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城裡的大理寺斷案,那就是斷案,是終審,哪怕有人再搞事情,也有朝廷果斷、強力的彈壓,不會無休止的反反複複。
沈括搖了搖頭,道“依我來看,彆說彈壓了,巡撫衙門能不能立得住還是兩回事。這江南西路本就是一團漿糊,連一個小小的洪州府都這樣難以肅定,整個江南西路,以及整個江南,群情激憤之下,宗澤的彈劾奏本,可能會打破彈劾的記錄。”
刑恕臉角繃直,心裡想了又想,道“這江南西路,真的到了這種地步,朝廷都不放在眼裡?”
沈括嘴角動了動,很想說一句‘皇權不下鄉’,但這種話不能宣之於口,隻好道“這種地方,大抵如此。”
刑恕心裡有些煩躁,神色越發堅定,道“南大理寺所建,為國為民,是千秋之舉,有利無害。我這一次來,決然不會空手而歸!”
沈括微笑,道“南國子監,南太學也是如此。”
王之易就站在不遠處,見二位上官這麼激動,忍不住的道“就怕事與願違。”
沈括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倒是刑恕道“王兄所言有理,現在朝廷所有的事情,無不是陷入爭議旋渦之中,若非朝廷果斷,篤定前行,多半是一事無成。我等還需戮力同心,有進無退。”
沈括聞言,暗自點頭,這刑恕還是老脾氣,耿直無畏。
“對了刑兄,這南大理寺,南禦史台都要建,那刑部呢?”沈括突然問道。
三法司,傳統的就是大理寺,禦史台以及刑部。
刑恕道“這件事,我們三司曾經碰頭討論過,最終決定,刑部以及垂直管理的方式,直接轄管全國,兵部建南刑部。”
沈括輕輕頷首,明白了。
朝廷要建立的‘南’機構,不包括政事堂與六部這樣的中央大衙門。
‘南’字各級衙門,雖然權力得到放大,本質上,還是開封城裡的下屬機構,關鍵權力依舊在京城。
刑恕喝了口茶,道“南大理寺與南禦史台,會建在一起。明天,我就見洪州府的周知府,臨行前,蔡相公與我談過。”
沈括知道周文台是蔡卞的門生,點點頭,道“我們國子監與南太學要建在一起,最好是在城外。”
刑恕一怔,旋即會意,道“躲開一些也好。對了,太學士子摻和朝政太多,南太學最好警惕一些。”
太學士子上書朝廷,議論國政是傳統,可不自覺的就會卷入朝廷黨爭,連帶著太學也卷入進去。
沈括麵色微凝,道“我知道。”
如果江南西路這樣的地方,南太學也卷入各種是非,就遠離他們的初衷,甚至於還不如不建。
沈括與刑恕這裡邊敘舊邊討論,剛剛又抄沒一家,回到南皇城司,正在看著司衛們清點‘贓物’的李彥,似乎也察覺到了什麼,突然坐起來,跑向他的班房,叫來幾個人。
他拉過一個人,這是他指定的南皇城司副指揮,還沒有得到皇城司以及政事堂任命,低聲道“將所有抄沒回來的東西清點造冊,尤其是庫房裡的,要清楚明白,沒有一絲遺漏。抓回來的那些,尤其是死掉的,各種罪證,人證物證,一定要齊全,保護好。”
這個副指揮一怔,道“公公,公私兩本賬,一直都很清楚。人證物證也都齊全,有什麼事情發生?”
李彥擰著眉頭,有些遲疑的道“我出京之前,曾經聽到陳大官偶然提起過,江南西路會來很多的大人物,算算時間,他們該差不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