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挽留四人多玩兩日。
“聖僧,過兩日就是元宵節。何不再次過了節日再說。”
法海一聽,這些年都是在路上過節,什麼時候像現在能過坐下來安安穩穩的與民同慶。
這取經走的迷迷糊糊,除了白天黑夜,根本就沒有時間觀念。
現在想起元宵節,法海心中一動,便看了看三個徒弟。
三個徒弟有有些欣喜之色,也隻等法海開口。
法海點頭,“那就過了元宵節再走。”
如此,師徒四人就留下來,豬佩琪心想,要是在這異國他鄉約到一個妹子,那也算是為國爭光。
到了那元宵節,在此地也是一個極其隆重的節日。
花燈懸鬨市,齊唱太平歌。
又見那六街三市燈亮,半空一鑒初升。那月如馮夷推上爛銀盤,這燈似仙女織成鋪地錦。燈映月,增一倍光輝;月照燈,添十分燦爛。觀不儘鐵鎖星橋,看不了燈花火樹。
雪花燈、梅花燈,春冰剪碎;繡屏燈、畫屏燈,五彩攢成。核桃燈、荷花燈,燈樓高掛;青獅燈、白象燈,燈架高檠。蝦兒燈、鱉兒燈,棚前高弄;羊兒燈、兔兒燈,簷下精神。鷹兒燈、鳳兒燈,相連相並;虎兒燈、馬兒燈,同走同行。仙鶴燈、白鹿燈,壽星騎坐;金魚燈、長鯨燈,李白高乘。
鼇山燈,神仙聚會;走馬燈,武將交鋒。萬千家燈火樓台,十數裡雲煙世界。那壁廂,索琅琅玉韂飛來;這壁廂,轂轆轆香車輦過。
看那紅妝樓上,倚著欄,隔著簾,並著肩,攜著手,雙雙美女貪歡;綠水橋邊,鬨吵吵,錦簇簇,醉醺醺,笑嗬嗬,對對遊人戲彩。滿城中簫鼓喧嘩,徹夜裡笙歌不斷。
因為是佛門弟子,孫猴子三人都商量要掃塔,就讓法海跟方丈說打開古塔門口,給上頭的佛像打掃。
這類事通常都是熊悟能去做。
法海換上錦斕袈裟,九錫禪杖,正好讓這些民風樸實的百姓看看我大唐風采。
遂與方丈走上大街,身後一群沙彌弟子跟隨,陣勢浩大、加上法海風采非凡,就引起不少圍觀。
忽的看到遠處,有三盞金燈光芒璀璨。
看著那琉璃金缸中裝滿的香油,法海有些好奇。
身旁跟在後方的沙彌就解釋道“這些香油都是我們百姓收集來的。每年都要如此。”
法海自然知道誰在搞這些香油,隻是沒想到肉眼看到這香油容量,竟然這麼多!
“這要點到什麼時候,隻怕點上好幾年都不行吧。”法海笑著說道。
那沙彌解釋,“不用幾年,就三晚上便沒了。”
“這麼大的缸,這油怎麼三夜就點燈點完了呢?”法海問道,
這僧人就告訴法海,“這油三夜點燈隻能用一點點,其他的油都被顯靈佛爺拿走了。缸裡油若乾了,則風調雨順,若油不乾,則時年饑荒,風雨不調。”
這類事件其實是遇到過。
因為捐香油的往往都是那些有錢的人家,因為每年要捐贈太多,他們就有過打消念頭,不捐香油。
沒想到,那一年乾旱不斷,餓死無數人。
因此,這香油在這些年都有捐贈,因為捐贈後的收益不錯,這些有錢人家也就不好多做計較。
法海點頭,“原來如此。”
正說道此處,忽的一陣妖風吹過,那陰風呼嚎,冰冷入骨,一眨眼……香油沒了!
法海也沒了。
“聖僧!聖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