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我的夥伴!
三十九過會
不知不覺,我已升入二年級,新學期又開學了,當開學的那天,我們背著書包來到學校的時候,發現教室是空的,所有的桌椅都不知道那裡去了,教室裡除了兩塊黑板,孤零零地立在一側,什麼都沒有了。不一會兒,同學們都到齊了,大家七嘴八舌,都不知道桌凳去了哪裡,甚至還有同學說,學校要關門了,這一說法,著實讓大家心裡不安起來,畢竟大家都是想上學的。
過了一會兒,劉老師和大菊花老師把大家都集中在校園裡,然後宣布,學校要搬到另一個地方,就是以前的林場,讓大家以後就到那裡上學,他還興致勃勃地說
“那地方,比現在的地方好多了,相信大家一去就會愛上新校園。”
對於這話,我還是持有懷疑態度,就像他當初暢想綠蔭校園一樣,我不僅回頭看看當初我們栽下的那十棵楊樹苗,如今,隻剩下了靠近教室的一棵,還孤零零的站立在那裡,上麵稀疏的掛著幾片樹葉,就像禿子頭頂上僅有的幾根頭發,雖然竭儘所能,但依然掩蓋不了慘相,彆的樹苗有的隻有枯枝,有的什麼都沒留下,隻有樹坑還在,這就是劉老師當初暢想的綠蔭校園,反差實在太大。
大菊花老師還告訴大家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那就是因為明天起,樊學要舉行一年一度的全鄉騾馬交流大會,有秦腔劇團入駐,唱十天大戲,由於劇團要借用學校的桌凳,所以我們就放假,開學日期在十天後,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都歡呼雀躍,其實過會的消息大家早都知道了,正擔心因為上學不能過會的事,這樣一來,正合了所有同學的心願,我們終於可以安安心心的過會了,真是全民過會,能不開心嗎?
第二天,大會就開始了,吃過飯後,我就來到了會場,平常空蕩蕩的樊學會場,忽然間變得十分熱鬨,車馬喧天,人聲鼎沸,劇場早已搭好,紅色的幕布垂下,十分的氣派,會場的周圍搭建了許多餐館、還有一家照相館,在相鄰的另一個會場,這裡比聽戲的會場更大,是騾馬交易的會場,在騾馬交易會場的一角,有一個雜耍場,四周被帆布圍住,裡麵豎起一個圓形的巨大鐵籠,而在另一角,居然搭起了一個電影院。圍繞著會場,小商小販早已選好了各自稱心的地方,戲還沒開始,他們的生意已經開始了,我幾乎把所有的小商販都過了一遍,賣玩具的,我就把那些我喜歡的玩具拿起來看看,或者玩玩,賣水果的,我就看看他們賣的水果,是否比我家果園裡的水果要好,我得出的結論是多數都不如我家,爺爺不但是一個飼養牲畜的能手,還是一個撫養果樹的能手,我家的桃子,每年都是結的十分繁密,成熟的時候都能壓斷枝頭,梨子是又大又甜。我幾乎在每一個攤販前都要停留,然後觀察,遇到賣氣球的,我就看著彆人吹,遇到賣驢肉的,我就看著彆人吃,順便也跟著咽咽口水,甚至遇到賣針腦線頭的,我都能認出他就是那個經常在集市上兜售的商販。
我還到騾馬市場去,在一排排栓拴著的牲畜間穿梭,看著他們交易,他們把手都縮在袖筒裡,或者撩起一邊衣襟,擋住手指,你來我往,那臉上的表情就像一場啞劇表演,時而皺眉,時而搖頭,同時手底下也在不停地忙碌,仿佛上帝賦予的語言,此刻純屬多餘,當他們把手都收回的時候,就會宣布一場交易的成功或失敗,成功了,一個喜滋滋的數錢,另一個則再次把買到的牲畜仔細地審查一番,然後牽走。這種交易,簡單、利索,沒有爭爭吵吵,十分爽快,看著也過癮。
賣豬仔的地方,那更叫一個熱鬨,主人把豬仔都放在一個紅柳編成的籠子裡,買的人則要提出瞧瞧,每提一次,豬仔就嚎叫一陣,看的人多了,那就是嚎叫聲一片,仿佛就是一個正在進行的屠宰場,看著那些一個喂養的毛色光亮的黑豬仔,我也不由得伸進手,提出一隻瞧瞧。
“你個女娃子,能瞧個啥?”賣豬仔的對我說道。
我沒有吭氣,就把豬仔又放了回去,然後離開了這個殺豬般的現場。
中午的時候,鑼鼓喧天,戲開始了,人流都湧向了戲場,一時間,戲場顯得十分擁擠,我也跟隨著人流,一直向前湧,我想到戲台的最前方,因為比起聽戲,我更想看那些衣著華麗的演員,戲台前方坐了很多人,我甚至看到了爺爺和奶奶,他們同彆的老人一樣,都搬了小板凳坐著,我沒有到他們身邊去,我蹲在台下,看著台上的演員,他們唱的什麼,我一句都沒記住,但是對他們的衣著,我卻看得十分清楚,由於離得太近,戲台離下方又不是很高,我甚至能感到,花旦演員那飄飄衣帶,幾乎要拂過我的臉龐,那漂亮的頭飾,看得我眼花繚亂,武旦演員的大刀好像也要砸到我的頭上,好幾次當他掄來的時候,我不由得側臉躲開,我細致地觀察著他們,甚至想溜到後台去,可是要到後台,必須要從樂器演奏者麵前經過,這是不可能的,我也就死了這份心,但是後台對我的誘惑太大了,對我來說,成為一個演員比演戲更有誘惑力。
看了好久,我也有些累了,昏昏欲睡,那些武旦在台前跺腳的時候,地毯上揚起的輕微的灰塵,直鑽鼻孔,我竟聞到了一股腳臭味,沒有了最初的新鮮感,我就離開了戲場,繼續去彆的地方轉悠。
在一排攤位前,我看到了來望在幫馬鐵匠看攤,地上擺著一些鐵鍬鐵鏟等,大大小小的農具和日用品,馬鐵匠正在和顧客談價,我走過去和來望打聲招呼,來望看到我很高興。
“我剛買的。”來望說著就從口袋裡掏出了三顆糖,把兩顆給了我,其中一顆他剝掉糖紙,放進嘴裡,“我爸給了我五分錢,我買了四顆糖,這兩顆給你。”
“我要一顆就行了。”我說。
“這是給你留的,我已經吃了一顆了。”他眨巴著眼睛,“很甜的,我爸說,明天還要給我五分錢。”
“來望!”馬鐵匠在招呼來望。
來望應聲而去,我忽然想到,我也找爺爺要錢去,於是我擠進戲場,來到爺爺跟前。
“爺爺,給我點錢,我想買糖吃。”
爺爺窸窸窣窣的在衣服裡掏了半天,仿佛那錢是串在肋骨裡。
“爺爺,你倒是快點呀。”我有些急了。
爺爺依舊心不在焉地掏著,眼睛還在盯著戲台,旁邊有人打趣道
“老漢你是在掏心還是在掏錢?”
“不好找,”爺爺這才從衣服裡掏出了錢,有一搭,不過都是些幾角的零鈔,爺爺抽出一角給我。
“再給一角。”我說。
爺爺又給了一角,我高興地離開了戲場,直奔賣小吃的攤位前,那裡有賣瓜子的,賣糖包的,甚至還有賣羊蹄羊雜碎的,在一個賣豬蹄的攤位前,我看到了找水爺,正蹲在攤位前啃豬蹄,兩手沾滿了油,大半個臉頰也油膩膩的,這次,我沒有打攪他,悄悄地離開了,或許是自己真的長大了,轉了一圈,我在權衡兩角錢究竟買什麼,最後,我決定買碗帶著蘿卜絲的羊雜碎,一碗剛好兩角錢,因為看著彆人吃,自己實在是太饞,但是,我並不想一個人吃獨食,我去叫來了來望,我們兩人蹲在攤前,共吃了一碗羊雜碎,雖然雜碎並不多,多數都是蘿卜絲,但是我們吃得很香,很滿足。
此後的幾天,我幾乎逛遍了會場的角角落落,對我最有吸引力的就是那個照相館,我喜歡照相館裡的美麗布景,也喜歡看那些掛在外麵,吸引顧客的美麗照片,尤其是那些彩色照片,看上去更美更動人,所謂的彩色,就是照相師傅把黑白照片,手動染上顏色,紅色的嘴唇,淡紅的麵孔,就是這些所謂的彩色,卻是十分的動人,毫不亞於現在真正的彩色照片,因為它有一種真正靈動和藝術的美,美而不死,豔而不膩,包含著照相人的審美藝術和技巧。
我一直想知道,每當有人照相時,照相師傅都要鑽進那個高高架在地上,又被黑布蒙住的照相機裡,然後他在裡麵喊
“一二三,茄子。”
我不知道那黑布裡的照相機,究竟長什麼樣,為什麼有這樣神奇的功能,很多次我都想看明白,但是,無情的黑布,就像一塊巫師用來作法的魔毯,讓人無法看清它魔力的世界。
於是,一次在照相師傅又鑽進了那塊黑布裡,我便悄悄地蹲到黑布下麵,當他喊“一二三”的時候,我忽然站起身,把頭也伸進黑布裡,照相師傅被嚇了一跳,本應喊“茄子”的時候,卻沒有喊出,他隨即明白是怎麼回事,當他舉起腳準備踢我的時候,我已迅速跑開,遺憾的是我什麼也沒看到,裡麵黑乎乎的,但是我不能再去探究了。
隨後,我就去了那個雜耍場,門票兩角錢一張,那天媽媽給了我兩角錢,剛好是一張門票,我一直在猶豫要不要買票,因為一旦買票,我就不能再做彆的事了,被照相師傅那空投的一腳,也就堅定了我的決心,我需要安慰一下自己那不好的心情。
雜耍場的節目很多,有山羊走鋼絲,小狗鑽火圈,山羊走鋼絲,就是山羊從離地兩米多高的,隻有小指粗細的鋼絲上走過去,那是一隻雜毛山羊,看上去很普通,山羊走得很小心,在雜耍人的指揮下,一步一步慢慢地走過去,當它終於走到儘頭時,場下爆出一片掌聲。小狗鑽火圈,就是小狗從高低不同的幾個正在燃燒的火圈中鑽過,那是一隻黃白的花色小狗,它看上去十分活潑,鑽的很漂亮,當它毫發未損地鑽完所有的火圈,然後回到主人身邊,給大家作揖,人們笑了,給它也熱烈的掌聲。
此外,還有很多很有意思的節目,有的危險,有的搞笑,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個魔術師,他不斷地從他那頂帽子裡取出好多東西,先是撲克,一張一張地取,後來就是很多張地取,直至像天女散花一樣灑滿會場,而那頂帽子他開始就給大家展示過,裡麵空空的,什麼也沒有,隨後,他又從裡麵取出了一隻白鴿,那白鴿站在他的手上,不停的煽動著翅膀,甚至還掉下了一根羽毛,大家都確認那是一隻活著的、非常健康漂亮的白鴿。隨後,魔術師給帽子裡塞進一些紙條,他開始在帽子裡揉搓這些紙條,揉著揉著,紙條不見了,竟然變成了一些粉條,他把粉條扔向會場各處,人們都紛紛撿起粉條,我也撿起了一根,確實是真的粉條,我不由得敬佩起魔術師來,或者準確的說,是羨慕魔術師擁有的那頂神奇的帽子。
最精彩刺激的,就是鐵籠裡騎摩托了,先是一輛摩托從鐵籠底部一圈一圈地向上騎行,後來是兩輛、三輛,三倆摩托風馳電掣般在鐵籠裡飛馳,鐵籠搖晃,吼聲震天,來往穿行,看得人眼花繚亂,仿佛是要衝出牢籠的巨獸,人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我很害怕,害怕他們掉下來,又害怕他們撞到了一起,這種緊張讓我很難受,直到他們一個個地平安落地,我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當我走出雜耍會場的時候,陽光很美,一切都籠罩在祥和光線裡,會場內外一片欣欣向榮,我才漸漸地從剛才的緊張情緒中走出。
戲場,我是不想去的,除了對戲劇服飾的喜愛,以及演員走路像水上漂的動作外,我再找不到戲劇還有什麼能吸引我,十天的大會,我就記住了一句台詞,就是那句拖長了聲調喊出的“咿——呀——”外,我再不知道第二句台詞。
我繼續像遊魂一樣遊蕩在會場的角角落落,後來我發現,電影院是個好地方,而且不會膩煩,看了一次還想看下次,所謂電影院,也是零時搭建的帳篷。隻是,爺爺給了我幾次錢後就不願再給我了,媽媽也一樣,我要過一兩次後,媽媽就不給我了,但是,看電影是我的最愛,這是我剛剛找到的樂趣,就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怎麼能夠輕易放棄呢?我怎麼才能得到每天看電影的票錢呢,我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拾糞,奶奶的肚子不好,弟弟還小,每天燒炕都需要大量的驢糞,家裡的根本就不夠用,媽媽以前讓我拾過,但是我要不上學,要不放驢,要不就偷空玩了,總之,並沒有拾糞,都是媽媽在拾糞。現在,我想通過拾糞和媽媽換取每天的票錢。
一天晚飯的時候,我對媽媽說
“媽媽,如果我拾糞,你能給我兩角錢嗎?”
“乾活還想要錢,我們養你要錢了嗎?”媽媽有些不高興地說。
“不是,媽媽,我想看電影。”我說。
“沒有。”媽媽不耐煩地答道。
我沒有再說什麼,但是,第二天,當我在會場上又逛了一圈後,覺得百無聊賴,就到對麵的小山坡上去,我知道那裡每天都有很多牲畜,來逛會的人或者帶著牲畜交易的人,都要順便放牧牲畜,以免餓著。
正如我所想,山坡上有許多牲畜,當然也就有許多驢糞或牛糞,這幾日陽光很好,不一會兒,我撿了很多乾驢糞和乾牛糞,把它們堆成一堆,這些都是上等的燃料。
我回去找媽媽,媽媽很高興,趕著毛驢馱了一口袋,第二天,出乎意料,媽媽給了我兩毛錢,我很高興,兩毛錢,我看了兩場電影,記得很清楚,兩場電影,一場是《喜盈門》,另一場是《白蓮花》。
看完電影,我就又去拾糞了,大會如火如荼,而我每天的電影都是這兩場,因為電影師傅隻放這兩場,卻場場爆滿,看來不厭其煩的人不止我一個。媽媽每天給我的兩角錢,我都毫不猶豫地貢獻到了這裡,也正因如此,我從此愛上了電影,為我後來真正的藝術啟蒙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