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小智還需要升級,量子計算機微型化還得繼續研發,當他把主要精力放到彆處的時候,自然還是希望實驗室這些人能獨擋一麵的。
尤其是小智二號的建設是個很好的契機。
曹路平跟實驗室的工作人員都有建設小智一號的經驗,約翰教授則有深厚的量子物理理論基礎,在聖塔芭芭拉大學本就是博士生導師,秉著不能物儘其用就是犯罪的原則,在小智二號的建設過程中,正好讓約翰教授給實驗室所有人惡補一番量子物理的基礎知識。
最多隻是現在更辛苦些,王宇飛相信一個能淩晨被叫起來還充滿鬥誌的人,這點點苦肯定是能吃的。
不止是曹路平跟現在曹路平帶的兩個團隊,負責小智一號的團隊也得跟著輪換,讓老約翰辛苦些,這樣等到小智二號建設成功的時候,基本上現在實驗室裡所有人對量子力學也應該能有較深的理解了。
一念至此,王宇飛立刻決定開個會,實驗室集體學習計劃正式推進。
……
時光荏苒。
自從實驗室開始推進學習計劃,大家分批去向約翰·馬丁尼斯學習量子物理知識,大概是被相對論所熏陶,大家普遍反應時間突然過的特彆快。
尤其是負責小智二號的團隊。
非常深刻地感受到了知識的力量,每天都還沒能弄明白幾個概念時間就過去了。
更可怕的是,以前隻是操作實驗室儀器,什麼都不用想,自從開始學習量子物理,各種問題如同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什麼量子隧穿、離子阱、薛定諤方程、第三常數方程……
一邊被各種量子力學知識顛覆,一邊被小智顛覆。
以前隻覺得小智很牛,卻並不清楚小智到底牛到什麼程度。
現在大家知道了,經過約翰教授的洗腦之後,大家終於明白了,他們親手造出的小智已經是牛到沒朋友的存在。
而約翰·馬丁尼斯則在教學過程中對於王宇飛升起了無限崇拜的情緒。
是的,這聽起來似乎有些違和。
年過五十的國外老教授對一個剛成年的少年升起了崇拜的情緒。
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情。
原因是這段時間對實驗室眾人的培訓讓老約翰了解了一個詭異的事實,整個實驗室除了王宇飛外就沒有一個對量子力學有較深理解的研究員。
混熟了之後老約翰也旁敲側擊打聽出了小智的出世過程。
更是從這些研究員的郵箱中看到了詳細到讓人發指的實驗室指令。
換句話說,實驗室裡雖然很專業的分了四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有自己的任務,但實際上所有這些任務都是早已經規劃好的,而且這些規劃是按天發放的。
每天都有詳細到讓人發指的試驗計劃發到他們的郵箱裡,而且還包含了詳儘的圖紙。
研究員跟助理所要做的是按照這些詳細的實驗操作步驟,完成試驗計劃,並記錄數據。
當然也有需要具體動手的,比如鑽石晶體的切割跟打磨。
但這些工作有了那些精細的設備做輔助,並不是什麼難事,更彆提光刻的電路同樣是早已經設計好的。
毫無疑問,做這些試驗計劃的就是王宇飛,那個提出了第三常數猜想,並解決了其中三個關鍵問題的少年。
這就是他崇拜王宇飛的原因了。
站在老約翰的角度來看,這完全就是憑一己之力,把一幫豬隊友,活生生帶成了王者!
這裡並不是鄙視曹師兄等實驗室研究員們的智商,豬隊友僅僅專指量子力學領域。畢竟如果真要說到曹師兄擅長的腦機互動領域,王宇飛的這幫師兄師姐反過來能甩老約翰幾條街。
好吧,起碼他不得不承認自己做不到帶著一幫之前壓根沒有學過量子力學的人來研究量子計算機還能出成績,他認識的那些大科學家裡麵也沒誰能做到這種程度。
畢竟量子計算機跟量子力學聯係的太緊密了。可以說量子計算機的運行過程,就是量子力學研究的那些現象。
這腦袋得是怎麼長的,才能把各種實驗室問題考慮的如此細致,而且精力還必須極為旺盛。
老約翰在得知這一切之後,曾想嘗試著模仿王宇飛的方法來製定更詳細的試驗計劃,來加快小智二號的籌備進度,但沒兩天他便放棄了。
並了解到了這種操作到底有多困難。
要坐在電腦前,把第二天七個實驗室所有計劃都腦補出來,還要敏銳的抓住難點跟重點,提前做好提示。
神呐,給他現成的圖紙跟設計,老約翰都沒法如此輕鬆的控製每一個實驗室進度,更彆提當初王宇飛做這些的可以說是從無到有。
最最最最最可怕的是,老約翰還從曹路平口中得到王宇飛其實跟實驗室所有人一樣,並沒有專業係統的學習過物理。王宇飛的本科專業其實跟他一樣學的是生物醫學工程,研究生時期所選擇的方向是神經信號處理及專用芯片設計,研究的課題則是腦機交互。
所以他才會是王宇飛的師兄,因為兩人有同一個老師,國內研究腦機交互技術的佼佼者,高德元教授。之所以王宇飛能研究出第三常數,量子計算機這些東西,全是因為平時學習專業知識太閒,量子物理這塊屬於自學成才。
當得知這些之後,老約翰著實震驚了!
好不容易才接受了一個年輕人專業學識可能已經超過自己這個事實,然而他還是自學的?
全世界都知道量子物理入門容易,但隻有行業內的人才明白,所謂的入門根本屁都不是,最多隻是了解量子力學到底在研究些什麼東西,其實根本不懂量子力學。
入門尚且不易,更彆提學精了,而且還是自學。
再加上十八歲的年紀,老約翰覺得即便是愛因斯坦再世,見了這個年輕人也必須得跪啊!
如此能力拿來當偶像自然是綽綽有餘。
甚至不止是偶像,老約翰覺得這個年輕人值得他頂禮膜拜。
畢竟他是看了小智一號設計構思的科學家。
就憑那些天才設計,當他的老師也夠格了!
於是實驗室裡出現了這樣一幕。
一個不修邊幅,看了誰都吹胡子瞪眼的小老頭唯獨見到一個年輕人後,臉上就會浮現出在其他人看來簡直是諂媚的笑容,稱呼必用敬語,甚至偶爾不自覺的喊出老師來的搞笑場景。
嗯,對於實驗室裡天天被罵的其他人來說,每每看到這一幕並不是搞笑,而是很提氣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