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唐朝歲月!
楚天千裡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儘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辛棄疾
求田問舍,就是李銘這幾年的狀態,不過他不怕羞見才氣,對於一個前世不得意的人,自己覺得自己還是沒有太大的抱負,估計是和後世的教育分不開的!
社會大勢的發展,衝擊著各個階層,官本位始終是社會的主流,但是母親在自己考上大學之後,說了一段語重心長的話在學校讀書,第一,不要拿彆人的東西,有什麼需要,跟家裡說,第二,好好學習,第三,遠離社團,遠離政治!
經過單純的、熱血的時代,經過一些打擊之後,他才覺得自己真的不適合公共關係,所以在大家都要考公務員的時候,做出了放棄的選擇!
作為年輕人,還是想有一番作為的,來到地頭,不停的有鄉親給自己打招呼,看著漫山遍野的采摘花椒的村民,還有一些在旁邊嬉戲的孩童,李銘心中還是不由得有點自豪,自己還是改變了村莊的麵貌,村民的日子還是得到了提高!
再看看快要成熟的向日葵,整齊的站立在田間,像極了閱兵的隊伍,一陣微風吹過,頻頻點頭,像對李銘致意,感謝自己帶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一樣!
李銘到河邊轉了一圈,覺得百無聊賴,大家都進入了繁忙的生活節奏,可自己整天卻無所事事,前麵打算在城裡買房的事情,還是因為種種原因擱置了,難道自己就這樣生活下去,想想腦子就疼!
回到家中,李銘感覺自己的東西好像被翻動過,貞觀年間,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治安相當的好,誰會到自己家中呢!
李銘家裡,也沒有多少值錢的東西,租賃和入股帶來的收入,自己都放入罐子中,埋在了院子裡一個大缸的下麵!
而且自己和村莊裡麵的農戶都非常的熟悉,也非常友好,怎麼會招賊呢!自己穿越帶來的那些東西,在兩年前都處理了,即使手機是個懷念,但是沒有電也沒有辦法玩啊!
仔細檢查了一下,並沒有丟失什麼東西,李銘就更加奇怪了!
當天晚上,縣衙之內,縣尉、縣丞和湯縣令坐在府衙後堂,似乎在密謀著什麼事情!
“明公,我們派人搜查了李銘家,幾乎沒有什麼發現!”
“這個可以想象的到,如此重要的東西,怎麼能被輕易的找到,也不排除李銘所說,確實過河的時候遺失了!”
“要不要把這家夥抓起來,讓他把自己能記得起來的東西寫出來?”
“還是不要,他現在在村莊甚有威望,還有就是城中好多鋪子背後都有他的影子,城南城北的各個木器行,還有各個包子鋪,餃子店的人,都感激他,如果貿然行事,最後被動的還是我們,現在朝廷考評甚為嚴格,要是有點差池,我們會比較麻煩!”
“縣丞,計將安處?”
“明公,即使李銘所說是真實的,那麼我們隻能安撫,與之合作了!”
“此話怎講!”
“我最近仔細研究過李銘此人,感覺胸無大誌,整天求田問舍,安樂於農工,如果我們能許以重利,估計是可以打動他的!”
“不然,就目前這個態勢,他什麼都不缺,日子過得比較滋潤,功名利祿對他感覺如浮雲一般!我們還是需要想想,他最想得到一些什麼!”
“明公,上次見李銘,他說了一句自己毫無根基,也無考取功名,隻能求田問舍,看來他還是不甘心,希望能有所作為!
”縣丞,你這個分析比較中肯,畢竟是年輕人,不聲色犬馬,亦未成家,那真的和和尚道士一樣了,看來確實是不甘心!
隴西不毛之地,他又千裡投親,期間卻也辛苦!整天扶助農工,對於城裡的花花世界根本就沒有見識過!還是拉攏他實為上策!“
”您的意思是讓他感受一下縣丞裡麵的花花世界,聲色犬馬?“
”這個是術,而不是道,需要的還是誠意!就他所作之事,那個葵花子和花椒,我們可以仿照,在全縣推廣,這樣刺史甚至朝廷都會注意到,隻是需要時間,朝廷兩年以後,考評地方官吏,誰都想更進一步啊!“
”明公的意思明白了,如果李銘有快速的改善民生的法子,我們就可以不惜成本的拉攏他?“
”不要說的那麼直白,即使考評不能讓某更上一層,就目前的態勢,自保亦是無虞的!“
”縣尉,安排一下,明日到鄉間將此子請來,就說有事相商!“
”好!“
李銘和往常一樣,還是每天要練練字,三年多了,自己的書法看上去能使自己滿意就行,突然聽到院門外有馬的嘶鳴聲,連忙走出來觀瞧,原來是上次來人中的一個!
縣尉上前唱個諾李公子,我乃本縣縣尉,縣令大人派我接公子到縣衙一趟,說有事相商!”
“縣尉,有聽說是何事嗎?”
“這個倒沒有。“
李銘縣裡一番嘀咕,到底會有什麼事情呢,上次談的,也就那麼多了,該告知的自己也都告知了“我收拾一下!”
李銘回到家中,將筆墨紙硯收拾好,然後走出家門,準備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