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又看到了,有些垂頭喪氣的李綱,笑著道“這個小家夥,估計沒考好。”
李清臣想到了李綱的父親李夔,道“李侍郎在外麵忙,家裡不能沒有照顧。我給他寫封信,調他這個兒子來禮部。”
沈括轉向李清臣,道“李尚書這是動了息才的心思,想要留在身邊培養了?”
李清臣笑了笑,道“走吧,差不多封卷好,送入翰林院封存。”
按照閱卷流程,現在是要糊名封存,而後會同翰林院,一同閱卷。
沈括是小主考,點點頭,一邊走一邊感慨道“明天,來的人怕是會少不少啊。”
“既然不能來,以後也就彆來了。”
李清臣倒是隨意,語氣隨意,態度也隨意。
沈括無奈搖頭,李清臣應該是‘新黨’中,心懷怨憤最多的人。他不是章惇,在那個位置需要足夠的隱忍,李清臣就自在的多。
在李清臣等人忙著封卷的時候,朝廷要發兵大理的消息不脛而走。
這麼大的動作,能瞞過其他人,但一些大人物是瞞不過去的。
文彥博坐在班房裡,沉默的,慢悠悠的處理著公文。
文峰成從外麵進來,他剛剛考完。
“太爺爺。”文峰成恭謹的行禮。
文彥博頭也不抬,道“考的怎麼樣?”
“應該還可以。”文峰成道,但他心裡其實沒底。除了對於考試有的忐忑之外,也擔心遭到針對。
他們文家,在現在的朝廷很不受歡迎,他這位太爺爺都在做冷板凳,何況是他這個小小的重孫?
文彥博好像從他話裡聽出來了,淡淡道“無需想太多,好好考。給我倒杯茶,然後去工部見一趟蘇東坡,告訴他,不要亂說話,好好做事。”
文峰成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疑惑的看著他太爺爺,一邊燒水一邊犯嘀咕。
文彥博批複了一道公文,放到一旁,道“大理發生叛亂,他們的皇室請求我大宋出兵討伐叛逆,大相公已經答應了,就等官家下旨了。”
文峰成怔神,有些難以理解。
大理發生叛亂,請求大宋發兵拯救,大宋就真的答應了?
軍國大事,就這麼輕易草率?
文彥博倚靠在椅子上,蒼老的臉上沒有表情,道“告訴他,沒事了,就去一趟江南西路,將陳浖換回來。做事都是副手,要他這個尚書乾什麼?”
文峰成走近一點,低聲道“太爺爺,朝廷,這是要做什麼?”
‘不是朝廷,是官家。’
文彥博心裡說了這一句話,嘴上道“這件事,我也是讚同的。謀逆篡位,天道不容。大宋理當發兵討伐不臣,我預計還有一個月時間,發榜之後,你主動上書,請求入兵部,去廣南西路,參與討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