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李二忍不住了,直接叫侍衛將魏征叉出去。
“昏君,不聽人勸……”
金吾衛進來迅速將狂噴不已的魏征給叉了出去,而被叉著的魏征嘴裡依舊罵罵咧咧個不停。
“陛下息怒,魏大人也是一片好意,並不是故意冒犯陛下。”
看著似乎被氣的不輕的皇帝,房玄齡還是站了出來勸說道。至於杜如晦,他可沒那麼好的氣量。
“陛下,魏征老兒以為賣直,便可冒犯天顏,請陛下治罪於他。否則以後人人效仿,置陛下威嚴於何地?”
長孫無忌早就看魏征不爽了,此時正好趁機進言。
他一說話,頓時引起朝臣的爭論反駁,兩邊都有人說話,整個朝堂頓時吵鬨的猶如菜市場。
“夠了,此事朕自有定論。現在開始早朝說正事。”
李二看著吵鬨的朝堂,一拍龍椅扶手怒斥一聲。
瞬間,整個朝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目不斜視,站的一個比一個直。畢竟,他們可沒魏征那麼頭鐵,不怕死。
“新年伊始,朕欲更改年號為貞觀。諸位愛卿,可有意見?”
李世民說出了自己的第一個意見,然後就看著眾人反應。
年號一般由皇帝發起。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號,始創年號為建元,從此之後才形成製度。
其實什麼年號都是皇帝說了算,畢竟年號這東西就相當於皇帝的另一個名字。人家要給自己改個名字,你還能勸住?
此時李世民之所以詢問群臣也不過是意思意思,也就是走個過場。
而且在場諸人大多也都明白皇上為什麼要更改年號,畢竟新皇登基,再沿用太上皇的年號,總會給人一種不得勁的感覺。
因此,當李世民提出更改年號為“貞觀”之時,眾人都表示同意。
“如此,便擬旨昭告天下。”
“臣等遵旨。”
說完這第一件事情,李二又開始說起了第二件事情。
“吏部尚書長孫無忌。”
“微臣在。”
聽到皇帝直接點自己的名,長孫無忌直接站了出來,此時應該是那件事了吧。
“朕命你為主導,與一眾學士、法官等人重新議定律令,不得有誤。”
“微臣遵旨。”
聽到果然是讓自己主導編撰新律法,長孫無忌微微一笑,一切儘在自己掌握。
朝臣們對此似乎也早有預知,並沒有太多阻礙。與其說是皇帝與眾人商議,倒不如說是皇帝自己頒布命令。
而一直冷眼旁觀的李乾則是再次歎了口氣。
長達22年的貞觀之治,終於在這一刻開始了。曆史上李承乾的生命倒計時也開始了,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