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人生之快穿之旅!
沈夢昔遭遇過兩次暗殺。
第一次是她住的刺史府夜裡被人縱火,護衛警覺,縱火之人無法靠近沈夢昔住處,隻得在上風處放火,風助火勢,木製建築燃燒起來,火勢迅猛。沈十六等人護衛沈夢昔逃出刺史府外,又遭暗箭設伏,沈夢昔祭出“萬能越野車”擋住暗箭,沈夢昔躲在車後,夜視儀加手槍,一連擊斃了三個隱藏的弓箭手,一陣窸窣後,再無動靜,護衛們搜出三具屍體,俱是頭上一個血洞。
第二次,是一個從長安投奔來的官員,自稱受過則天皇後恩惠,願效力於大長公主,複立武周天下。
並稱有秘密情報要麵陳大長公主,沈夢昔問了他的情況,接見了他,這人叫蘇問,沈夢昔對他有些印象,是武舉出身,武帝當年確實十分賞識他,坊間傳聞,武帝還有意要他做麵首。
然後上演圖窮匕見的戲碼,沈夢昔早有防備,隱藏的護衛一擁而出拿下蘇問。
來而不往非禮也,沈夢昔派崔瑾出馬,一個月時間占據邢州,直逼汴州。
開元三年,北方基本統一,沈夢昔在幽州被擁立為帝,定國號為明,年號正平。突厥、靺鞨、新羅、日本等國納貢稱臣。
薛崇胤為太子,輔助國政。
薛崇簡為寧王,分封安東都護府,改為遼寧,統轄遼東、朝鮮半島。新羅隻餘半島少數地域,苦苦掙紮。
北方礦產豐富,煤礦、金礦、鐵礦大量開采,據說是陛下指明大致方向,派人出去探礦,總能滿載而歸。
大明朝兵強馬壯,國富民強。
正平元年,李隆基禦駕親征,崔瑾作為文武雙全的宰相,上陣迎戰。
首戰,明軍便推出十門紅衣大炮,轟得唐軍潰退十裡。明軍乘勝追擊,一舉打到黃河邊上。
李隆基大驚,一時覺得自己防備姑母是正確的,一時又痛悔不該輕舉妄動,正該十拿九穩才下手。這幾年他被沈夢昔折磨得萬事不順,夜不成寐。
如此打了四個月,北方天寒地凍,嗬氣成冰,唐軍棉衣不足,不僅戰功毫無寸進,還有失去汴州的危險。吐蕃和突厥都蠢蠢欲動,威脅西西南西北邊境,丞相姚崇力勸李隆基和談,李隆基無奈隻得同意和談。
以狄敬恩為首的談判團,與姚崇為首的大唐談判團,進行了為期兩月的數次談判,狄敬恩口才一般,人也不善變通,但勝在極守原則,出發前沈夢昔給了他談判底限,他還超常發揮,最後結果是,邢州以東,齊州以北,整個膠東半島劃歸大明所有。
李隆基要求與沈夢昔在齊州會談,沈夢昔欣然應約。
此時已是初春,齊州以泉水聞名,雙方卻無心賞景,全城進入緊張的戒備狀態。
沈七全麵負責安保工作,帶領一對人馬提前進入齊州,他們身著奇特服裝,腳蹬黑靴,上衣下裳也均為黑色,身上數不清的衣袋,裝著各種出人意料的武器。與一身襴衫的唐軍對比,顯得更加英武不凡。
當沈夢昔看到李隆基的時候,她笑了。
因為李隆基的臉上表情太複雜了,二十七歲的年輕帝王,用一種既仇怨又無奈的眼神看著嫡親姑母,沈夢昔站定,等著侄子上前。兩人對麵站定,似乎自秦朝以來,並無兩國君主見麵的先例,兩人均未行禮,沈夢昔開口“三郎想見姑母了嗎,你我如今身份,實不合宜啊!”
李隆基被叫做三郎,一時有些氣憤,又想起幼時在姑母府中玩耍吃飯的情形,帶著些賭氣成分說“姑母不肯放過三郎,隻好麵見姑母,一探姑母用意了。”
“哈哈,三郎真是倒打一耙,還和小時一樣頑劣。是你邀姑母共除韋後,也是你忌憚姑母,派兵打上公主府的!三郎啊,姑母逃得無可奈何!總不能引頸就戮才算好姑母吧,我的好侄子!這些年拜謁則天皇後,你都是怎麼說的啊!”
李隆基臉色漲紅,姚崇在旁行禮,請兩國君主入座就談。
姑侄兩人麵南而坐,沈夢昔在東,李隆基在西。
按尊卑來說,西席為尊,但按賓主來分,以東為主。
兩人各得其所,都無異議。
和談內容早已談定,隻待最後簽約蓋印。
李隆基父母俱喪,已經蓄須,但在沈夢昔眼中,還是很孩子氣,這麼多年來,她沒有什麼大動作,儘量與李旦一家友好,就是希望能不與李隆基為敵,他好好地當皇帝,以後願意盛世就盛世,願意霸占兒媳婦她也不管。
但事與願違,不知是曆史軌跡,還是李隆基性格所致,他還是堅定地認為姑母是他皇位最大的威脅,必先除之而後快。
李隆基看看姑母身後奇裝異服、跨立而站的連個護衛,又默想了一下戰局,心中暗暗歎口氣,時事比人強,他看著案幾上的合約,齊州二字分外紮眼,想他雄心壯誌、禦駕親征,卻落得損失膠東的結局,本來意誌堅定,雄才偉略的青年,初登皇位即受如此大挫,麵對的還是嫡親姑母,一時羞憤難當,一腔壯誌豪情化作心酸,幾乎落淚。
沈夢昔裝作不知,一抖衣袖,伸出手去,沈七一步上前,遞過玉璽,沈夢昔一把拿過,率先用印。
然後雙手一抖,將手縮回袖中,這一動作,不禁讓在座所有唐人都想起,關於大長公主袖裡乾坤的傳說,連李隆基也臉色一僵,不再糾結,麻利用印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