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珠!
收起心中的雜念,狄青麵色堅定的開始參悟三枚五行符籙《兌金甲符》《坎水冰符》《巽風飛符》。
他先是一鼓作氣將《兌金甲符》參悟至大乘。
一夜時間將《兌金甲符》從入門境參悟至大乘境,其中的變化可謂是翻天覆地。
《兌金甲符》參悟至精通境時,原本厚重的金甲虛影開始變得凝實厚重起來,防禦效果自然大增。
《兌金甲符》參悟至小乘境時,厚重的凝實金甲開始變得薄如蟬翼,輕輕的覆蓋在皮膚表麵,與其說是一身甲胄,倒不如說是一身金色輕紗。這輕紗看似輕薄,實則防禦力驚人,同階之中,尋常的飛劍已經難以穿透此甲,大部分法術也難以傷其本體。
《兌金甲符》參悟至大乘境後,名字改為了《金光符》,品階也從之前的凡品,進階為玄階下品,本來需要複文煉製的符籙,也轉化為雲篆。
此時的《金光符》,完全像是換了個法術似的,施展之後,渾身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金光,金光之中有雲紋閃爍沉浮。如果將金光符施展到極致,所有金光會貼附在皮膚上,化作一層雲紋金甲。
這金光符的防禦效果更是驚人,凡階的法術、飛劍、法寶,除了一些極為特殊的,基本上很難對他造成有效的傷害,就算玄階的法術、飛劍、法寶,也有很好的防禦效果。
將《金光符》煉成之後,狄青看了眼天色,感覺來不及再修煉出一個大乘境符籙,便停了下來,開始在陰時煉製六丁真火符,陽時修煉心法,以恢複真氣。
這一天,他又煉製了八枚六丁真火符,酋時交給靈霄後,又和她一起去吃了一家名叫‘八寶齋’的新店,許是新開張的緣故,價格十分實惠,而且味道都很不錯,若不是兩人酋時相見,早早的去排了隊,今天怕是吃不上的。
水足飯飽,狄青回去將《坎水冰符》給推演至大乘。
《坎水冰符》推演至精通境時,靈冰威力有了十足的提升,操控方麵也更加靈巧。
《坎水冰符》推演至小乘境時,靈冰凝聚出來後,上麵浮現出許多道紋,威力與以前已經有了天壤之彆。
《坎水冰符》推演至大乘後,名字改為《玄冰符》,品階同樣進階為玄階下品,符文也由複文化作雲篆。
《玄冰符》凝聚出來的乃是玄冰,比靈冰高了一階,威力和冰凍的效果都完成了一次質變。原本靈冰打在地板上,隻能凍結幾塊石板,而玄冰一經打出,整個地麵全部瞬間凝結成冰,連牆壁上都蔓延出一寸厚的堅冰。
眼看天色轉明,狄青重複著‘煉體’‘煉製火符’‘煉神’‘煉製火符’‘煉氣’‘煉製火符’的過程,直到酋時來到,他將今天煉製的十枚六丁真火符交給靈霄,靈霄匆匆將靈石給了他後,就折回桃山之中。
狄青則回到家中開始參悟巽風飛符。
《巽風飛符》參悟至精通時,狄青在空中已經是如魚得水。衝天、折轉、急停、穩落。到了這一步,狄青的飛行之術才算是初具戰力,一起一落,還真像一個禦風飛行的高手。
《巽風飛符》參悟至小乘時,狄青掌握了暴衝、暴退、橫移、蛇行。這些新技巧的學成,使得狄青在空中如同鬼魅一般,忽前忽後、忽左忽右,更恐怖的是這種暴走並沒有破空之聲,一切都在無聲無息中完成。
嘗到了甜頭後,狄青繼續將《巽風飛符》參悟至大乘。
大乘的巽風飛符改名為《辟風符》,辟通避,水有避水,可以在水中自如,視水如無物。辟風也是避風的意思,施展此符後,既可以視風如無物,沒有絲毫阻力,也可以瞬間增大風阻。
辟風術的效果在實戰之中,是非常實用的。隨意控製風阻意味著,他在動的時候是沒有任何聲音的,而且會使飛行速度暴增。轉彎和停止的時候,也可以借助風牆的助力來進行各種近乎詭異的轉彎和急停。
更實用的在於,不論是禦風、禦劍、禦寶、禦雲,甚至是乘坐坐騎,辟風術都是有效的。
黑夜之中,狄青在空中宛如鬼魅,十米的直線距離內,幾乎可以做到瞬息而至,百米距離也不超過兩秒,若是全力朝著一個方向直線飛行,速度甚至比靈霄的禦劍飛行還要快得多。
隻可惜,現在天色太晚,狄青不敢飛出城外,以免遇到什麼不知名的妖獸,他就在自己小院的上空飛來飛去,直到天邊顯現晨光,這才十分不舍的落下來。
他也沒有落在院子裡,而是落在了自家的房頂上,遙遙的望著天邊的一抹魚肚白,靜靜的等著太陽升起。
狄青看似在看日出,其實心中在想著彆的事情。
如今他心法已經大乘,又掌握了攻防兼備的法術,下一步的目標就是衝擊煉氣二階了。
憑他現在的根基,想要衝擊煉氣二階並不難,甚至連破障丹都不用吃,就可以自行突破,但這種突破並非他想要的,他從大乘心法之中,已經窺得一絲‘至境’的存在,又怎麼甘心去做一個‘庸碌’的普通煉氣士?
依照大乘心法之中的記載,如果將三元修煉到至境,三元都會發生一次超凡脫俗的蛻變,這種蛻變他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但他冥冥之中能感覺到這是一個門檻,外麵是凡,裡麵是仙。過不去這個門檻,他未來將步履維艱,過得去這個檻,前方就是大道可期。
可將三元修煉到至境,談何容易?他雖然擁有大乘心法,但也隻相當於手握一張門票,能不能到達‘至境’的門口,還要全憑自己的努力和機緣。
就拿三元之中的元神來說,若是將元神修煉到煉氣境的至境,腦後即可浮生慧光,如明月懸照。
狄青通過太玄珠看到過這一幕,一名修士將元神修煉到至境後,腦後會浮現出一團慧光,許多仙人、佛陀、菩薩的圖像上也都有這種慧光,道門稱之為三花聚頂,佛門稱之為佛光、身光、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