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陸海軍的戰鬥力,李哲一點不擔心,等這次大戰結束,夏國的戰鬥力和戰鬥經驗將提升一大截。
而且,戰爭打到現在,規模相比前麵兩次大得多,但國內並未進行戰時動員,各行各業優先供應軍工,沒有限製民間的商業發展,國內百姓的生活沒受到多大影響。
和前麵兩次戰爭一樣,適當的戰爭,帶動了國內經濟的高速發展。
林煥文出皇宮後,安排李昭處理埃及立國的事務,他去見各大建設集團,要短時間內建設一條公路和基地,一家肯定不夠。
林學陽接到國內電報,得知外務部會派人來處理,他找來埃及王室後裔,阿赫麥德。
“林將軍,貴國怎麼安排?”阿赫麥德姿態很低,他知道,自己能不能獲得至高無上的權利,就看夏國的了。
為此,他口頭承諾捐出無數的錢財。
“皇帝陛下對你的態度很滿意,不過,我畢竟是軍人,不能乾涉政務,帝國會派外務人員來和你接觸,這段時間,你利用手裡的錢財,可以組建一支軍隊,幫助帝國維護治安。”
阿赫麥德眼前一亮,有戲了,“林將軍放心,我一定會辦好這件事,迎接帝國使臣的到來。”
“嗯,勞煩了。”林學陽很客氣,埃及成為附庸國,算是帝國的一員,高度自治的地區而已。
阿赫麥德出了蘇伊士城,連忙趕回開羅。
他要在開羅建設自己的王國了,當然,他不傻,這一切是夏國帶來的,他可以答應夏國任何條件。
另一邊,羅馬國內收到了埃及一天戰敗的消息,高層焦慮了。
十萬人,在非洲能蕩平無數國家的力量,在夏軍麵前一天也支撐不到。
戰爭的強度太高了。
羅馬國從開戰動員到現在,也才一百五十萬人而已,這樣的損失,羅馬國是承受不起的。
羅馬國本土才三千多萬人口,一半的人口在殖民地,埃及最多,大約兩千多萬,其餘的分布在東非和北非。
殖民地征兵很困難,而且戰鬥意誌差,很容易逃跑。
麵對夏國直接攻擊蘇伊士地區,東非的羅馬軍連襲擊運輸船的炮也沒有,裝備十分落後,對付殖民地百姓還行,對付武裝到牙齒的夏軍以及夏軍軍艦,那是找死。
麵對這樣的情況,斐迪南四世感覺本土不安全了。
裡奇率領的十萬人,可是常備軍之一,戰鬥力是羅馬軍中較強的了。
“陛下,臣建議,妥協吧。”
這個時候,有投降派站出來了,他們不想羅馬本土受到直接攻擊。
“”
這話一出,一些大臣翻白眼,仗打到這個份上,怎麼和談,和談是普魯士人才能提的。
想抱大腿,發現綁上了戰車,誰大聽誰的。
若是普魯士國不願意,奧利國和普魯士國的大軍直接從威尼斯打進來。
“陛下,臣建議,放棄北非,固守本土,沙俄軍在北亞和波斯戰場,一樣的結局,這不是帝國陸軍弱,而是夏國陸軍太強,我們不斷分兵,大概率是有去無回。”
陸軍大臣科倫坡一點不想士兵再損失,一百五十萬軍隊,是羅馬國的極限了,繼續征兵,帝國會亂的。
“好,聽你的。”斐迪南四世這一次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