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情安排的非常到位,負責押運的是兵部一個員外郎,在押運的過程中,喝醉了!也有人說,這家夥平時就好喝幾口,比較貪杯,走到那裡都拿著酒壺。從潼關到長安,走潼關道,兩天就可以到長安了,可是押運隊伍三天都沒有到,上邊以為他又喝酒給耽誤了,也沒有往心裡去,結果第四天還沒有到,兵部的人都坐不住了,趕緊派人出去找!
最後在潼關道的一個渡口旁,找到了押運黃金官兵的屍體,全部陣亡,無一幸免,兵部不敢怠慢,趕緊上報聖上!
天子腳下,還有賊人如此猖獗,劫殺官兵,搶奪黃金!李家老二知道黃金被盜的消息之後,幾乎氣炸了,兵部尚書,侍郎跪在大殿裡,頭都不敢抬!皇上親自安排的事情,自己給搞砸了!
這個事情也不能全怪兵部,李家老二認為在自己的治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風淳樸,那裡來的盜賊!本來是一個秘密押運的事情,他在朝會之上,當著眾位大臣的麵,直接下令給兵部,讓他們儘快押運,幾乎連日期都定好了!
兵部這幾個官員,都是從戰場上九死一生下來的,最近幾年,隻有雲中那邊對吐穀渾進行了用兵,長安官兵平時也很少操練,這幾個老爺好久都沒有騎過馬了,所以把這點事情根本沒有放在眼裡!本來你安排個靠譜一點的去也可以,但是靠譜的還要處理部裡其他事情,也不想去,一個跑腿的事情,沒多大難度!這個差事就落在那個愛喝酒的員外郎身上!
李家老二站在大殿上,眼神幾乎要殺人了,責令刑部,工部,兵部,戶部,吏部,由馬周統籌,半月之內查出是誰劫持了黃金,如果半月之內,查不出,這幾個人就告老還鄉去吧!
當今聖上發怒了,那麼底下人一陣雞飛狗跳,兵部責令長安周邊各個管道全部設卡,搜查來往的行人,各個州府全部進入緊急狀態,追查劫匪,各個地方官員,協查辦案!
因為富城縣是通往洛陽的重要關卡,所以也就是重中之重。江縣也就天天忙的暈頭轉向的,但是查了這都快半個月了,連個劫匪的毛都沒有見到!
朝中也是雞飛狗跳,刑部將工部所有的官員查了一遍,那個員外郎的的親朋好友全部都抓起來了,也沒有一點有用的消息,戶部也不安生,凡是參與此事的人,也是整天接受刑部的盤問,兵部情況比較特殊,是由自己自查!
兵部尚書,把與押運黃金有關的人都核查了一遍,幾乎沒有發現什麼疑問,這下,都陷入死胡同了,李家老二幾乎天天再問案情進展,這幾個部們尚書,侍郎包括馬周,頭整天都是低著的!沒有一點進展,不好交差啊!
“李郎,就這樣查下去,猴年馬月是個頭,一天一天抓不到劫匪,大家都不能消停!”
“江縣,參與押運黃金的官兵由多少人馬?”
“不多,也就三十多人,因為太平年間,大家都覺得不會出事,所以兵部安排的人馬也就不多!”
“是在潼關道什麼地方被劫的?”
“華州一代,幾乎都快要到長安了!”
“賊人確實聰慧,越是快要到長安,官兵就越會放低警惕!“
“咱們這裡,離潼關道還有有一些路程,不至於如此嚴查吧!”
“上麵定下來的,誰敢違抗?”
“江縣,你說這夥劫匪有沒有到咱們這裡的可能呢?”
江縣令沉吟了一番,道“這個真不好說,我們不是盜賊,也不知道盜賊的想法!”
“我覺得盜賊在咱們縣的可能性非常大!”
“此話怎講,李郎快快道來!”
“根據大人您說的這些情況,劫案發生在潼關道,那麼在潼關道追查劫匪,幾乎沒有可能,他們不會劫持了黃金之後,還呆在潼關道,等待官兵們去追查!
再者,劫匪劫持了黃金之後,會把這批黃金運送的哪裡去呢,長安周邊?皆不可能,畢竟是天子腳下!一旦出現差池,那麼他們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運往嶺南,川地,都有點匪夷所思,那邊路情複雜,軍隊,商旅,每每都會出現行路難的問題,我覺得也不是運往這些地方!
那麼他們隻有去兩個地方,一個是洛陽,一個是江南,畢竟這兩個地方經濟發達,利於他們銷贓,再者就就是天高皇帝遠,也方便他們行事!
至於江南,我覺得還是比較麻煩,經過大運河,走水路過去,那還是比較麻煩,各個地方都有官兵把守的關卡,他們一般不會得逞!即使走水路,一路上補給,均需靠岸,這樣非常麻煩!
最後,我確定他們最大的可能去洛陽,他們躲開官兵的眼線,一路向北,從富城驛轉向風陵渡,然後度過黃河,直奔洛陽而去!雖然官道之上,儘在官兵的掌控之之中,但是鄉間小路眾多,他們完全可以避開!
大人完全可以令治下各個官員直至裡正,鄰長四處巡查,但凡有可疑之人立刻上報,嚴防劫匪從本縣逃竄!”
“李郎分析的十分到位,但誰能確保劫匪一定通過富城呢?”
“大人多慮了,如您已經布下天羅地網,那麼隻要劫匪通過富城,絕對插翅難逃,如果抓捕劫匪,與您是大功一件,朝廷論功行賞,自然少不了你的好處,即使劫匪沒有通過,您的舉措也會傳到朝堂,與您也是有好處的!”
“難怪湯縣幾年都沒有升遷,一旦提拔,就到了從五品,原來是你有這個高參啊!就按照李郎你的建議,我立即布置下去!”
就這樣的劫案,在後世的電視劇中演了不知道多少遍了,李銘一看就知道怎麼回事,才敢做上述的論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