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要做明星!
當然這些東西還算是無關緊要的,真正要害部門在怎麼地方。
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這才是最致命的東西。
現在的銀行跟過去是兩碼事情。
過去,銀行內部是一套網絡,外部是另外一套網絡。
用戶通過手機或者電腦,傳輸數據,在交換機裡麵通過交換的方式,把這些數據全部傳給銀行的終端,在經過終端數據分配下發到銀行的內部。
從而顯示這個人有多少錢,會進行轉賬彙款還是要取錢存錢。
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是什麼,數字化進程。
講究的全部都是高效率,在按照過去這套流程的話,銀行的人也麻煩,外麵的客戶同樣覺得麻煩。
當然便利的同時也就意味著巨大的風險。
這些數據通過網絡終端,很容易會侵入進來。
當然這指的是對係統以及網絡充分了解的人,那些一知半解的家夥就算你給他100年的時間同樣還是進不來。
這不是設備問題,這是技術問題。
另外,股市,彙市,以及期貨市場上麵同樣會亂。
當然夏國跟國外又有著不一樣的政策。
或許是夏國人天生比較保守的緣故,一些關鍵性的東西是不可能鏈接網絡的。
甚至連外部網絡都不會存在。
比如,軍事基地,以及發射這些東西。
裡麵是各成一個體係,跟外部的網絡截然不同,至少現金外麵10年以上的時間。
有句話說的好,不管什麼好東西,首先會運用在軍事上麵,在軍事完全取代,並且獲得突破性進展之後,這項技術才會轉為民用。
而軍事上麵這項技術,至少是民用技術的二代,甚至三代都有可能。
另外就是儲存技術。
比如國外的水果手機,或者一些高端精尖技術,他們通常會保留3到5代的落差。
事實上人們用的很爽的儀器什麼的,在彆人眼裡這就是個垃圾。
因為他們的技術早就突破這些條條框框了。
就拿汽車來說。
國外早就研究出汽車與飛機的結合,也就是水陸空三用汽車。
既能在水上航行,同時還能當做潛水艇在水下遨遊,同時能在陸地上麵奔跑,這還不算上麵,人家張開翅膀的時候,居然還能在天空上麵飛行。
但為什麼這些技術不投入生產出來呢?
是技術不到位嗎?
當然不是,這和技術沒有任何關係,也不是造不出批量產品。
而是他沒有競爭對手。
你信不信,隻要出現一個和它差不多的競爭對手,它可以在半個月內改掉生產線,生產出更加先進的東西。
舉個真實的例子給大家。
在電影裡麵看到的一些科幻片,全息影像技術,就是在空氣裡麵產生一些畫麵,這樣的技術在1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為什麼還是沒有公布出來?
是技術不行?都不是,和前麵說的一樣。
人家舊的技術還能賺錢,憑什麼放開新的技術?
隻有當舊的技術,把韭菜收割完了以後,才會放出新的技術。
帝都時間,晚上12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