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界帝國小王崛起!
四月三日,道奇下令同時對阿姆斯特丹和布魯塞爾發起進攻。
一晚上的時間,普軍的重炮在汽車的運輸下全部到位。
阿姆斯特丹的尼蘭德軍隊誓死抵抗,可是,在上百門普軍重炮的炮擊下,外圍郊區的防線逐步瓦解,普軍的戰鬥力也許不如夏軍,但在歐陸,能匹敵的很少。
尼蘭德國王看到戰火逐漸向市區蔓延,他知道該做出決定了。
為了王國的最後勝利,他將帶領一眾官員前往高盧國,正式流亡,普軍的強大,唯有夏軍能抗衡。
在這場戰爭中,他們彆無選擇,隻有加入夏高聯盟。
在尼蘭德國王帶著重要人員在海軍掩護下離開後,掩護撤退的尼軍主將宣布投降,他們的任務完成了。
在布魯塞爾,比利國王帶著一萬多軍隊由西南方向撤退。
阿姆斯特丹擋不住普軍,布魯塞爾也擋不住。
不過,比利國王給列日的守軍下了堅守的命令。
堅守等待。
兩國在巴黎的大使緊急求見拿破侖五世,請求加入夏高同盟。
拿破侖五世一人不好決斷,他給李哲發了電報,征求意見。
普軍從北麵進攻,夏軍將是勝利的關鍵。
若是夏軍看不上這兩個累贅,拿破侖五世不能強求。
李哲看到拿破侖五世親自發的電報,語氣很恭敬,微笑對李誌安說道。
“看來,高盧國感覺到壓力了。”
拿破侖五世感覺到壓力是好事,一直跟在夏國後麵,展現不出實力。
“陛下,普軍打高盧軍,在近一百年裡,贏多輸少,高盧軍強大了很多,可普軍一直追趕,有壓力正常。”
其實,李誌安也感到壓力,無論怎麼講,普軍本土作戰,補給線和兵源在短時間內有優勢。
夏國遠渡重洋作戰,軍力再強大,也會拉長作戰時間。
其實,從普軍進攻低地三國開始,這場戰爭的規模已經擴大了。
若是威廉三世拚死作戰,帝國不可能冒著傷亡數十萬人的代價進攻普魯士本土。
“是啊,兩國武器差距不大的情況下,比拚的是戰術了,從這次低地計劃來看,普軍在戰略戰術方麵更大膽和靈活。”
“是的,陛下,普魯士帝國的道奇元帥是一個聰明的統帥。”
李誌安的參謀部有各國主要將領的資料,像道奇這樣的人,他是重點關注的。
“那你判斷,高盧國能堅持多久?”
李哲問道,曆史進程本來還有一些相似性,在他帶領夏國複興後,改變了很多,他不能用前世的記憶去判斷戰爭的發展,不適合。
“陛下,高盧軍北部防線已在準備,普軍動作很快,但汽車畢竟隻了速度,無法進攻優勢,幾天的時間,高盧國南部和阿爾薩斯防線的軍隊就會補防到位。”
“第二軍和第四軍也會在五天內趕到戰場,高盧國守住防線問題不大。”
“等帝國三個軍到達,就可以在北部防線打一次真正的決戰,讓普軍認清現實,同時,在北亞和中亞殲滅沙俄軍,相信聯盟國肯定打不下去。”
李誌安對帝國陸軍相當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