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界帝國小王崛起!
星曆一八九六年五月最後一天,李哲在臨時居住宅院辦公。
李哲並未住進皇宮,那裡血腥味太濃,修建了幾百年,滿足不了未來的居住方式,等派人打掃乾淨,先暫住,未來作為景區,供人觀賞。
至於新皇宮,他會在旁邊重新修建。
在珠江的葉梓菲李昭等人,李哲讓助理薑濤發電報,讓林煥文安排他們北上,同時催促林煥文提前到京,這北方的政務沒完沒了,有薑濤和李誌安協助,依舊忙成狗。
除了政務,李哲在林煥文在這段時間,還要設計好軍隊的架構。
政務院、都察院、司法院的架構不變,職位調整,除此之外,李哲想學習西方,組建國會,當然,這是未來的規劃,主要作用是限製皇帝權利。
軍事方麵,一直是桂王軍司令部統帥全軍,如今李哲入主帝京,即將成為皇帝,司令部的架構不合適。
原先,帝國統禦全國軍隊的方式是兵部管、皇帝調,限製兵部權利。
李哲打算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一些改革,設置軍務院,協助他處理軍務。
未來,皇帝是全軍最高統帥,擁有一切權力,在軍務院下,設置參謀部、陸軍部、海軍部、國防部、軍工部、政訓部等六部,分管各項軍務。
軍銜製度上,西方基本是帥、將、校、尉、士、兵五級,元帥是最高軍銜,以下軍銜各分為四級。
將官依次為少將、中將、上將、大將。
校官依次為少校、中校、上校、大校。
尉官依次為少尉、中尉、上尉、大尉。
士官依次為下士、中士、上士、大士。
士兵依次為列兵、三等兵、二等兵、一等兵。
參考西方,李哲覺得很完善,不打算改動。
軍隊現行的編製太小,一個師隻相當於未來的一個加強團,李哲打算未來進行整編,擴充師團級的武器種類和人數,加強戰鬥力。
國防部成立以後,要推行兵役製度,保持預備役和後備役的兵員充足。
未來戰爭,那全是大仗,沒有強大的動員能力,打不起國戰。
計劃好,李哲讓薑濤去整理筆記,並讓他將李誌安叫來。
李誌安從廉州跟著他一起打到帝京,勞苦功高,軍事才能強,正當壯年,放在參謀部合適。
參謀部,平時協助皇帝製定戰略,設計軍事演習等,獲得皇帝授權後,負責計劃戰爭,調動軍隊,行調兵權。
至於陸軍部,負責陸軍日常事務,李哲計劃讓張明宇發揮餘熱。
海軍部暫時沒想到誰,三年前水師全軍覆沒,至今未重建,不知道軍官還有誰。
這也是他將李誌安叫來的原因,李誌安曾任兵部尚書,對軍隊人才有了解。
李誌安的辦公地點離李哲不遠,十幾分鐘就到了。
李哲將自己的想法和他說一遍。
“李大人,你看看有沒有什麼補充的?”
“臣沒有,殿下英明,這樣的製度比之前的兵部製度更加靈活。”李誌安覺得很好,他考察過西方的軍事製度,李哲的想法和西方差不多。
“未來軍務院沒有兵部,參謀部和陸軍部,李大人想選那個?”李哲心中有數,不過,還得征求李誌安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