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回_張四姐大鬨溫陽縣_线上阅读小说网 

五十六回(1 / 2)

張四姐大鬨溫陽縣!

靈霄殿金星回玉帝

崔家莊四姐受皇封

卻說太白金星駕起雲頭,霎時回到天庭,趕往靈霄殿參見玉帝,他將九月十六日午後下界溫陽縣閃電打雷之事,一股腦兒都推到溫陽城普濟崇勝寺方丈詠公和尚身上。玉帝、王母及眾天神聽了都吃了一驚,玉帝道“愛卿語無妄乎?”太白金星道“小仙怎敢欺天妄語,這事千真萬確,小仙在凡間剛聽人說也是不信,後來小仙變化了去,找到那方丈,要他施法閃電打雷,那和尚起初不肯答應,是小仙再三懇求,那和尚才答應下來。他和小仙走出寺來,出了西城登上溫陽縣城西北一座叫作金鬥山的名山,隻見他蹲個馬步形狀,兩臂前伸,兩掌立起,渾身發力,意念一動,便有一股真氣起自丹田,從那和尚口中吐出。霎時,隻見熱風陣陣,烏雲蔽日,緊接著就電光閃閃,打起雷來,萬歲你說奇也不奇!”玉帝道“奇哉!怪哉!一個和尚有如此驚天動地的法力,豈不讓孤王擔憂?”金星道“萬歲有什麼可擔憂的?那和尚是佛門子弟,這次施法閃電打雷,是為了幫文曲星包拯教育幾個忤逆不孝的凡間兒郎,並非向上天示威,還請萬歲寬恕於他。”玉帝聽了這才微微點頭。這時,千裡眼、順風耳二神上殿來,他們向玉帝稟報道“今天下午未時三刻,下界溫陽縣又一次出現閃電打雷之聲像,請玉帝明察。”玉帝道“朕知道了,並非雷公、電母所為,你們下去吧。”千裡眼、順風耳還想再說什麼,玉帝擺手讓他們下去,二神隻好退下去了。王母道“那溫陽縣的和尚、道士甚至村子裡的陰陽術士確實都有些本領,臣妾前些時日聽外甥二郎真君講,他在溫陽縣雙池鎮的香火廟,去年被一群山妖盤踞,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山妖野怪,有的變出楊戩外甥的模樣,有的變做哮天犬和梅山七兄弟,專在廟裡騙吃人們的供品,十分可惡。外甥因灌江口事忙一時脫不開身,還沒顧得去清理門戶,那香火廟就被溫陽縣樊家沿村裡的一個陰陽先生施法燒掉了。據說那先生姓白,人稱‘駕草龍先生’,能騎一根穀草,在天空行走,法力也是十分了得!”玉帝道“那白先生還在人世嗎?”王母搖搖頭道“臣妾不知,那楊戩沒說。”太白金星道“回稟萬歲娘娘,那白先生已不在人世,這事小仙甚是知道。”玉帝歎道“唉,可惜!愛卿既知那白先生的事,快給孤王詳細說來聽聽。”

太白金星躬身施禮道“小仙尊旨。”

原來,從溫陽縣趙圪垛天成廟一道山梁往西走有一個村莊叫樊家沿,樊家沿村有一位姓白的先生,他知識淵博,有神仙般的本領。平時,這位白先生很喜歡幫助村裡人解決一些困難,所以,很受人們的尊重。又因他常騎一根穀草在空中飛行,人們都叫他“駕草龍先生”。也有人稱他“活神仙”,可他總是說“我不是神仙,我就是一個老百姓。”也是,他一直穿著普通老百姓的衣服,和他的妻子整天乾農活,那架勢一點也不像“神仙”連一個普通的“陰陽術士”也不像。

一年秋天,村裡一個老農家種的穀子多了,打不完直發愁。白先生知道後,對那老農說道“你把穀子攤好吧,今晚捉幾個過路的給你幫忙,穀場裡要多放幾個碌碡。”當天晚上,人們都睡了覺,可是打穀場裡卻傳來碌碡碾壓穀子的聲音。老農第二天早晨起來,到打穀場一看,穀子果然都碾好了,他高興地立即起場揚簸。有人問白先生道“昨天夜裡被你捉來打穀子的是些什麼人?”白先生笑著說“是三個踩壞地堰的夜遊神。”原來是夜間匆匆趕路的三位神仙不小心踩壞了樊家沿村農人的地堰,白先生不讓他們走,把他們領來,讓他們給老農家拉碌碡碾穀子,等老農家所有的穀子都碾完後,才放三位神仙去了。

那溫陽縣“打油秀才”唐啟唐子曰有許多詩寫這白先生,對於這件事他有一首詩寫道

夜遊何事急?地堰被踩通;

未赴神仙宴,先來作短工。

一年六月,炎天若甄,赤地如燒。白先生從石樓縣城返回,途經一個嚴重缺水的山村,這山村就是上卷書中“武提轄揮兵繞水頭”的水頭村。以前,水頭村裡的人們吃水要翻山越嶺,到很遠的地方去挑,其艱辛程度讓人心酸。用那唐啟的話說就是

過嶺翻山六七裡,挑擔木桶走的急;

匆匆趕到井上看,往往井底隻剩泥。

那天,白先生走進村莊,敲響一家院門。一位老伯出來,白先生說想討一碗水喝。老伯讓他進屋,給他一碗水,他一氣喝下,還要喝一碗,老伯隻好又給他一碗,他咕咕咕一氣喝完又說“實在是太渴了,還想喝一碗。”老伯說“年輕人,將就點吧,水太缺了!在我們村有這樣一句話叫作‘能給路人幾文錢,不給路人一碗水。’你有造化,遇到我老漢,已喝了兩碗。遇到其他人,怕半碗水也舍不得給你喝呢!”白先生聽了反問道“這裡水缺?”老伯回答道“當真十分水缺!”

白先生走出院子,喊老伯出來。

老伯說“你還有什麼事?”

白先生道“煩老伯拿把鐵鍬來。”老伯問道“你要鐵鍬乾什麼?”白先生道“我給老伯找一大泉水。”老伯說道“我打了一輩子井,都沒找到水源,你到哪兒去找?”白先生見老伯不信,便自己返回院子,找了把鐵鍬,在院外一塊地裡掘起土來。

白先生脫掉外衣,隻穿一條褲子還是累得滿頭大汗,老伯在一旁看見,覺得這年青人實在是有些憨,不免心疼他,又給他端來一碗水。

白先生謝過老伯,喝完水又乾起來。

一會兒,他掘起一堆土,掘了五尺多深的一個坑,他才從土坑中上來。老伯探頭一看,掘到青石上了。便說“這裡能有泉水,那不天上掉餡餅了?”白先生笑著說道“老伯不信?”老伯道“青石底子,你能挖出水來?”這時,已到晌午,老伯的兒子挑水回來,白先生讓他滾一顆大碌碡來。年青人有好奇心,過了一會兒,老伯的兒子果真滾來一顆大碌碡。

白先生和老伯的兒子一起用力,將大碌碡滾下土坑,隻聽“嗵”的一聲,青石底被碌碡打塌了,接著聽到水聲。老伯和他的兒子驚奇地看到青石下有地下水流過,水勢很大,還不時一股一股直噴起來。

隻見

石開處驚現久蟄蛟龍,碧鱗閃閃吼聲急。隻覺天旋地轉,但見山搖樹晃。蒸汽騰騰,雲霧驟起山莊。赤日街頭,爆鴉聲裡,雞鳴犬吠。頃刻,你看那全莊男女,傴僂提攜,將泉井圍起。取桶汲飲,清澈如甘露,滋心潤脾。誰道此地無水?苦去矣!歡呼雀躍,早有雙響炮起。淚光裡,喜壞了老少鰥夫。年年有女嫁出去,難得娶女進村來;十村八裡,央媒求婚,問過村名,怎敢嫁與!這真是無水不毛地,有水聚寶盆!

後來,由於不再缺水,莊子裡住的人家一年比一年多起來,山莊發展成一個大鎮子,過節會,唱大戲,人們也一天天富裕起來。

這個山莊後來被人叫作水頭鎮,又過了好幾百年,這兒竟建起一座十分漂亮的縣城,這是後話。

那唐啟還有《頂針格打油詩》讚道

水頭山莊坐水上,水上鄉親挑水難;

水難偏飲三水碗,水碗之恩報水泉。

白先生的故事實在太多,最後太白金星主要給玉帝和王母以及靈霄殿眾神講了白先生娶媳婦和火燒雙池二郎廟的事。

一次,白先生被汾州府一大戶人家請去辦事,辦完事就住在主人家客房內。半夜,白先生醒來,聽到遠處隱隱約約有人啼哭,便出門尋聲而去。他來到一處院落,隻見茅屋草舍,分明是戶窮苦人家。可是那院子的周圍都有人持刀把守,一女子的哭聲從院內傳出。白先生不知怎麼一閃就閃入院內,他來到那間有燈光和哭聲的茅屋窗下,捅破窗紙向裡望去,隻見一女子哭成淚人一般,那女子手拿一根細繩扔上房梁,正想尋短見。

怎見得

水中月,露芙蓉;眉梢眼角凝怨恨。羞花閉月貧家女,從小生就剛烈性,你看她,持根細繩搭屋梁,驚殺窗外人!

白先生急忙喊道“慢來!”話音未落,人早閃入屋內,他上前將繩子拉下。那姑娘見屋門沒動,就進來一個年輕男子,大驚失色,忙問“你是何人?”白先生道“我是駕草龍先生,特來救姑娘,姑娘為何要自尋絕路呢?”那姑娘聽了說道“你果真是駕草龍先生?你能救奴家出去嗎?”“當然能!”白先生回答。“那麼,請先生救奴家出去,奴家再告訴先生。”一豆燈光下,姑娘一雙美麗的眼睛閃爍著懇求的目光。白先生走出屋門,手一舉,憑空飛來一根穀草,他將穀草騎在胯下,讓姑娘站在他的身後,也騎在穀草上,雙手搭在他的肩頭,閉上眼睛。隻聽耳邊一陣風聲過後,姑娘睜開眼睛,隻見月朗星稀,二人早到了村外大路邊,姑娘忙將雙手離開先生肩頭,將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先生。

原來,汾州府廂軍指揮使手下有個姓王的都虞候,都虞候家有個傻兒子名叫王棟,偶然的一次路遇,那王棟看上了姑娘,便派人送來聘禮,要娶姑娘作偏房,姑娘的父母貪財怕事,便應允下來。可是,姑娘卻死活不應。都虞候便派人包圍起院子,說是明天便要來迎娶。姑娘無法,被逼自尋短見。白先生問姑娘可有投奔處,姑娘說那裡都不能投奔,隻有跟著先生走遠些。姑娘問道“不知先生肯收留奴家麼?如果先生尚無妻室,奴就嫁給先生,如果先生已有妻室,奴就給先生當丫環,請先生不要棄了奴家。”白先生見姑娘說得真誠懇切,又見姑娘美麗堅強,愛慕之心油然而生,便答應下來。他和姑娘匆匆返回主人家,寫好字條留在桌上,言有急事,趁夜離去。

後來,那打油秀才唐啟聞之,欣然命筆寫了首詩道之曰

誰言弱女懼強梁,寧死不從留玉香;


最新小说: 災變獵人:我有一個經驗值係統 從007開始做西裝暴徒 玄幻:夭壽了!我怎麼就無敵了? 她死後,渣男父子瘋了! 饑荒年代:我靠空間發家致富! 就兼個職,你通緝我一千五百萬? 撿個灰蝙蝠家人們[綜英美] 恒星時刻 荒年賣女兒?我反手掏出肉肉肉肉 都市玄門醫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