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唐朝歲月!
在掌握語言的情況下,溝通起來就非常的方便多了!
老秀才雖然對李銘的身份感到疑惑,但是和李銘交往了幾日來看,根據老秀才的經驗以及對李銘的觀察,覺得也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之徒!
在大唐,能識文斷字的人是非常少的,整個存在,100多戶,供養孩子讀書的,超不過10戶,有時候受個啟蒙,能認識自己名字就不錯了!
李銘是自己的學生帶來的,估計也是機緣巧合認識的,雖然心裡有嘀咕,但是還是一無既往的和李銘聊著各地的見聞!
等到語言交流上沒有問題了,李銘和蕭夜有過一次長談,他需要打消這個少年心中的疑惑,需要說明白那條船的問題!
這個非常的麻煩,蕭夜也是讀書人,不是那麼好忽悠的,李銘很難說的清楚!他隻要求蕭夜不要將這件事情說出去,不出兩年,自己會讓他們一家去長安生活,讓他受到良好的教育!
對於長安,蕭夜還是非常向往的,說出去李銘來曆不明,對自己沒有什麼好處,如果他能確保自己去長安,那先就這樣,保守這個秘密!
這天,老秀才對李銘說,你需要到保長那裡去登記身份!
李銘腦子翁的一聲,這時候他才知道自己在大唐還是個黑戶,必須有一個身份證明啊,不然以後出去辦事情,確實不方便!弄不好還有牢獄之災和殺身之禍!
大唐縣以下管理製度為縣:縣令縣丞、主簿、縣尉、錄事、佐史。
鄉:耆老
裡:裡正
村:村正
保:保長
鄰:鄰長。四家一鄰,五鄰一保,五保一裡,五裡一鄉一自然村為一村。城市內無村設坊,坊正和村正相同。
和老秀才打聽之後,他覺得自己應該拜訪裡正,這個算是比較適中的官職,太大的容易引起麻煩,老秀才也把裡正的為人說了一下,在當地還是有點官聲的!
這些裡正權力也算大的,平時統計人口,催繳賦稅等等!大唐還是按照隋製,按照人口來繳納賦稅,徭役等,所以對人口的控製非常嚴格,防止隱匿人口!
作為現代人,李銘對於人性的把握是比較準確的,他覺得要讓裡正高抬貴手,給自己一個身份!那麼無非就是金錢開路了。
可是自己現在身無分文,老秀才不可能為自己出力,至於蕭夜,那就更彆說了,一個小孩,家裡也不是太寬裕,那麼有什麼可以送給裡正的呢!
李銘穿越的時候,船上的東西都是一些現代的電器之類的玩意,也不實用啊!李銘在自己的旅行包裡麵找來找去,保溫杯,衣服,一些包裝食材,幾桶方便麵,還有就是指甲刀!
最後在側麵的拉鏈裡麵找到一把芬蘭軍刀,李銘眼前一亮,覺得這個靠譜!以前買刀具的時候,大家都認為瑞士軍刀是非常有名氣的,但是大家所不知道的是,芬蘭的軍刀也是非常優秀的,
想好之後,他就把這把芬蘭刀帶在身上,和老秀才,蕭夜一起往裡正家走去,一個百戶的村莊,確實不算大,不多時,就來到了裡正的家裡!
作為大唐最為基層的官吏,平時油水還是有點的,這個是一個三進的房屋,前廳,中院和後院,後院一般是家眷住的地方,前廳是用來接待來客的!
裡正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一身青衣,這個倒和大唐的官吏服飾一致,三寸黑髯,顯得特彆精神與精煉,眼睛裡麵有著基層小吏的精明!
分賓主落座之後,並沒有上茶,原因是唐人在這個時候,作為北方,還不喜歡飲茶,南方倒是有煮茶一說!
老秀才開門見山的說王裡正,我這學生有一個關隴一帶來的一個遠方親戚,姓李名銘,因關隴地域生計實為清苦,娶親營生俱不方便,所以不遠千裡,投親而來,王裡正,你也知道,關於落戶的地方,還請裡正方便一二!裡正也認識蕭夜,直到他是老秀才的學生,也沒有說什麼!
王裡正看了李銘一眼,心裡覺得他穿的這個衣服怎麼就不怎麼合身,而且頭發還是短發,心說這個就是關攏一帶的打扮吧,那個地方,胡人比較多,打扮也比較怪異,他自己前年去州府去的時候,也見過不少!
這個李銘看上去比那些胡人還是要順眼一點!
嘴裡說到今時不同往日,現在天下大定,戶籍已經於前年重新編纂,到現時也沒有接到州府文書重新統計,但對於外來人口,還是限製的相當嚴格,關隴一代,經常有豪強流民出現,官家尤為重視,落戶恐怕不方便啊!
李銘對這樣的官話看的多了,在平時和各級官員打交道的時候,如果你一來,開口就把事情辦好了,那怎麼顯示權力的重要性呢,所以還是有底下見真章的!
李銘跟著說到裡正,我自隴西而來,跋山涉水,是為艱辛,如不是生計實為不易,也不會到此投親!我自關隴而來,途中得一寶刀,以我之見底,不知是何材質,能否請裡正鑒賞一二。
裡正一聽有寶刀,眼睛一亮,奧,還有這樣的事情,拿出來讓我們看看!
李銘自袖筒中拿出芬蘭軍刀,遞給裡正!
裡正拿這軍刀,就刀柄和刀鞘,看的眼睛都有點直了,想想看,現代科技生產出來的名貴的芬蘭軍刀,對於古人的衝擊力度是相當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