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人生之快穿之旅!
駙馬薛紹的葬禮簡單而隆重。
說簡單,是因為僅僅停靈七天。薛家此時已無他人,薛家三兄弟,都死於這次謀反事變。
說隆重,是沈夢昔堅持將他厚葬於鹹陽,墓室和隨葬雖越製,但是武後並未乾預。
饒是簡單,因是安葬於鹹陽,前前後後也用了一個月。
若問她為何要厚葬薛紹,她也說不清,隻知道腦子裡盤旋的就是這個想法,無法控製,直到薛紹的墓室封閉,她才倏地清明。
摸摸哭得紅腫的眼皮,沈夢昔感覺身心輕鬆,那股沉溺於心間的哀痛全部消散。
她看著雙墓室規格的墳墓,心想,大概太平把自己也葬在了這裡吧。
回程途中,夜間終於不再亂夢,身心合一。
回到洛陽,她回府沐浴,再去宮城拜見聖人和武後,無悲無喜,十分平靜,倒叫聖人多了幾分難過和愧疚,當即封她的小女兒為寶泉縣主。
武後則看著疏離的女兒,眼神複雜。再看著案頭的高高摞起的奏折,揮手讓她回去了。
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這是沈夢昔的處事原則之一。
但是接受起來,還是有些困難,首先是長裙曳地,行走不便,再是飲食不慣,還有就是禮儀繁多,行走坐臥都有規矩,即便是天家公主也要遵守。
她看著銅鏡裡頂著一腦袋金釵花鈿的自己,不由得歎氣,清風體貼地給她輕輕揉揉頸椎,以示安慰。這個自從太平八歲出家時就跟隨著的婢女,很是能領會主人的心意。
但這次,顯然是領會錯了。
沈夢昔指著頭頂那坨高髻,說“今天不戴這個!”
古人真真虛偽至極,一麵說貴人不頂重發,一麵用假發髻做裝飾,哼,何不露著頭皮才好?沈夢昔恨恨地想著,用一隻簪子搔搔頭皮癢處,大熱天的戴這玩意兒熱得很。
“公主,今日安寧縣主要來探望您,未免匆忙,還是戴著吧。”清風不聽她的,繼續在假發銜接處插了一把半月形梳篦,金質梳背上嵌著幾塊豆粒大的紅寶石,十分耀眼。
沈夢昔又一次歎氣,多福雙手托著幾套衣裙進來,行禮後說“公主今日穿哪一身?”
紅的綠的藍的紫的,綾緞輕紗,托在妙齡少女的手上,十分的養眼。雖然公主不必為駙馬戴孝,但是她還是指了那套藍色衣裙,又堅決地讓清風把首飾去了一半,頭上頓時一輕,清風又悄悄把紅寶石梳篦換成藍寶石的。
穿戴好,已經過去一個時辰,她拒絕清風為她化妝,自己淡淡掃了眉毛,點了些口脂了事。
庭院傳來嬰兒的啼哭,沈夢昔一個激靈,她想起如今自己是四個娃娃的母親,這段日子渾渾噩噩的,清明的兩天也隻顧著適應新身份,緬懷舊時光,硬是沒想起他們。
看到沈夢昔的神情,清風急忙出門,帶進來三個孩子,還有最小的一個抱在乳母懷中。三個孩子脫鞋進來,跪下磕頭,口中說著“母親安好!”
乳母也抱著嬰兒跪地。
沈夢昔叫起他們,打量四個孩子,大兒子薛崇胤虛歲七歲,大女兒薛玉娘五歲,二兒子薛崇簡三歲,小女兒鹿兒一歲,還沒有大名。國人自古都將母體懷胎十月也算做一年,所以這個這個呱呱啼哭的兩個多月的小娃也是一歲了。
看著三個大的麵容相似,都是玉雪可愛,仔細一想,原來他們都長得像太平公主,怪不得有些熟悉。最小的還看不出麵貌,但是清風一直說這孩子長得像駙馬薛紹。
三個孩子都規規矩矩地跪坐在席上,沈夢昔則在羅漢床上靠著憑幾側坐著。她努力翻尋著腦海中與幾個孩子的相處細節,卻發現乏善可陳,不禁有些訝然,難道隻管生,不管養的嗎?似乎胤兒做為長子也參加了葬禮,一路奔波,她竟然一次都沒有過問於他。
鹿兒還在哭,清風在旁邊暗示乳母抱走小娘子,沈夢昔卻招手讓把孩子抱過來,嬰兒入手,嬌軟可愛,沈夢昔一顆老祖母的心瞬間融化,記憶中漸漸遺忘的四世同堂的情形複活過來,她口中情不自禁地發出哦哦的聲音,逗弄著嬰兒,嬰孩許是被吸引了注意力,又許是母女天性,居然停止了哭泣,淚汪汪茫茫然盯著聲音來源。
清風輕呼公主!小娘子知道公主是她的母親呢!
沈夢昔將嬰兒抱至胸前,嬰兒下意識地朝胸口拱了拱,嘴巴蠕動,她輕輕撫拍孩子,孩子很快就睡著了。薛崇簡瞪大眼睛,爬到羅漢床上,扒著看妹妹。
沈夢昔示意他坐好,輕輕將嬰孩放到他攤開的手臂上,薛崇簡大氣都不敢出,兩臂僵硬,表情凝固,像是抱著一個玉瓶,更像是抱著一個炸彈,沈夢昔哈哈大笑,小嬰兒被驚擾,哼唧了一聲,半睜開眼睛,又合眼睡去。
薛崇簡一頭大汗,沈夢昔抱回嬰兒,又喊胤兒,玉兒,你們也來抱抱。“
轉眼間,幾個孩子都爬到了羅漢床上,圍著沈夢昔和小嬰兒輕聲嘀咕,這個摸摸臉蛋,那個捏捏小手。俱都喜笑顏開,和睦異常。
婢女來稟說安寧縣主到了,沈夢昔讓幾個孩子回去,自己整理了一下衣裙,起身相迎。
安寧縣主是清河公主的女兒,年齡與太平公主相仿,兩人是表姐妹,近年兩人來往還是頗多。
見禮後坐於羅漢床,安寧眼中有淚“公主清減了許多。”
“我很好,安寧不要掛心。”
婢女端上茶湯,放到太平公主和安寧縣主身前的案幾上,又擺了幾盤精巧的點心和時鮮瓜果。對於此時的加了鹽和胡椒粉等調料的茶,沈夢昔實在喝不下,隻是伸手請安寧喝茶,自己卻仍歪靠在憑幾上,觀察著她。
唐太宗李世民足足有22個女兒,大概他自己都記不清她們的名字和相貌,除了最著名的乳名兕子的晉陽公主李明達,沒聽說他特彆偏愛哪個女兒。
天家公主聽起來名頭響當當,其實沒幾個幸福如意的,很多都是幾次改嫁,不得善終,更遑論她們的女兒。
沈夢昔分析著與安寧縣主交往的經曆,明白這位縣主很大程度上是討好太平,獲得庇佑,以求能夠活得更好一些吧。安寧縣主嫁的是太原王家洛陽一枝中的嫡次子,隻是一個正五品的羽林郎將。按說25歲做到這樣也算不錯,但顯然,他們是不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