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皇後娘娘喉內紅腫,吃不下藥石,臣等……臣等”
劉太醫最後還是沒有能說出‘束手無策’四個字。
這群太醫也是無奈,就算是有回天之術,但前提也得是長孫皇後能把藥喝下去才行。
現在問題是,長孫皇後咽喉紅腫,根本就喝不下去藥,這也是眾太醫無法施救的主要原因。
要說長孫皇後的氣疾,可以說是眾太醫們最頭疼的事了。
長孫皇後的氣疾是老毛病了,每年的秋冬之際,都會來一次,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年似乎都會加重。
這對於李世民來說可不是一個好消息,皇後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無人能及的。
“廢物,都是一群廢物!如果今天皇後有個三長兩短,你們都得下去陪葬!”
“臣罪該萬死,請陛下恕罪”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李世民的話多半都是氣話,但太醫們依舊是被嚇得麵如土色,個個渾身顫抖,猶如篩糠。
“咳咳咳……陛下”
就在這時,一直緊閉雙眼的長孫皇後微微睜開了雙眼,但因為咽喉紅腫,她的聲音又弱又細,聽起來非常怪異。
“觀音婢,你感覺怎麼樣?”李世民連忙抓住了長孫皇後的手,關切的問道。
“陛下,臣妾是老毛病了,過段時間就好了,還請陛下,不要為難太醫們”
說完這些,長孫皇後重重的喘了口氣,然後又說道“陛下……如果臣妾真的哪天先行一步,還請陛下答應臣妾一個要求……”
“觀音婢,朕不會讓你有事的,你還沒有看到大唐一統天下,你還沒有看到大唐百姓安居樂業……”
“陛下,如今災禍連連,國庫空虛,如營建陵墓,耗費眾多,恐為……有識者笑,但請……依山而葬,不須起墳,無用棺槨……所需器服,皆以木瓦,儉薄送終,則是,不忘妾也……”
說完這些,長孫皇後好像是用儘了全身氣力一般,再次昏睡了過去。
李世民頓時眼眶微紅,他強行深深的吸了口氣,然後轉頭對身邊的內侍太監問道“還沒找到妙應真人嗎?”
李世民口中的妙應真人,正是藥王孫思邈。
李世民登基後,就將孫思邈招進了長安,想要給他封爵,讓他當太醫。
但是卻被孫思邈拒絕了,之後他再次返回民間鄉裡,給老百姓看病。
用他的話說就是,隻有通過不斷的實踐,才能得到更多的經驗,我如果一直在長安皇宮裡,我的醫術將不會有太大的長進。
所以說,凡是能名垂千古的,一般都是對自己狠的。
一旁的內侍太監連忙低聲回道“回陛下,還沒有妙應真人的消息,據傳,真人最後一次出現,是在三個月前的洛陽”
這年頭沒有視頻監控,沒有衛星網絡,想要找個人,很難,更何況是孫思邈這種行蹤飄忽不定的人。
就在這時,一直跪在地上不敢說話的劉太醫似乎想到了什麼,急忙開口道“陛下,臣有要事稟報”
“說”李世民有些不耐煩道。
知道李世民心情不好,劉太醫不敢怠慢“年初妙應真人來到長安時,臣曾去拜訪過,在交談過程中,妙應真人屢次提到過一個人,並對此人的醫術頗為推崇”
聽到這,李世民眼睛一亮,能被孫思邈在醫學領域上推崇的人可不多。
想到這,李世民不禁急切的追問道“竟有如此高人?此人叫什麼?可在長安?”
劉太醫忙道“此人名叫李軒,家住萬年縣劉莊……”
“來人呐!帶上朕的腰牌,速速去萬年縣劉莊,把李軒請來!”不等劉太醫說完,李世民就下達了命令。
接著,李世民還不忘恐嚇道“劉太醫,如果你敢騙朕,就是欺君之罪!”
劉太醫哪敢騙李世民?
趕忙說道“微臣不敢,當時妙應真人給此人的評價頗高,臣甚至還去劉莊找過李軒,但因為李軒當時入山采藥去了,所以,未能有幸相見,
時過一年,因為公務繁忙竟是忘記了,今日聽陛下提及妙應真人,才猛然想起此人”
“哦?妙應真人給了李軒什麼評價?”
此時的李世民不禁有些好奇了,孫思邈的為人他還是有些了解的,那可是連爵位都不要的狠人。
“回陛下,真人給出的評價是‘此子精通藥理,善於診治,其手段驚奇,且離經叛道,但卻有妙手回春之能,起死回生之法,有神醫之姿,吾……不及也!’”
聽到劉太醫的話,包括李世民在內的所有人都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
孫思邈可是當世醫術最高的人了,但他居然會稱李軒為神醫,甚至承認自己不如李軒。
可想而知,這個李軒,醫術必然極為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