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宏興國雖然有這麼一大片物資豐盛的產地,但卻得不到一丁點的好處。
這片地帶之所以如此產出豐厚,究其原因還是地裡環境造成的。四麵環山屬於一大片盆地,因為山體的遮擋才造成了這裡的溫度和濕度都非常適合絕大多數的作物生長。
青山港也就成了這裡物流量最大的港口,不說其他地方,就連皇室都不得不每年在這裡采購大量的物資。
在自己的國度花錢買自己的東西,這本就令皇室極其的窩囊。
對於這片盆地太後其實早就有打算了,她原本就計劃尋個合適的機會把這妖孽兒媳弄過去,以她的能力將這塊盆地收歸皇室應該不難。
但是這些年三大門派極其低調,太後一直沒能找到適合的借口。沒有極其充分的理由,這和五大仙門有很大關係的兒媳,是不可能插手的。
但是現在她覺得必須冒險了,四條河的河水歸於一條河,恒河的水必然難以疏導,恒河流域必然會發生決堤水患。
要想解決水患,三大江湖門派盤踞的這塊盆地就是最合適的泄水之地。
太後的計劃就是到了危急時刻請風學琴去轟塌青山港,將三大門派給淹了,雖然自此以後這塊富饒的土地將會變成一個巨大的內陸湖。
但是三大江湖門派也會因此消亡,這三大門派沒有了,其他門派就會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到那時候宏興國掌控起來就會非常容易。
不過恒河水患一旦發生,作為實力最強的三大門派必然會傾儘全力保護青山港。保護自己的門派所在地,那時候任何軍隊都無法靠近。
但是風學琴卻是可以輕鬆辦到,水越多對她越是有利。為了保護更多的生靈避免水患流離失所,風學琴也必然會答應。哪怕是冒著被天譴的危險也一定會去。
自己的兒媳她還是了解的,風學琴雖然妖,但本質並不惡毒,還可以說很善良。無論是變異之禍還是請願潮事件,太後心裡都清楚得很。
表麵上都是因為自己這兒媳引起來的,實際上初始發起者恰恰是她這位太後,隻不過後來失控了而已。
所以說,風學琴是不是江湖中傳言的妖妃,心裡最清楚的就是太後了。她有絕對的把握,如果自己不是綺幻的母後、風學琴絕對會把她大卸八塊。
這些年她之所以儘量和風學琴搞好關係,風學琴出身五大仙門隻是其一。
另外就是因為有這麼個巨大的把柄。她如果再不收斂一些,萬一風學琴狗急跳牆不管不顧揭穿她,那麼綺氏江山就會立刻土崩瓦解。
風學琴這些年所背負的惡名其實都是在為太後背,這也是雖然綺雲和綺幻雖然百般袒護維護,加上風學琴自己的努力都一隻無法徹底解決兩大危機帶來的後患的真正原因。
風學琴早就知道真相了,但是她也不能把自己的母後如何,也隻能背這個惡名。
但是現在太後也是被逼的走投無路了,風學琴最終下定決心離開了。這一點根本就無法瞞過太後,如果連自己兒子身邊發生的事都無法全麵了解,那她還算是太後嗎?
在風學琴離開之前,不擇手段的除掉三大江湖門派,雖然損失很大,但可以挽救綺氏江山她也隻能這麼做了。
因為綺家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一旦綺家失去江山,就會立刻在宏興國無立足之地。作為皇室,在這片土地上得罪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不可能像一個普通家族一樣繁衍下去。
那怕是最終事情敗露,隻要能給兩個兒子留下江山,保全綺氏一族她也值了,很多事發展到今天她都是原罪者,死了也不可惜。
這幾天琉璃城太亂了,綺幻和綺雲也是忙得焦頭爛額。朝堂上針對風學琴的奏章再次掀起,畢竟因為一個王妃熱惱了天下江湖門派,對那些大臣來說實在是太不值了。
綺雲先說不可能處置風學琴。就算是想也做不到。他和那幫大臣不一樣,那幫大臣根本不知道風學琴和五大仙門有密切關係,也不知道五大仙門的存在。理所當然的不會接受風學琴這麼一個不正常的人在皇族之內呼風喚雨的了!
但是他知道,所以也隻能硬頂著這股巨大的參奏之風,百般疏導搪塞加拖延沒有任何有效的解決辦法。
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馬佐闖進刑監所大開殺戒,雖然殺的都是那些刺客本就是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