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浮生日記!
原本想到一個很好的辯論題材,可惜看電視劇幾個小時就忘記了。
微信好友又少了好幾個,新學了看微信好友還在不在的技能,隻要給他轉賬,就會知道對方是不是你的好友了。
成年人的社交,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我這樣懶得進行無意義社交的人,難道應該被社會淘汰?不和不認識的人聊天,不回不想回不想理的信息,屏蔽了朋友圈一大批了,即使一個個備注的整整齊齊,每次整理列表,依舊有一大批非好友顯示。上一次還是看朋友圈檢查非好友的,很多朋友圈關閉的看不到也無從檢測,這一次的轉賬檢測非好友,讓我明白了,原來大部分的朋友圈空白的人,一般都已經非我好友了。那些陌生人非我好友,倒是無所謂,我也已經不記得是誰了。那些有過一麵之緣的非我好友,(好幾個都是小哥哥,還是當時跟我要的微信。)隻覺得惋惜又可笑,很多當初加了好友卻沒有聊過天,時間長了就隻記得那一個印象,因為對主動過來搭訕的男生記得還是挺清楚的。令人有些難過的是那些當初曾經一起做過校園兼職的,一起打過遊戲的交情,居然也是這樣不了了之了,果然很多見麵,不經意間可能就是這輩子的最後一麵了。我記得,最後一麵我們並不知道那就是這輩子的最後一次見麵了,我們很快樂的打著招呼,或者打打鬨鬨,或者坐同一條凳子組隊開黑。誰知道那些轉身,竟然就是永彆。不過我們每一天要接觸那麼多的人,可能有百分之99的人都可能是我們這輩子的最後一麵呢。其實不一樣,人際關係這種玄妙的東西,分了很多等級。最淺的路人,上升等級眼熟的路人——交流過的路人——因為某些因素接觸過一段時間的路人——相處很久的路人——認識的朋友——好朋友——靈魂契合的人。
你看,一個路人,就可以分為這麼多種。這些等級大致可以的分為兩類,一種是近關係,一種是遠關係。看的書太雜我已經忘記這個定義是在哪裡得知的了。近關係是指親戚或者關係親密的人,遠關係是指除了這兩類以外的所有人。那本書說我們的社交絕大部分的人都是遠關係,可見遠關係的重要性
隻是我這種人,既不喜歡和不熟的人說話,也不會主動去找彆人聯絡感情。微信好友的減少,是不是在暗示我正在被這個社會慢慢的淘汰?
對了,除了那些非好友的,我的列表還少了一個高中同學。這令我有了,更多的失落。因為我始終認為高中同學這種同窗生活這麼久的人,不應該會最終淪落到這一步,畢竟我們還有這麼多的共同好友,我們曾經還有那麼多的交集,女生之間曾經的摟摟抱抱,撒嬌賣萌,難道在時間麵前已經如此脆弱不堪了?
這個世界是怎麼了?後來我想明白了,微信也許是大人的軟件吧,那些已經長大成為大人的,都在用微信,以微信為主要社交軟件或者工作軟件。而我們這種沒有長大或者不願意長大的人,依舊固執的用qq點亮我們的夜空。(我沒有裝嫩的意思。)
雖然我已經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但是依舊固執的認為終有一天我們這群倔強的死小孩一定會擁有自己的社交圈,那些和自己合不來的人都漸漸離開,留下的也許是合得來的,也許是生活工作必須,也許還有一大批努力的微商。但是到最後總會有那樣一個人,與我的交友方式相似,擁有同樣的默契,即使很久沒有聯係,忽然彈去一條消息,也能像是點燃煙花的導線一樣爆炸出來,開出閃耀的火花。即使,即使他很久很久也沒有回消息,也不會懷疑他的初心,以及他對你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