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秘史之偷天換日!
王蒙剛要發作,曹操立即上前拉住王蒙的手,用力捏了一下,指著袁紹說道“本初,你看你這小家子氣,來的自然都是豪傑,你看你說要走,懷仁都起來送你了,還當真以為你要走了,本初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本初你先坐下,待我和懷仁迎接一下客人,隨後便回。”
曹操說完便拉著王蒙出了廳房,隨後便和王蒙邊走邊悄悄地說道“本初這個人的性子就是這樣,但本性不壞,懷仁兄就不要往心裡去了,你看他叫我的小名阿瞞不也是順嘴就來嗎?懷仁兄大人有大量,就算了吧。”
“既然孟德已經把話說道這份上了,我也不好說什麼了,不知道來的是什麼客人,孟德如此興奮?”王蒙悻悻地說道。
曹操滿臉堆笑地說道“這人兄長也認識,一會兒便知,快快隨我來吧。”
二人來到府門,門外三人早已等在那裡,曹操立即上前行禮,王蒙一看,來的三人不是彆人,正是王蒙熟悉的人,分彆是劉備、關羽、張飛。
王蒙心中大喜,剛才被袁紹掃了興的興致也都立即上來了,立即跟隨曹操上前,幾人見禮後都異常高興。
來到廳堂,袁紹還在那一人喝酒,曹操向袁紹介紹了劉備,袁紹聽到了劉備的身世,稍微提起一點精神,起身還禮,說道“既然是漢室之胄,自然是人中龍鳳,幸會幸會。”
曹操看了一眼王蒙,王蒙微微搖搖頭,曹操心中放心了一大半,幾人又分賓主坐下。
原來曹操知道今天皇帝召見了劉備,所以就約劉備在皇帝召見完畢後來府上相聚,並留下了人在那等著,劉備剛離開皇宮便被接了過來。
劉備也敘述了皇帝的召見過程,皇帝認了劉備的皇親,從族譜中查到劉備乃皇帝的叔伯輩,便以皇叔相稱,又因為劉備在剿滅黃巾賊口中有些功績,便封劉備為平原縣令。
王蒙聽到這裡心中深感荀攸的為人,劉備貴為皇叔,僅僅任職平原縣令,而荀攸卻和王蒙說過,極力為王蒙爭取回到高陽擔任縣令,可想而知,其中的難度有多大,而荀攸又是一個多麼值得信賴的朋友。
隨後大家恭喜了劉備一番,天色漸晚,袁紹也覺得了然無趣,便借故離開了。
而劉備也有安排,畢竟新貴,很多人都要巴結,請劉備吃飯的人可能已經排出去一條街了,雖然劉備官職不大,一個小小的縣令,在京畿之地皇城腳下,根本就算不上什麼官職,可畢竟劉備是皇叔,這個就是讓所有人都值得巴結的身份。所以劉備也以受人之邀的理由離開了。
現在就剩下王蒙和曹操了,王蒙見所有人都離開了,也有要走的意思,剛要開口。曹操突然起身,說道“適才賓客眾多,懷仁兄能大人大量,胸懷寬廣,並沒有與本初不悅,甚是難得,在下佩服,感懷之際,還有一個不情之請,還望兄長答允。”
王蒙心想,我現在處境尷尬,彆說是袁紹一個顯赫家族的官人,就算是稍微再差一點的身份也不能和人家起衝突,那不僅可能會給自己帶來災難,剛才的確有些血氣上頭,不太冷靜。
更何況還有兩個人跟著他,現在的他顧慮要比以前更多了,因為自己現在已經不完全是自己了,還影響這其他的人,現在才真正理解到官身不由己,很多事情並不那麼灑脫了。
再者曹操今天盛情相邀,也不能在這種場合上給曹操下不來台,要是王蒙和袁紹當眾吵鬨起來,那有置曹操於窘困之地了,作為朋友更不能這樣了。
王蒙說道“既然你把我當做摯友,有話不妨直說,定當儘力而為。”
曹操說道“某有一請,還望懷仁兄應允。”
王蒙爽快地說道“但說無妨。”
曹操躬身說道“我能有今天,多虧懷仁兄舍命相救,回想當時情形,懷仁兄可謂是如入虎穴,在下感激之至,本想以恩公相待,但你我年齡相仿,興趣相投,如懷仁兄能不顧及我的出身,你我二人義結金蘭如何?”
王蒙聽到曹操的提議非常吃驚,曹操此人真是胸懷坦蕩,能將自己的出身說的這麼平淡,要知道很多人如果有這種情況都是避而不談的,而曹操卻說的如此自然,並沒有因為出身的問題而感到羞愧,但也擔心彆人有忌憚,所以還是和王蒙以誠相待。而王蒙如今身無半點官職,卻能得到曹操這的人物的認可,自己從心中來講還算是有點高攀,自己也不想因為對方感恩而與其結拜,遭人嫌棄。
曹操見王蒙猶豫,便說道“難道兄長真的在乎我的出身不成?”臉上稍有不悅。
王蒙立即回道“我豈是那等偏見之人,隻是自己畢竟是白身,而孟德卻已是朝中棟梁,我與你結拜還要忝居兄長,豈不是有些高攀了?”
曹操說道“你我心中無愧,為何還在乎他人看法,你我意氣相投,不用理會他人議論,否則我也不可能挺直腰杆站在朝堂之上。”
王蒙心想,曹操所言確實如此,要是真的在乎彆人的眼光,就憑他的出身,根本沒有臉麵在眾人麵前侃侃而談,這都是所謂正人君子所不恥的,自然不會有現在的成就。
想到此處,王蒙說道“既然孟德如此想法,我也是恭敬不如從命,我們心意相通,誌趣相投,來日定可為國出力,報效朝廷,你我結拜為兄弟,從此同生共死,生死相扶。”
二人相視大笑,曹操說道“好,我早有此想,因此讓人選了一個黃道吉日,明日正好,我們便在家中焚香祭天,結為金蘭。”
第二天,二人在準備妥當,焚香祭天,義結金蘭,從此二人感情又有不同,王蒙也不用有所顧忌,便在曹操府上住了下來,而曹操也知道王蒙不想在朝為官,便和荀攸極力為王蒙斡旋,曹操這個實權派也是被極力拉攏的對象,所以和何進的關係也是不錯的,與何進敘說利害關係,讓王蒙回到高陽縣接任縣令,以後王蒙要是有所發跡必然也會感念何進的恩情。
這種既可以收買曹操,賣給曹操人情,又可以為自己的將來種下一枚棋子的事情,何進當然是願意乾了,更何況還有荀攸從旁誇讚王蒙的為人和能力。
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
當曹操和荀攸將王蒙任命高陽的委任狀拿回來以後,幾人高興至極,暢快痛飲,張合、高覽二人也是異常高興。
直至深夜,突然接到大將軍府的傳令,命王蒙明日到大將軍府覲見大將軍,並沒有說明具體的事情,曹操也是打點了來傳令的小廝,三人的神經頓時有些緊張。
這大將軍所為何事?難道想反悔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