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界帝國小王崛起!
戰爭的硝煙正式散去,夏國國內的重心回到了經濟發展和民生建設上。
一九零二年世界恢複了平靜,各國在努力發展經濟和軍事工業。
這一年,夏國的主旋律是大建設、大發展。
由於戰爭帶來的紅利,讓夏國在資金投入方麵不受太大的限製。
大規模建設已經在有序的進行,隨著大量的鐵路和公路的開通,中樞政府和各地方政府的聯係也越加的緊密了,在促進了經濟發展的同時,還提高了中樞政府對地方政府的控製,可謂是一舉兩得。
夏國的領土麵積太大,對於邊疆地區的掌控,非常的困難。
在經濟發展方麵,由於前兩年戰爭帶來的工業大跨步,工業底子已經很厚,這一年都是在查缺補漏,研發新技術和創新產業。
夏國的汽車產業,大量出口到除了聯盟國外的其他國家,份額最多的是高盧國和聯邦國。
國內的汽車市場和三輪車市場是最大的,人口基數擺在那裡。
農業方麵,由於北亞、東亞、南洋、阿根庭等農業區的建立,機械化耕種基本覆蓋,相信隨著技術和耕種麵積的擴大,未來的大夏國,糧食將多到吃不完。
雖然百姓的收入在這一年沒有明顯的增加,不過,百姓們已經有了多餘的錢可以去享受。
服務業在這一年開始萌芽。
在一片繁忙中,時間跨入了一九零三年,這一年,南洋的永安洲油田區和西詔油田區的產量大幅上升,達到了五千萬桶。
這一年,聯邦國的石油產量一億五千萬桶,兩國之間相差兩倍。
夏國依舊是聯邦國的最大石油進口國。
到了一九零四年,夏國的鐵路和公路覆蓋了北亞、中亞、南洋地區。
在過去兩年,漠北、北海、興安三省實現了五百萬移民,這些地區太寒冷,是分配土地比例最高的地區,甚至政務院移民部還了補貼。
中亞相對來說氣候好一些,三個省移民也才七百萬,和天南天北兩省的人口差不多。
而南美五省,移民超過千萬。
西洲島經過人口轉移和移民後,夏族人口占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全島人口兩百多萬。
東非總督區,李哲到沒有故意引導移民,他隻是不斷擴大夏族聚集區,為什麼沒有建省,人口覆蓋度不夠,以殖民地的方式管理。
由於本土和海外領土的大量商業和來往,夏國的民營船運公司蓬勃發展,已有上百家各種船運公司。
到了一九零五年,夏國的國內的經濟發展,讓夏國的鋼鐵質量大幅度上升,鋼產量直接超過聯邦國的三千萬噸,達到了三千五百萬噸。
高盧國在夏國的帶動下,位居第三,兩千萬噸。
鷹國以一千八百萬噸,位居第四;連續大戰後,資本轉移,國內的經濟低迷,鋼的需求不旺盛,不過,鷹國學習夏國,大力發展海外領土。
普魯士國經濟一落千丈,加上賠款,基本上掉隊,國內的經濟若不是聯邦國和鷹國的資金注入,恐怕要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