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裡畫!
李繼與姥姥兩人挨坐著,有說有笑,敘起舊來。
李萬三坐在地上的凳子上時不時插上一句話。侯氏忙著做飯。飯畢,又聊到很晚才就寢。但姥姥一直沒說規勸的事。
因為惦記規勸的事,晚上睡覺的時候,姥姥睡得很不踏實,半醒半睡狀態。
到了天亮,李繼還是老樣子,收拾起行當,就要走。姥姥也早早起來,跟著李繼出了院。
李繼發現姥姥跟著出了院門,忙問道“姥姥,您這是要去哪裡?”
姥姥坦然道“姥姥要問你去哪兒?一大早,就要走了,什麼重要的事情?”
姥姥其實知道李繼目前處境,狀況。昨日,侯氏去家裡接她,已在家中交代清楚。她這樣問,屬實是為了確切了解李繼內心得真實想法,以便更好的與他接觸,談話。
李繼道“我謀的一份營生,去那街市寫字作文。每日堅持出攤,雖不甚景氣,但求熱愛,趨於安穩,亦是心安理得的一份事業。”
姥姥平和道“有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是好事,又貴在堅持,確實難能可貴,理應得到支持,隻是……”
李繼道還是姥姥明事理,眼光獨到,年紀雖大,思想也遠大。不過,請問姥姥,隻是什麼?”
姥姥不動神色,一字一句道“昨日你和姥姥說你今年二十有三,此事堅持做下去,能否助你成家立業?”
李繼歎道“眼下是不能。照目前情形看,未來幾年也不好說,沒準是個啥樣子。”
姥姥又道“哥兒,這般年紀確實該成家立業。但目前遇到的困難也不能氣餒。不能顧此失彼,誤了年華。可以把眼前的事放一放,專注下人生大事,切不可被事兒拖累了。”
姥姥這麼一說,總算幫李繼解開了心結,讓他舒了一口氣。
李繼說道“姥姥說的有見地,我會認真考慮。”
姥姥趁熱打鐵,又問道“近來可有牽線說媒的麼?”
李繼驚訝道“可是我父母把事情都透露給姥姥?”
姥姥故遮掩道“那裡,姥姥不是關心你麼,你父母呀,不曾和姥姥說你的。”
李繼隻好說道“這樣最好。前些日子,確實有一說媒的。保媒的與我爹是生意場的相識,他介紹老鄰居家的女兒與我。我考慮時機不成熟,沒去見人,最終也就不了了之。”
姥姥道“既這樣說,說明哥兒考慮的事情多,也罷,過去了就不要再提了。以後再遇到此事,切記認真考慮,不能草率行事。”
姥姥說完,沒等李繼說話,姥姥又補充道“姥姥話多,也不知說的對不對,你估計不愛聽,但姥姥這樣做完全為了你好。”
姥姥一番話,說的李繼心裡很踏實,他自然而然懂得。眼神堅毅,認真說道“姥姥說的在理,繼誠全記在心裡。”
姥姥見此情景,聽他這般言語,不免微微一笑,心裡已有三分把握。
李繼離開家又往那街市去,姥姥回到家中,把一番和李繼說的話,說與女兒,女婿聽。三人議論一番,議定麵上不談管事,不管李繼出去做事,也不談婚嫁之事,背後仍努力走關係,托熟人說媒。
趕著也巧,與李萬三家一牆的鄰居,已是不惑之年的一對老夫妻。婆子臉上有兩顆麻子,姓張,外人遂起了一外號,名張麻婆。
張麻婆平時在家裡打理家務,操勞家事。沒事就東家進,西家出,街邊看新聞。左鄰右舍,家長裡短沒有她不知道的。老漢平日卻很少拋頭露麵,隻在城內打零工過活。老倆口育有一子,在城裡做點小買賣,已成家立業。
這張麻婆也是先前看到李繼與姥姥在院門外說話,就在閒時過來找姥姥嘮話。說說家常,城裡口外的新鮮事罷了。
可姥姥一直惦記李繼的事,話也長,就問起了這事。正巧,這張麻婆口裡老家的一位遠方親戚,家有一女,已到了談婚論嫁年紀,想來城裡,就托她在城裡給問一戶人家。
張麻婆其實也有意李萬三家李繼,奈何她見李萬三家也不張羅,李繼早出晚歸也不聲張。他家不提,她也不便問。
趕上姥姥問起來,張麻婆就一五一十說與他們聽。兩家人你有意,我有心,一拍即合,商議安排兩家人見上一麵,雙方有意,即可定了這門親事。
張麻婆托人捎了口信給遠方親戚,把家庭詳細一並捎上。這邊,李萬三家兩口子,還是指使姥姥出麵,讓姥姥說動李繼。
姥姥欣然答應,待李繼從外麵回來,就找個機會,單獨說給他聽。經過姥姥一番苦口婆心勸說,李繼也是內心深受觸動。
不知姥姥是操心過大,還是怎的,談完話睡了一夜,竟然病了。臉發白,嘴乾裂,李萬三兩口子也無心顧及李繼的想法,先給姥姥看病。
李繼由這事深受刺激,姥姥年紀那麼大,還操心彆人的事,病的不輕,遂下定決心去見麵。
最後,與張麻婆商量決定,放在她家見麵。由於是鄰居,離得如此近,也是為了目睹真容,李繼三口全過去。女方由父母親自陪同。張麻婆家隻留她一人在家,由她親自主持。
見麵之日,李萬三特地的備了茶水瓜果,也是深情款待一番女方家人。家長們無非相互看上一眼,喝些茶水,就嘮起家常。張麻婆見機行事,特地安排李繼與女子在堂門裡單獨相處說話。李繼見此女子生的高高大大,圓臉翹鼻,眉毛纖細彎挑,隻是眼神常閃爍,飄忽不定。又問了姓名,年齡。原來此女子家姓仇,單名仁,乳名仁愛,今年剛滿十九歲。
女子見李繼眉粗頭闊,尖腮厚唇,一幅書生臉,卻也乾淨整潔,儀表堂堂。話不多言,心裡卻也拿不準。
兩人相談不多,就是些無關痛癢的話題,問些家常之事,就散了。
各自回歸平常,緣分豈非平常之事,又非朝朝幕幕,一日之緣也是緣。在張麻婆的努力下,又在父母的撮合下,這婚配之事總算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