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界帝國小王崛起!
歐陸各國的反應自然傳到了帝京。
李哲沒想到威廉三世真的勇猛,四十多歲的猛人,真的朝著製霸歐陸去的。
若普魯士帝國若組建聯盟,李哲就是弄巧成拙,比吃屎還難受。
李哲召開禦前會議,商討對策。
林煥文從政治的角度先分析,“陛下,若普魯士國真的保伊比利亞國,將歐陸連成一塊,將會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帝國很難逐個去突破。”
“第二,鷹國和帝國關係惡劣,在倭國停滯不前,肯定恨透了帝國,為了歐陸安全,鷹國有可能加入普魯士國,放棄暫時的身份。”
“第三,若歐陸鐵板一塊,帝國的產品很難打開市場。”
“第四,世界性大戰的風險增加。”
夏國軍力強大,倒也不怕戰爭,在發展幾年,歐陸的威脅下降。
若現在開戰,帝國的後勁不一定強,歐陸聯合起來,總人口比夏國和高盧國還多,動員能力會比帝國強。
帝國陸軍和海軍強悍不假,可戰場太大,用兵的地方太多。
林煥文的分析是李哲之前考慮到的,夏國才起步,局部戰爭可以,大規模戰爭,考驗的是綜合國力。
“說出的話,潑出去的水,若普魯士真的要入戰,帝國必須打一仗,政治博弈,打的就是誰膽子更大一點。”
李哲這句話無疑是給這次會議定了一個基調。
那就是不能退一步。
這次退,下次普魯士國依舊會參與。
實力說話。
“陛下,若這樣的話,不如趁機擴軍,再公開宣布將第三軍和第六軍派往歐陸,琉球省的防務交給警備師。”
“高盧國戰力這幾年有所增強,但臣擔心如三十多年前一樣,被普魯士國及其他國家打穿,快速投降。”
李誌安建議增兵,這叫主動防禦政策,若高盧國投降,夏國海軍要增加三倍,才能控製從南洋到歐陸的海域,這代價太大。
當然,有帝國作為後援,高盧國海軍也許不會投降,擊潰普魯士國海軍還是有實力的。
隻是,這種概率李誌安不放心。
“那就先擴充三個軍,看歐陸的反應。”李哲同意。
三個軍三十萬人左右,足以震懾歐陸。
李哲倒想看看歐陸的反應。
通牒發出第二天,夏國國防部辦公室公布擴軍計劃及調兵計劃。
同一時間,駐高盧國大使吳青山拜見拿破侖五世,提醒高盧國做好戰爭準備。
拿破侖五世自然不傻,下令軍隊向羅馬國、伊比利亞國、普魯士國邊境開拔,防守戰略要地,海軍出港,遊弋北海。
夏國的高調和高盧國的認真,讓沒有戰爭準備的羅馬國和奧利國慌了。
他們沒想到,兩國來真的。
兩國緊急動員。
威廉三世緊急召見沙俄特使,商議共同防禦的事情。
可是,普魯士國始終沒有發出保護伊比利亞國的聲明,威廉三世不知道在想什麼。
夏國海軍第三分艦隊進入伊比利亞近海海界,大夏龍旗迎風飄揚,旌旗獵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