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這般過著,轉眼間就過去了兩年。
雲覺得可以,“您二老拿主意就行,這私塾位置選址定在北邊如何,那處離村裡都近,大家不放心也能看著點,地方定好了我就讓人建房子,書也讓采買回來。”
二三九五二一三一八五
她也從京城帶了些特產回來,隻是這幾日有些繁忙,還沒回雲家,“大哥,既然你人來了就順便把東西帶回家裡吧,這些帕子脂粉都是給娘的,這些衣服……”
炸物的生意甚至有人擺攤擺到了京城,賺了不少錢。
怕雲枝不記得這號人,裡正還解釋了一下,“宋老三從前是秀才,隻是後麵考了幾次沒中舉,心有鬱結,這些年仍舊書不離手,我孫子就是讓他教的。”
裡正和村長都是爺爺輩的人了,這些年也勤勤懇懇地為村民服務,調解村裡各種矛盾,因此杏花村總的來說還不錯。
他們聽了這話深受感動,不住地誇她是個好孩子。
那就是村裡的熊孩子,實在是太多了。
他這次來一是為了賀喜,二是帶了禮物,“小妹,這是我上次去川渝一個老奶奶給的,正好是一對玉佩,你和妹夫一人一隻。”
誰能想到,一切的開始隻是因為她煩那些熊孩子呢。
自雲父一鬨,後續那些嚼舌根的人莫名其妙地倒了黴,便漸漸止息了。
熊孩子還是太閒了,通通拉過去讀書。
她是個隱性完美主義者,所以讓男孩女孩通通去讀書,每個小孩一百文,女孩去私塾給予一些補貼,小孩多了給點折扣價。這樣,即便是重男輕女的人家,為了貪小便宜也會送女孩上學。
因著建私塾的事,村裡人都呈她的情,不少人送了自家的豆腐雞蛋等上門道謝。
因著這虛名,村裡人也不敢在背後議論,更沒有出現不大熟悉的村民攔路試圖蹭點錢財的情況。
蘇珩將這一切看在眼裡,實在沒忍住笑。
雲很滿意。
他還記得之前她私底下不滿,整治熊孩子的事,熊孩子找家長告狀,自家娘子就弱不禁風地咳嗽,最後遭殃的還是那群熊孩子。
雲問,“大家不會嫌貴不來吧?”
她又陸續了玻璃的配方,傳遞了化學的理念,朝中當真有化學天才,第一批實驗工具——玻璃容器誕生。
隻有一點不大好。
除此之外,雲枝還開了新店賣各色肥皂,新型口脂,很得貴婦的喜歡。
雲枝早已賺夠了十萬兩。
不過也有如李嬸子這般人半信半疑,照例來往,卻半點事也沒有。
還給那位宋秀才開了每月一兩銀子的月錢,如果做得好,以後可以提上來,至於村裡人每個小孩交個一百文就行了,這價格是給村裡的優惠。
至於炸物小食,最終外傳了出去,每人一兩銀子加盟費,可私自售賣。
再加上,不看僧麵看佛麵,衝著雲枝的麵子,也不會對女娃太苛刻。
她從來不是主導者,隻借著從前所學了一些理念。
文明的種子撒在這片土地上,將會在這人才輩出的時代,慢慢綻放出璀璨的花束,結出飽滿的果實。
番外再補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