨學鵲兒叫。現在想來,大約冥冥之中是個指引。”
他說“你我有緣,若是可以的話,貧僧想用這串菩提,換你手上那串桃木,不知施主是否願意”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