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四姐大鬨溫陽縣!
第
老僧寶殿講傳奇
四姐石樓斬妖精
卻說那錦泉山竹林禪院的僧眾念了幾遍觀音《大悲咒》,玄空禪師讓他們休息去了。自己和大和尚戒嗔陪包大人他們在大殿觀看。包大人問那方丈道“請問禪師,這左邊的臥佛也是如來佛祖嗎?”方丈玄空禪師道“非也,這位臥佛原是山下寺底村的一名石匠,後來成佛,被如來佛祖封為金光雕石佛的便是。”包大人問道“這也奇了,石匠如何成佛?”玄空禪師道“說來話長,請大人屈駕坐下來,待老衲講給大人聽。”說著,那方丈玄空禪師讓包大人他們都在那大殿地上的蒲團上坐下,講起那金光雕石佛的傳奇故事來。
原來,在北魏孝文帝年間,這錦泉山下有個小村子,就是現在的寺底村,不過,原先並不叫寺底村。那時,小村子並無正式村名,隻是住著石獅冶村王員外家的長工、短工和瓦匠、木匠、鐵匠等工匠,因離王員外的府第有二裡地,人們就把那地方叫作“二裡地”。“二裡地”的工匠裡有姓杜的石匠父子二人,住在一間瓦頂石房裡。老石匠六十多歲,人稱“石匠杜天才”,他的兒子二十六七歲,名叫杜成。父子二人原是從河南逃荒過來,正遇那石獅冶村王員外家要找石匠打兩尊大石獅子,那杜天才父子二人便去應聘。當時,應聘的石匠很多。該用誰呢?王員外一時拿不定主意。管家王福道“老爺,先讓這些石匠用石頭給老爺各雕一尊小石獅子,看看誰雕的最好,問題不就解決了嗎?”王員外有愛石獅子的嗜好,一聽管家的話,高興起來。他立即下令“所有來應聘的石匠都管兩天飯,兩天後每人上交一尊二尺多高,三尺多長的小石獅子。”那來應聘的許多石匠便都來到王員外家的石料場,選好石料,劈劈啪啪乾了起來。兩天過後,那王員外家的大院裡擺滿了尺寸差不多的石獅子。王員外和管家王福仔細看那些石獅,隻見
一尊尊石獅擺院裡,姿態各異雕工細;上山獅,下山獅;蹲獅,爬獅,母子獅;青石獅,黑膽獅;漢白玉雕的獻寶獅。
那王員外和管家王福看看這尊,拍拍那尊,覺得這些石獅子都好,各有千秋,難分高下。這時,王員外家三歲的小兒子過來,他在一尊黑膽石雕成的母子獅頭上輕輕拍了一下,隻聽那母獅半張的嘴裡發出“福”的聲音,小兒子被嚇得跌了一跤。他從地上爬起來,又去拍那小子獅,隻聽那小獅嘴裡發出“富富”的聲音。王員外家小兒子笑起來,他揮動小手不停地拍,那母子石獅不停地發出“富富富”和“福福福”的聲音。王員外、管家、王夫人聽到聲音,都走過來看,眾石匠也都圍攏過來。王員外讓夫人抱起小兒子,他自己去拍那母獅頭,隻聽“福”一聲,王員外又去拍那與母獅連在一起的兩隻小獅子的頭,隻聽那小獅子嘴裡發出“富富富”的聲音。王員外大喜,他問道“這是誰雕的?”那杜天才老石匠道“回稟員外,是小人和兒子雕的。”王員外問管家王福道“這位師傅,如何稱呼?”王福道“回稟老爺,他父子二人是河南來的,姓杜,人稱‘石匠杜天才’。”王員外道“就他父子二人吧!”這樣,王員外家留下了杜天才父子二人,其他石匠給了些銀子,讓他們散了。
杜天才和杜成父子二人給王員外雕了兩尊能發聲的大石獅子,安放在府門外。從此,杜石匠父子二人就在錦泉山下王員外家的工匠村“二裡地”住了下來。當時那杜成二十一、二歲。
過了幾年的一個春天,剛剛過了清明節,錦泉山上開滿了粉紅的桃花。那石匠杜天才的兒子杜成來到錦泉山頂看石料。他在山頂一塊平坦的地方,看到一塊凸出地麵的巨石,屬於細質地的純色花剛石。這塊巨石在錦泉山頂拔地而起,有丈餘高,周圍一圈有八丈多,整塊巨石在春陽下閃射著金色的光芒。杜成叫道“真神石也!”他想“如此神石,不可亂開。”他便離開那山頂,向山下走了回來。
當天晚上,杜成和父親剛在土炕上躺下,一個和尚推門進來。和尚要杜成連夜帶他上山,去看那塊巨石,杜成就下了炕,帶和尚去了。
他們來到山頂,走到巨石那裡,隻見那塊巨石除左邊留了原樣外,其餘地方都雕鑿滿佛像,大大小小有八百多個菩薩。杜成正感奇怪,那和尚說道“你記住這樣子,照著雕鑿吧!七七四十九天後,有個牧童來此,你讓他看,他如果說你雕成了,你就會成佛的。”“能成佛麼?”杜成問,“隻要那牧童說你雕成了,就一定能!”那和尚道。誰知那和尚說完,猛然把他一推,他便跌下懸崖,一陣眩暈,驚得他失聲大叫。可當他睜開眼時,看到自己還躺在土炕上,他父親問他怎麼了?他揉揉眼睛,才知是南柯一夢。夢中的事,他還記得一清二楚。杜成將夢中之事告訴了父親,說他想照著夢中的樣子雕成那許多石佛,石匠杜天才點頭同意,他鼓勵兒子大膽去乾吧。
第二天一早,杜成帶了父親為他準備的乾糧和工具,又上了山。找到那塊巨石,就按夢中所見的樣子雕鑿了起來。
杜成不顧疲累,風裡來雨裡去,一天也不肯放鬆。穀雨過去了,立夏過去了,小滿過去了。快要芒種了,他整整雕了七七四十九天,在那塊巨石的正麵和右麵雕鑿出八百多尊大大小小的佛像。一尊尊活靈活現,栩栩如生。那天午後,杜成坐下來,看了看,擦了把汗水,他滿意地笑了。這時,倒真有個放牛的人,趕著一群牛走了過來。杜成想起夢中那和尚的話,便喊那放牛的人道“大哥過來!大哥過來!”那放牛的人聽見他的喊聲,便走了過來。杜成問那人道“大哥,你看我雕成了嗎?”那人看了看逗他說道“你雕成鬼了!”杜成一聽,氣得仰倒在地上,喉嚨一響,兩眼一翻,兩腿一蹬,就給氣死了。那放牛的人叫了他半天,見他再也不作聲,嚇得趕上牛兒逃走了。
那老石匠杜天才在家裡等到第二天,也不見兒子回來。他便走上山來找兒子,杜石匠看見兒子睡在那巨石左邊,他走近一看卻沒有。他想“是我眼花了?”可是他回過頭來再看,又看到兒子枕著一個花枕頭,睡在那巨石左邊新雕鑿的石床上。他覺得奇怪,又去看,還是沒有。老石匠杜天才心中納悶,他在巨石邊坐下來。他剛坐下,又看見兒子在他麵前躺著,枕著一個花枕頭。他急忙上前抱住細看,竟是兒子的屍體。老石匠大哭一場,想起剛才奇怪的事,便從地上撿起兒子的工具,一鼓作氣在那巨石左邊雕鑿了兒子的睡像。頭下也雕了一個花石枕。當那老石匠雕完回過頭來,他兒子杜成卻跪在他麵前。那老石匠吃了一驚,正要作聲,隻見兒子朝他叩了一頭,雙手合掌道“爹爹,兒被如來佛祖封為靈山金光雕石佛,過些時日,定來接爹爹去靈山養老。說完,那杜成變作一個金光閃閃的菩薩羅漢騰空去了。那杜天才老石匠見兒子成了佛,又悲又喜,收拾起兒子的工具下山去了。後來,那老石匠在那石房裡生了病,“二裡地”的匠人們看見從空中來了輛金馬車,在那石房上空停下,後來就不見了那老石匠杜天才。
孝文帝知道了這件事,便下旨在這錦泉山建起了這座竹林禪院,並從洛陽派來了僧人。這殿外懸掛的“大雄寶殿”牌匾就是孝文帝的禦筆親書。到了唐代,禪院擴大為現在的規模,興建溫陽縣縣城時,工部的監管在錦泉山竹林禪院對麵修起戲台,唱了十多天大戲。到了大宋朝,這禪院香火達到鼎盛,每年立起兩次廟會,一次是農曆四月初八,一次是農曆七月十五。每逢廟會,這錦泉山可謂人山人海,熱鬨非凡。可誰也沒料到廟會剛剛過去,就會有此一劫啊!
老方丈講完,合掌閉目,念起那《金剛十三昧經》。包大人他們聽的入了神,紛紛稱奇不已。
當晚,包大人他們就紮營在那錦泉山上。
再說四仙女,她騎著烏龍追那千年枯樹精,霎時,已離開溫陽縣上空。那怪見有一天將追來,便轉了一個圈,向地麵落下,落入那溫陽縣西南的古通天山中,搖身一變,變作一棵大鬆樹,長在那石山上。四姐騎著烏龍追來,不見了那怪,她向下望去,隻見下麵一座石山,奇石堆疊如樓。她知道這就是黃河東邊的石樓山,即上古稱為通天山的地方。她細細觀看那山,隻見
崢嶸突兀,巍巍如樓;禹鑿龍門,大河奔流;疊峰竟險,鐘靈毓秀。
四姐看著,看著,看見那怪變出的一棵大鬆樹。隻見那樹
枝葉蒼茫拔地起,晚霞飛霧共遊嬉;翠蓋露出猙獰色,陣陣鬆濤帶妖氣。
四姐念了口決,將那烏龍又變為赤龍,用手輕輕一拍龍頭,一股火焰噴了下去。那怪見火下來,又變作一塊巨石,滾落穀中去了。四姐看的明白,收起赤龍,手持延津化龍劍,架起雲頭,追了下去。四姐下到穀底,揮劍向那怪石劈去。那怪還欲變化逃去,不料四姐手快,早一劍劈了下來。那怪在四姐劍下現出原形,是一根巨大的千年枯木。四姐怕留後患,便用延津化龍劍的劍氣化出火焰,將那枯木燒為灰燼,方才架起雲頭,上了那石樓山上空,向溫陽縣方向,返了回來。四姐路過那錦泉山竹林禪院上空時,聽到殿內眾僧念起《大悲咒》,便放心地回崔家莊去了。有詩為證
佛祖傳旨意,菩薩授神器;天地達和諧,禪院歌聲起。
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十八日上午,包大人令人到那大碾溝,將馬匹儘皆牽上山來,又派人將賀知府、趙通判和那劉橫、衛霸等人送了一程,才和王進告彆那玄空禪師,率領人馬離開那竹林禪院,向溫陽城方向回來。
包大人他們走到那龐子窊村梨園,與趕來接應的知縣陳廉和副知寨王豪相會,兩路人馬合為一路,返回溫陽城來。
這才是
包公逢鬼怪,四姐及時來,
惠及仇知府,恩施山野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