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太爽了_三國之關平當老大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三國之關平當老大 > 第一百八十八章太爽了

第一百八十八章太爽了(1 / 2)

房陵一郡之地,九座縣城,人口將近三十萬。

看似一目了然,但其實人口組成的成分極為複雜。城內人口先不談,複雜的是城外的農戶。

這城外的農戶,分作原先農戶,下山山民。

原先農戶,便指在申家兄弟,蒯祺統治時期,便已經在城外平地上耕種田畝的農戶。

山民下山則複雜許多,有張家裡這樣的普通黑戶下山,也有被馬良從西部山區吸引下山的七八萬山民。

這七八萬山民,又分作是漢人,巴人,夷人,成分著實是複雜無比。

現在官府依照規矩,使得這些下山的山民,以漢人村落,巴人村落,夷人村落分彆居住,井水不犯河水,減少彼此之間的矛盾。

目前各村落,也都相安無事。

但各自感觸又都不一樣,當然感激都是肯定的,清一色都是感懷太守恩德。

但在感激之餘,有一些人因為遭遇的原因,想法便有些不同。

士奇乃是一位外族人,至於自己的祖先到底是巴人,還是夷,或者是氐族人,士奇自己也搞不清楚了。

或許各個血統都有。

而且士奇的祖母,乃是漢女,所以士奇也可以算是漢人。

在大巴山,秦嶺,巴蜀,漢中,房陵一帶,這種情況極為常見。漢人雖然名義上統治益州,但也更多是占據成都平原,巴中平原,漢中平原上的良田城池,在廣袤的山中,生活著諸多外族人,互相混血,也是情理之中。

士奇雖然已經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巴人,夷人,還是其他什麼,但卻能說一口蹩腳的漢話,能說流利的巴語,在此之前,也是與一支巴族山民一起,居住在房陵西部山區之中的。

不過當初山民七八萬人下山,既有六部大族群,也有許多小部族下山,士奇便是出身小部族。

士奇這一部的族群很小,大約有百戶,七八百口人。按照漢人的規矩,士奇這部族群被分做一個裡,設有裡長,上有亭長,鄉長。

下山的日子,當然是好過。官府給規劃出了一片荒地,給士奇所在的裡開墾,士奇等人自己有耕牛,又有曲轅犁作為利刃,開墾田地十分容易。

有新式水車,蓄水與種植水稻,也減輕了體力活,可以開墾更多的田地。

山下的田比山上的肥沃,再則水稻的產糧,也比高粱要高一點。今年又是風調雨順,估計是一個好年景。

如今水稻即將成熟,在秋收之前,反而是農閒的時候。士奇在家無所事事,便會時不時的前往自家田地的田埂上,觀看水稻。

那一株株水稻彎下腰來,前頭是沉甸甸的稻穗。士奇三十多歲,卻因為常年勞作,看起來有四五十歲了,臉上密密麻麻都是皺紋,十分難看。但是當他看到這滿滿的沉甸甸的稻穗的時候,卻仿佛是笑開了花而一般,綻放出了美麗的光芒。

這是幸福,美麗的光芒啊。

來之不易。

士奇彎下腰去捏了一粒稻穀,仔細捏了捏,再放入嘴中咀嚼了一下,他常年種植高粱,卻是頭一次種植水稻,判斷不出來,今年的大概收成。

“一畝可能產二百二十五斤?”士奇頗為期待。

士奇知道今天晚上恐怕要輾轉難眠了,因為綿延不絕的秋雨已經停了,明天就可以開始收割水稻了。

到底能產多少稻穀,過些天便知道了。

因為剛割下來的水稻,還需要脫粒,還需要曬乾啊。

士奇背著手,光著腳踩著滿是泥巴的道路,晃悠悠的回去了村落,一路上遇到了許多人,士奇知道,這幫人都是與他一樣,忍不住來看看稻穀的。

不說彆的,這稻穀,這沉甸甸的稻穗,看一看都是幸福啊。士奇與許多人打招呼,簡單的說上一些話,遇到特彆熟的,便停下來說幾句。

不久後,士奇回到了家中。

這家也是新家,在他們一邊開墾田地的時候,一邊建造起來的。新房子,牢固,也不漏雨。

與在山中的老房子不一樣,成天漏雨,而且年久失修,刮大風的時候就怕房子倒塌了。

士奇家中有個老妻,也是漢女,有三個孩子,兩個男孩,一個女孩。都不到十歲,還乾不了太重的農活,但卻也能拔草除草,順便照顧家中的耕牛。

此刻孩子們都不在,士奇估摸著孩子們都放牛去了。家中的老妻,則是在織麻布。絹布都是士人,或土豪家用的,庶民一般都穿麻做的衣裳。

織布這種事情,老妻一如既往的熟練。士奇起初不在意,隨即便劍老妻臉上流露出的歎息,便問道:“怎麼似乎有點心事重重?”

老妻欲言又止。

士奇便不快道:“吞吞吐吐乾什麼,有什麼事直說。”

“太守恩德,上蒼保佑。今年我們家定然是個大豐年,想必整個房陵多半也是這般。明年我們家就有好日子過了。我卻是歎息,還留在山上的姐姐啊。”

老妻歎氣道。

士奇明白了,自家妻子有一位姐姐,嫁給了馬姓巴人部落,也就是馬濤所部的一位巴人。

當時七部大族群,有六部決定下山,隻有馬濤堅持在山中,不知道是何故。


最新小说: 四合院:重生傻柱獎勵超強體魄 企鵝物流的男媽媽 藥不能停,半妖也可化龍 被妻女背叛後,我平步青雲 在八月盛夏 沒有陰陽師天賦的我獨自修仙 重生七零:團寵拿捏了首長大人! 鬥龍一之黑暗中的光 嬌美人類頂不住,瘋批獸人戀上癮 名柯秘聞:毛利蘭能聽柯南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