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鬼雜談!
很久以前,小山村裡住著一戶姓石的人家,隻有母子二人。兒子名叫石難富,年近二十,因為家境貧困,至今沒有定下親事。母親米氏為了兒子的親事可謂操碎了心,卻也回天無力,急得頭發也白了。
這一天,忽然來了一名逃難的年輕女子,米氏心善,端來一碗米粥給她喝。女子喝過後,倚在門框歇息,和米氏聊了起來。當得知石難富還沒有娶妻,女子自薦枕席,想留下來給石家當兒媳婦。
米氏喜不自勝,忙把女子讓進屋裡,拿來自己的衣服,讓她梳洗換上。女子洗刷乾淨,換上衣服出來,隻見她生得花容月貌,宛如天仙下凡。女子自稱姓蒼,閨名仙娘,本是大戶人家閨女,因為北方鬨起匪患,她不得不隨著父母逃亡,一路南下。父母死在逃難的路上,剩下仙娘一人孤苦無依。
石難富給財主家打短工,晚上回來後,米氏祭祀了祖先,讓她倆圓了房。石難富溫玉滿懷,恍如在夢中,對仙娘疼愛備至。小兩口感情非常好,米氏看在眼裡喜在心裡。
仙娘很勤快,把家務操持得井井有條,根本不用米氏操心,可是,米氏仍然愁眉不展,為啥?因為貧窮。家裡的兩畝薄田,剛好夠一家人的口糧,靠石難富給財主家打短工,掙一點日常開支的費用,日子本就捉襟見肘,如今添了一口人吃飯,越發顯得拮據。
有一天晚上,石難富長籲短歎,仙娘詢問原因,他講了家裡的困境,每天累死累活,卻也隻能勉強維持溫飽,覺得生活沒有盼頭。仙娘笑著安慰了他一番,說吉人自有天相,好日子會來的。
第二天上午,仙娘告訴石難富,屋後有一片草地,不妨開墾成菜園子,種上菜蔬,也好豐富一下家裡的菜盤子。石難富認為可行,就和仙娘拿著鋤頭,到屋後的草地上挖了起來。
忽然,仙娘大叫起來,原來她挖到一塊金子。石難富大喜,跑過來拿起金子,用衣襟擦乾淨,放在嘴裡咬了一下,興奮地說道“是真的!”
仙娘繼續挖,又挖出了幾塊金子。石難富很興奮,也奮力挖了起來,奇怪的是,他一塊金子也沒有挖到。仙娘前後一共挖出了幾百兩黃金,把石難富和米氏高興得嘴都合不攏。
石家一下子暴富起來,開始大興土木,蓋起了豪屋精舍,聘請了許多丫環仆婦家仆,過起了錦衣玉食的生活。在仙娘的建議下,石難富開始讀書,當起了彬彬有禮的書生。石難富本是書香門第,隻不過到他父親這一代沒落了,他才沒有錢讀書。
俗話說,人一闊臉就變,石難富掉進了福窩子裡,風流的本性就顯露出來了,他開始在外麵招蜂惹蝶,眠花宿柳,花天酒地。
仙娘知道後,勸說道“我不能生育,你納個小妾傳宗接代才是正經事,大可不必處處留情。外麵的殘花敗柳,除了消耗錢財和精力,沒有一點好處。”
可是,石難富根本聽不進去。仙娘無奈之下,隻得告訴婆婆,希望米氏管教一下石難富。米氏把兒子叫到跟前,訓斥說“放著這麼好的媳婦,你不珍惜,偏偏在外采摘野花,成何體統?”
石難富不敢反駁母親,低聲責罵了仙娘幾句,拂袖而去,再也不肯踏進仙娘的臥室。仙娘派丫環請了幾回,石難富都不理,獨自宿在書房裡。
這一天,仙娘派小丫環送給石難富一封信,信上說了她來石家的前因後果。石難富讀罷,滿麵羞慚,急忙跑去找仙娘,卻已人去樓空。
原來,仙娘是一名女狐,一百多年前,她被獵人捕獲,承蒙石家祖先搭救,得以活命,後來修煉成仙。為了報答石家,她一直關注著石家後代,得知到了石難富這一代,家境日益貧困,就假裝逃難女子投奔石家。幫助他家發財致富。
其實,那些挖出來的金子,都是仙娘使用法術得來的,地下根本就沒有埋藏金子。讓她始料未及的是,石難富見色忘義,不思進取,是扶不起的劉阿鬥,她隻得選擇離開。她在信的末尾講,那些錢財,本不屬於石難富,她要全部帶走。
第二天早上,石難富一覺醒來,發現屋子還是以前的破舊屋子,值錢的家當和金銀珠寶都消失不見了,家裡仍然一貧如洗。石難富坐在那裡,呆如木雞,心裡充滿著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