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_張四姐大鬨溫陽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三回(1 / 1)

張四姐大鬨溫陽縣!

半粒米做成一鍋飯

幾顆草救了眾鄉親

再說崔老夫人躺在家中土炕上,聽得屋外雷雨大作,心裡十分焦急與不安。她擔心上山打柴的兒子,也不知文瑞這時還在山上,還是在回來的路上。老人在心裡不停地為兒子祈禱,希望兒子能平安回來。

雷雨一直下到午後才停,窗外柳樹上有喜鵲“喳喳”叫。崔老夫人覺得兒子也該回來了,便掙紮著下了土炕,生火燒水。早晨,文瑞並沒有吃飽,老夫人想讓兒子回來先喝口熱水,再挑著柴擔去換米。過去,一擔乾柴能換二升半米,可今年財主們都漲了米價,儘管文瑞極儘全力,一擔挑上二百多斤乾柴,也隻剛剛換得二升米。前些日子,文瑞因母親的病耽誤了幾天,家裡存的米便隻剩一鐵勺了。今晨,文瑞就是將這一勺米熬成稀飯,和母親都喝了些,算是吃過了早飯。俗話說得好湯飽,湯飽,乾有多少?

這個院子在崔家莊村頭,原是崔家的打穀場,很寬大。院裡共有五孔麵南的老窯洞,原是崔家的場窯,曾是放莊稼,風車等打場農具用的。後來廢棄不用了。那次天火焚燒崔家,這裡僥幸留了下來。觀音菩薩便將崔老夫人和她的兒子文瑞安置於在這裡。母子二人住在中間的一孔窯洞裡。東邊的兩孔,柴禾占了邊上的一孔,另一孔文瑞也砌了灶,夏日家裡太熱了,文瑞便在那裡生火做飯。西邊的兩孔,有一孔沒有門窗,裡邊放著兩架破舊的風車,邊上的一孔做了雞窩。崔文瑞小時,崔老夫人曾喂了一群雞。今天早已沒有一隻了。院子的東、南、西三麵邊上長著幾棵大柳樹。柳樹上有烏鴉窩,也有喜鵲窩。東邊柳樹下有幾顆大碌碡,是她家過去軋脫穀粒用的。看著這大碌碡,想起過去崔家軋穀的場麵,崔老夫人心頭不知多少次湧起了酸楚。崔老夫人和兒子住的這孔窯洞裡,靠後牆有一條土炕,挨著土炕西邊牆下對著門有一支老舊的紅木箱,一支黑色桌子和兩支椅子。東邊有灶台挨著土炕,還有一堆柴禾,窗台下有口水缸,水缸裡的水滿滿的。崔老婦人支撐著病體,生火燒上了水,累出一身虛汗。窗子是柵欄似的木條形的,窗上糊的白紙被剛才的雨打破了,她抬頭便能看見那兩隻在柳樹枝上“喳喳”叫的花喜鵲。她挪動病體,開了屋門,門板上掛著的一頂破草帽,和門板竹廉一起都被雨水打濕了。北方人的草帽和南方人的箬笠差不多,是用麥秸編成的,有小傘一樣的帽沿。夏天戴上它,可以遮擋火一樣的陽光,也可遮雨。這頂草帽太破了,文瑞沒戴,將它掛在門板上。崔老夫人掀起竹廉,倚門望望天空。這時,大概未時已過,太陽早已偏西,東邊天空有一架彩虹。院子西邊,文瑞種了些南瓜。那瓜葉在雨後像帶露荷葉般青翠,瓜葉下開了幾朵金燦燦的花。瓜地西邊一條大路直通村外,路上還不見兒子挑柴回來的身影。有詩為證

雨霽天晴日已晡,倚門老嫗目光孤;

文瑞未歸心如吊,鍋裡翻騰白水呼。

“大娘,文瑞哥還沒回來?”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從東邊走進院子來。隻見她

額上分幾縷流海,眉下睜一雙大眼;紅衫已舊不合體,綠褲雖新七分長。花繡鞋露著腳趾,俏耳垂有孔無環;活潑機靈身段好,齒白唇紅俊模樣。

“他還沒有回來。小玉,大娘燒上水了,你過來先喝口水吧!”崔老夫人對那小姑娘說道。“好!”那姑娘應著已到門邊,崔老夫人忙讓她進屋。那姑娘去灶邊打開鍋蓋看看,水已快燒開了。她放下鍋蓋,又從灶邊拿起兩根柴放進火裡。“小玉,你吃過午飯了沒有?”崔老夫人問道。“剛在那邊吃過。”那小姑娘邊說邊用手指指窯洞的後牆。崔老夫人明白她的意思是在這窯洞後邊的武大嬸家吃過了。“大娘,我告你,武大嬸全家人也都有病了。”那小姑娘閃著一雙黑黝黝的大眼睛說道。“什麼?全有病了?”崔老夫人吃驚地問。“嗯,全有病了,一家三口全是肚子疼。”鍋裡的水開了,那小姑娘一邊說,一邊自己拿碗盛了一碗開水,站在灶旁吹著碗裡的熱氣。“大娘,人們說這也是一種瘟氣,許多村子裡都有人得了這種病。”那小姑娘喝了幾口熱水又說道。“唉!這年景是怎麼啦?”崔老夫人歎了口氣,扶著炕沿坐在了土炕上。

“大娘,你老說說,我已經十四歲了,是不是能嫁人了?”那小姑娘忽然一本正經地問道。“能了,能了。不知害羞的丫頭!你想嫁誰?能不能告訴大娘?”崔老夫人笑著說道。“想嫁誰,暫時不告訴你。不過,我想問問大娘,假如,我想嫁給我文瑞哥你要不要?”“哈哈哈”崔老夫人笑了起來。“笑什麼呀?大娘,你究竟要不要我?”那小姑娘問。“不要,不要。你文瑞哥呀,長大了有九天仙女嫁他。”“九天仙女,誰說的?”那小姑娘又問。“觀音菩薩說的唄!當年我家著了大火,是觀音菩薩將老身和你文瑞哥從火海中救了出來,她要我好好將你文瑞哥撫養成人,還說等你文瑞哥長大了有九天仙女下嫁與他。”崔老夫人道。“哦,原來是這樣,這下我就放心了。”那小姑娘神秘兮兮地說道。“放心了?小丫頭片子,你放的什麼心?”崔老夫人不解地問。“我還以為你老一直在打我的主意哩!告訴大娘,我心裡已經有一個人了。”那小姑娘說著,喝完了水,把碗放在灶台上。“有一個人了?是誰家的小夥子?”崔老夫人問。“暫時先不告訴你。大娘,我走了,你在炕上好好躺一會兒,我文瑞哥就快回來了。”說著,那小姑娘搖搖腦後兩彎羊角似的小辮帶門出去了。

柳樹上的喜鵲還在喳喳喳地叫著,那小姑娘在院子裡撿起一塊小石頭用力扔了上去說道“你再喳!真煩人,我就不信文瑞哥今天就能帶個九天仙女回來!”

原來,這個小姑娘也姓崔,芳名小玉。她今年一十四歲,是本村一個“苦孩兒”。去年,她爹媽和一個哥哥都先後病死了。得的也是那種肚子疼的病。留下她一個人,孤苦伶仃,靠吃村裡“百家飯”度日。一年來,文瑞做了米飯,她也常來吃。這小玉漂亮、活潑,村裡人原本都喜歡她;可是日子長了,不少人家慢慢對她改變了態度,甚至有人還在打她的主意。所以,小玉慢慢地多長了幾個心眼。對於文瑞,小玉從小就喜歡,但又覺得他隻像個大哥哥。村裡還有一個比文瑞小兩歲的小夥子對她好,她又覺得崔老夫人對她挺不錯。思來想去,她也不知哪家該是自己的歸屬。今天,聽了崔老夫人的話,她心裡竟產生了一種涼涼的失落感。有詩為證

少女啟心窗,朦朧無主張;

心憂仙子事,怨憤鵲幫腔。

小玉走後,崔老夫人怕鍋裡的水太涼了,便又挪動著病體下了土炕,往火裡放了些碎柴。這時,院裡傳來文瑞放柴擔的聲音。接著,文瑞領著四姐進來。“母親你怎麼下炕來了?快快上炕去。”文瑞說著,便急忙過去將崔老夫人扶上了土炕。崔老夫人看見兒子身後跟著一位姑娘,隻見她

婀娜妖嬈身姿,沉魚落雁容顏;

真像九天仙女,月裡嫦娥下凡。

崔老夫人眼睛一亮,忙問道“文瑞,這是誰家姑娘?”“娘,你先躺好,待我溫好水再詳細告訴你。”崔文瑞要母親躺下,可老夫人不願躺,她往裡挪了挪身子,又看看四姐對文瑞說道“鍋裡的水早就開了,快給人家姑娘舀碗水喝吧。你們在路上避雨了嗎?”文瑞道“幸虧這位大姐拉我進了一座廟裡避雨,還烤了火。”“老身多謝姑娘了。”崔老夫人對著四姐說道。“娘,你太客氣了!”四姐一邊將自己身上的紅綢包裹、披風、寶劍解下來放在屋裡那支舊長桌上,一邊紅著臉說道。“什麼?姑娘,你剛才喊老身什麼?”崔老夫人以為是自己聽錯了,她疑惑地問道。“娘,她喊你娘哩!”文瑞一邊拿碗給四姐舀了一碗水,一邊將自己在路上拾到金簪,遇到雷雨一直到四姐因自己不答應親事便要拔劍自刎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母親。崔家是否接納四姐,他要母親拿主意。崔老夫人聽了卻十分歡喜。她對文瑞說道“昔日,觀音菩薩曾囑咐老身,將來有九天仙女下嫁於你。娘看這姑娘生得天資麗質,花容月貌,不像凡間女子,莫非她就是九天仙女吧?”坐在靠門一支椅子上端著碗喝水的四姐,聽了崔老夫人的話有些害羞,喜滋滋看了一眼崔老夫人,紅著臉低下了頭。文瑞道“娘!兒不是給娘講清楚了嗎?她是南方張員外的四女兒。”崔老夫人搖搖頭道“娘不信,我看她一定是九天仙女。”“姑娘,你過來。老身問你,你果真願意跟著我們母子過這窮日子嗎?”崔老夫人問四姐道。四姐聽到崔老夫人問自己話,便放下水碗,站起身來走過去坐在老人身邊說道“四姐願意,不知老夫人願不願意接納我這個兒媳婦?”“姑娘,你娘都叫了,老身豈有不接納之理?我看姑娘玉人兒一個,香花兒一朵,能嫁給我兒,是我兒前世修來的福份,老身是一百個願意。”四姐聽了,臉上又飛起兩朵紅暈。她高興地扶住老夫人喊道“娘!”“唉——”老夫人開心地應著。見母親高興地同意了自己和四姐的親事,文瑞心裡自然也是十分歡喜。他對四姐道“看來娘同意我們的親事。大姐,你先和娘在家,待我挑柴換米去。等我換米回來,我們做米飯吃。”“快去吧,不能讓媳婦一進門就跟著我們娘倆挨餓。”崔老夫人道。文瑞點點頭,正欲出門,四姐起身拉住他說道“今日天色不早,就不要去了,我有的是米。”文瑞聽了有些奇怪的問道“大姐哪來的米?”“從娘家帶來的唄!”四姐笑著說道。四姐將鍋裡又添了些水,讓文瑞看上火。她便打開自己那紅綢包裹,找到九妹送她的那個黃綢米袋,解開紅絲繩紮口,用自己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輕輕捏出一粒金燦燦的米粒來說道“郎君,你快去找案板和菜刀來。”文瑞道“燜米飯要案板和菜刀何用?”“我自然有用,你快找來。”四姐道。文瑞隻好出門,到東二孔窯洞灶邊拿過自己常用的麵案和菜刀來。隻見四姐將一粒小米放在案板上,用菜刀切成兩半,將半顆米煮進鍋裡,剩下的那半顆她又放進黃色的小米袋內,用紅絲繩紮起口來。文瑞和崔老夫人都覺得四姐可笑。崔老夫人說道“姑娘,你那半顆米連米湯也熬不成,怎能充饑?還是讓文瑞去換點米吧!”四姐道“娘,半顆米不少了,怕我們吃不了。”文瑞原以為四姐會將她那一小袋米都煮到鍋裡,雖然熬不成乾飯,也夠三人喝幾碗“二郎粥”,誰知她隻煮了半顆,正在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又聽她說什麼“半顆米不少了,怕我們吃不了。”便有些不高興地說道“天都快黑了,你還有心開這樣的玩笑?”四姐道“誰開玩笑?這鍋不大,這米飯已是有些硬了,還需再添些水換籠蓋蓋上才好!”“哈哈哈……”文瑞笑起來,他伸手摸摸四姐的額頭。“找籠蓋吧,你摸我的額乾啥?”四姐道。“我看看大姐是不是發高燒了。”文瑞說道。“去你的!”四姐將文瑞的手推開,打開了鍋蓋讓文瑞和崔老夫人看。隻見鍋裡已是黃橙橙,香噴噴一鍋米飯。分明是米已放多了,那米飯就是有些乾硬。文瑞和崔老夫人都傻了眼。

四姐又將米飯裡添了一瓢水,她再次要文瑞找籠蓋來。文瑞這才去找來一個黑黝黝的鐵籠蓋,蓋在鍋上。

滿屋子彌漫著小米飯的香味。

須臾,四姐端起鐵籠蓋,隻見那米飯高出鐵籠許多。四姐取過鐵勺,將米飯都舀到鐵籠蓋裡邊,堆得滿滿的。四姐又將鍋裡添了幾瓢水,火裡加了些柴。霎時,鍋裡冒起了熱氣。四姐對文瑞道“我剛才看到了院子裡有南瓜,你去摘一顆來。”文瑞道“才開花,哪裡有什麼南瓜?”四姐道“有一顆了,你去看看。”文瑞便出門到院子西邊柳樹下去看,果然有一顆南瓜,已經有海碗那樣大了。他便摘了回來。四姐將南瓜洗了洗,便將南瓜從中切開,將半顆切成小塊煮到鍋裡。文瑞和崔老夫人看看那冒著熱氣,香噴噴的米飯,又看看一直在灶邊忙碌的四姐,不敢說話,也不敢吃。四姐收拾了菜刀和案板和那剩下的半顆南瓜,取過三隻碗來,問崔老夫人道“娘,你是先喝碗南瓜湯呢?還是先吃碗米飯呢?”“你們先吃,你們先吃。”崔老夫人道。“娘,誰也有份,我們一起吃。”四姐道。坐在一旁椅子上的文瑞終於鼓起勇氣,取過鐵勺盛了一碗米飯,拿過筷子吃了起來。四姐這時又打開了木鍋蓋,隻見鍋裡香噴噴一鍋南瓜小米湯。“娘,你有病,還是先喝碗小米湯吧。”說著,四姐將一碗熱騰騰的米湯端到崔老夫人麵前。

“娘,這米飯太好吃了。我們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米飯!”崔文瑞一邊吃,一邊說道。四姐告訴老夫人和文瑞“這是度荒寶米,是蓬萊仙家的種子,一顆米夠做這樣四鍋飯,剛才媳婦煮了半顆已經是有些多了。”崔老夫人聽了,點頭道“原來是仙米,待我先喝了這碗湯也吃些。媳婦,你快吃吧!剛進門就要你伺候我,太對不起你了。”四姐道“娘,看你說哪裡話?媳婦就是來孝敬你老的。”崔老夫人聽了喜不自禁,她端起了米湯。

有《減字木蘭花》為證

米分兩半,煮一半還留一半。崔母心焦,笑爾姑娘傻又妖。

揭開鍋蓋,燦燦噴香堆嶺岱。婦巧如斯,今後何愁無米炊?

四姐、文瑞、崔老夫人都吃飽了米飯,喝好了南瓜湯。三人誰也不能再吃了,可還剩了不少米飯和米湯。“娘,小玉來過沒有?文瑞問母親道。”“剛過中午時來過,她在你武嬸家吃過午飯,來咱家喝了一碗水便去了。”崔老夫人說道。“我去喊她,讓她再來吃些。”說著,文瑞走了出去。“娘,小玉是誰?”四姐一邊收拾碗筷,一邊問道。崔老夫人便將小玉的情況詳細的告訴了四姐。“真是個命苦的姑娘!”四姐歎道。她將鐵籠蓋裡的米飯舀到一隻大碗裡,放到灶台邊,上邊又扣了一隻大碗,等文瑞帶小玉來吃。

有詩為證

龍肝鳳膽留不住;偏願來做樵子妻;

也會熬湯燜米飯,仙家手段把姑迷。

一會兒,文瑞領小玉進來。小玉看見四姐,驚問文瑞道“文瑞哥,你果真領回個九天仙女來了?”文瑞笑笑,將四姐立在牆角的案板搬上出去了。四姐道“這位就是小玉姑娘吧?快來吃些米飯喝些南瓜湯。”四姐說著,盛了一碗米湯端給瞪著一雙大眼睛呆呆地看著她的小玉,又將扣著米飯的大碗拿過,將米飯也端到灶台邊上。“你真好看,我是該喊你姐姐呢?還是該喊你嫂子呢?”小玉一邊喝著米湯,一邊問四姐道。“喊姐姐吧,從今以後你就是我的親妹妹了。”四姐笑著對她說道。小玉點點頭,喝完了米湯又端起米飯吃起來。一會兒,小玉將一碗米飯竟也吃完了。她又看看四姐,道“這米飯真好吃!姐姐你叫什麼名字?”“我叫張四姐。”四姐在灶台邊一邊刷洗碗筷,一邊說道。“張四姐?那姐姐一定是天上第四個仙女吧?”小玉坐在炕沿上,眨了眨兩隻大眼睛一本正經地問四姐道。“姐姐不是天上的仙女,姐姐是從南方來的。”四姐笑著說道。“我不信,剛才大娘才說過,要給文瑞哥娶一個九天仙女,其他姑娘他不要。”小玉還是一本正經地說道。“是嗎?那是大娘逗你玩兒的。”四姐道。“我不信,大娘,這位姐姐是不是九天仙女?”小玉轉過身去問躺著的崔老夫人。“是,是,她就是九天仙女。”崔老夫人道。“啊——”小玉轉過身來,用左右手摳著自己的眼睛和嘴角,對著四姐做了個鬼臉,用來表示對四姐不說實話的抗議。四姐笑笑,不再和她爭辯。“仙女姐姐,你會救人不會?”小玉忽然又一本正經地問道。“救誰?”四姐剛剛洗了鍋,正取過灶台旁崔老夫人的一條布巾擦手,忽聽到小玉這句話,便急轉身來問。“救武大嬸,還有武大叔,和我翠蘭姐姐。她一家三口昨天就有些肚子疼,今天午飯後更都疼得厲害了,剛才讓人給請來個郎中,可郎中把了把脈卻說“另請高明吧!”,眾人央求他,他便給三人各紮了幾針,稍有緩解他便匆匆走了。那郎中剛走不久,武大嬸,武大叔還有我翠蘭姐姐肚子便又疼起來,武大叔還不時嘔吐,和去年我爹娘和我哥哥的病很相似,怕是凶多吉少了!”小玉說到這裡,文瑞進來,隻見他慌慌張張地說道“出大事了,武大叔人事不醒了。”“唉!老天,這是怎麼了!”崔老夫人坐了起來,雙眼垂淚道。“娘,你老彆急,我去看看。”四姐道。“我就說嘛,仙女姐姐一定會救人!姐姐,我領你去。”小玉道。“快走!”四姐道。小玉拉起四姐便出門去了。文瑞一頭霧水,他也便跟了出去。武大叔家就在文瑞窯洞背後,一個磚拱結構的小院門,兩扇木門敞開著。院子裡共有三孔窯洞,麵南,磚塊壘的院牆有五尺高連著窯洞兩邊和小院門,小院子方方正正,院子裡有五六隻雞,正在院子西側啄食人的嘔吐物。中間那孔窯洞便是武大叔一家三口住的,小玉、四姐和文瑞匆匆來到屋裡,隻見窯洞裡有條一丈長的土炕,五十多歲的武大叔在前炕上爬著,他已是人事不醒。比小玉大一歲的翠蘭爬在後炕上,她按著肚子扭曲著,著。四十多歲的武大嬸哭喊著,她坐在武大叔身邊一手按著自己的肚子,一手用手指掐武大叔的人中穴,其景象真是揪心至極。四姐忙幫武大嬸將武大叔翻轉過來,她輕輕向武大叔吹了口仙氣。然後,四姐又叫武大嬸也躺下,叫翠蘭也掙紮著翻過身來,她又吹出兩口仙氣並伸出手指很快地點了他們三人的三裡穴。然後,四姐叫小玉和文瑞看著武大叔一家,先不要讓他們起來,她去去馬上回來。小玉和文瑞茫然不解地點點頭,四姐便出門去了。這時,炕上躺著的武大叔忽然清醒過來,他看見文瑞和小玉,要坐起來,被文瑞和小玉製止了。一會兒,他一家三口都說肚子好像已經不疼了。武大嬸和翠蘭這才像突然想起了什麼,都驚奇地問起小玉和文瑞剛才那個姑娘的來曆。小玉說是她文瑞哥剛剛領回來的仙女媳婦。武大叔莫名其妙,武大嬸告訴他說“剛才,是個姑娘救了咱們!”武大叔急忙詢問文瑞詳細。說話工夫,四姐已是匆匆回來,她手中拿著一種叫金簪花的草藥。武大叔他們都要坐起身來見禮,四姐急忙讓他們躺下,便急忙和小玉生火用一個大藥罐熬起藥來。四姐讓文瑞取來乾柴,加大了火,一會兒功夫,藥就煎好了,武大叔家滿屋子都是藥味。四姐叫小玉找來三隻碗,將藥分開,讓武大叔和大嬸以及翠蘭小姐都坐起來一人喝一碗。文瑞道“你這金簪花能治得了這病嗎?”四姐道“一定可以的!”文瑞還是有些不太相信。這金簪花在溫陽縣一帶地方到處都有,特彆是這五六月裡更是生長旺盛,黃黃的小黃花下有一空心獨莖立在地上,地上有一圈葉片平鋪開來。等藥涼了涼,武大叔說“喝吧,這藥又不壞事。”三人便端起藥來一口氣都喝下去了。他們喝了藥,肚子裡便咕咕嚕嚕吼叫起來。一會兒,三人都覺得心明眼亮,比剛才舒服多了。四姐說“大叔,你們都沒事了,可以下炕來了!”翠蘭一聽便搶先下炕,高興地按著肚子在地上蹦了幾蹦。小玉問道“翠蘭姐,你果真好了?”“好了,好了,死不了啦!”翠蘭放開按在肚子上的手又在地上蹦了一下,便和小玉抱在了一起。武大叔和武大嬸也隨即下炕來,對著四姐倒頭便拜。四姐急忙拉起二人說道“折殺小女子了,小女子才來莊上,以後少不了要麻煩二老和翠蘭妹妹的。”武大叔一家還是千恩萬謝。四姐拉他們坐在炕沿上又叮囑了一番,這才起身告辭。這時,小玉忽然獨自哭泣起來,翠蘭知道她是想起了她的父母和哥哥,便設法來哄她。四姐、文瑞、武大叔和武大嬸看著眼裡也都落下淚來。大家勸了半天,小玉才止住了哭泣,她說道“你們不要勸我,我是為翠蘭姐姐和大叔大嬸高興的。”有詩為證

可憐崔小玉,滴淚想雙親;

哥也相隨去,開門獨一人。

當天晚上,四姐讓崔母服了一粒天宮裡帶來的百效金丹,崔母頓覺舒服多了,一夜好睡。二日清早,崔母的病已是好清。文瑞母子二人對四姐也很是感激。早飯後,老人讓文瑞去村裡借了些香燭紅紙,找人寫了對聯和崔老員外的牌位,讓他二人在這簡陋的窯洞前歡歡喜喜拜了天地。村裡人聽說文瑞引回個天仙般的好媳婦,也都來祝賀。有詩為證

新人確是美如仙,鄰舍家家喜氣沾;

互助互幫習慣事,大爺大嬸樂誇喧。

那時,溫陽縣各村鎮肚子疼的人很多,大部分是窮苦人。有的村鎮病情更是凶險,得病的人上吐下瀉,腹痛如刀絞。四姐用幾棵金簪花霎時治好武大叔一家三口的消息迅速傳開,溫陽縣許多窮人都出動去采金簪花——神奇的是不管患者的病情有多嚴重,一服這湯藥準能好,真是立竿見影,效若桴鼓。有詩為證

路邊溪畔女和男,個個歡欣露笑顏。

老少釆摘花骨朵,人人感謝四天仙。

金簪花的奇效,讓縣城裡的一些些為富不仁者看準了商機,紛紛雇了人漫山遍野去采,想要壟斷這神奇的草藥。可他們的人早早出去,傍晚卻總是空手而回,都說這草藥已被人采光了,他們跑了一天,也不見一株。可是患者的親人出去,卻是並不難找。有些富豪偏是不信,他們親自上山,躬身鑽溝,一個個累了個氣喘籲籲滿身臭汗,卻真是找不到一株半棵。他們還是不死心,便偷偷地跟著窮人們跑,可人家采起來是金簪花,他們拔起來卻變成了刺葉小薊,葉片周邊鋒利的針刺刺得他們的手指直流血,他們捏捏手指,咬咬牙,隻好作罷,他們哪裡知道,這方圓百裡的金簪花都是被四姐吹了仙氣的。

一個多月過後,這種類似霍亂的怪病在溫陽縣境內便不見了蹤影。這神奇的金簪花它是何物呢?其實它就是蒲公英。往年,這草花在溫陽縣是再普通不過了的,像地畔敗醬這種苦菜花一樣,隻是人們不完全懂它們的功效,對它們不注重而已。從此,溫陽縣的窮苦人誰都知道崔家莊有個十分有本事的媳婦叫張四姐。崔家莊的鄉親們抽空幫文瑞整修粉刷了兩孔窯洞,大娘大嬸們還送來幾盆花草,為文瑞和四姐收拾起一孔“新房”。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崔母頭上的白發一天天少了,身體也一天比一天健壯起來。

秋後,有收購古玩的商人走村串戶,四姐賣了幾件首飾,讓武大叔幫文瑞買了幾畝地,還買了一頭大黃牛。接著,四姐又把小玉收留在身邊,像待自己的親妹妹一樣。白天,文瑞劈柴挑水喂牛,四姐紡花織布,小玉喂雞,伺奉崔母。夜晚,四姐教文瑞和小玉讀書,在清晨,四姐還教小玉練功,習武。崔文瑞天生聰明,他小的時侯,崔母已用沙盤教他識了不少字,如今得到四姐教誨,很快便可以自己讀書了。小玉骨軟身輕,純敏有靈氣,又得仙子真傳,經過一冬苦學苦練,她很快就成了一位小女俠。到了第二年春天,崔文瑞將另三孔舊窯洞都整飾的煥然一新,他顧木匠打了院邊幾棵柳樹,又雇來泥瓦匠蓋起幾間瓦房,還修起了院牆,安上了大門,儼然成了崔家莊一戶象樣的人家。

這才是

運去飛鷹墜,時來枯樹榮;

員外該欣慰,崔母笑盈盈。


最新小说: 龍英雄世界 反派:無敵從收主角師尊為仆開始 神識醫聖 帶全係異能重生,她成了末世團寵 女巫的優雅[主元氣少女緣結神+奈奈生中心] 快穿之瘋批女主嬌軟可憐 斬野 從鬥羅開始的浪人 天降萌寶:神醫媽咪酷爆了 我的徒弟又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