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國寫網文!
就在王漸正緊張的為itter的上市儀式,做著準備的時候。
全美最著名的作家斯蒂芬金,正在拿著自己的短篇小說《迷霧》,和網站上熱度最高的作品進行著對比。
作為半路出家,單憑多年努力就能成為知名作家的斯蒂芬金而言,他不會看不起任何一部作品。
而斯蒂芬金的學習能力,也毫無疑問是屬於變態級彆的。
比如他在寫最知名的作品之一《閃靈》時,就一邊花費了很多時間,來研究印第安人的恐怖傳說。
而另一邊,又大量閱讀恐怖懸疑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的作品。
這就導致了很多讀者說《閃靈》的氣氛渲染,堪比經典小說《無人生還》。
而因為小說主題的不同,《閃靈》在恐怖愛好者的眼中,比《無人生還》還要高上一個檔次!
在仔細閱讀了一整天之後,斯蒂芬金有些疲憊的按著太陽穴。
他端起咖啡喝了一口,小聲感歎,“網絡連載,和實體書出版有很大不同。”
“不過,也不算壞事。”斯蒂芬金笑了一下,“因為印刷成本的關係,實體書一般都經過編輯的大量精簡。”
“而網絡小說,好像都怕字數不夠似的。”
他拿起《迷霧》,翻動了一下。
“嗬嗬,其實這本書剛開始,可不是短篇小說的。”
斯蒂芬金拿起稿紙,在上麵寫寫畫畫。
原本短篇小說《迷霧》的主要場景,放在了一個大型超市,主要表現眾人遇到突發危險時,人性的各種表現。
而輔助場景,則放在了一個教堂裡。
在這裡,探討了一些宗教的問題。
因為實體書的篇幅原因,這兩個場景是分開描述,中間的聯係並不密切。
“既然不用考慮字數問題,”斯蒂芬金想了一下,“那是不是可以通過主角的經曆,將所有場景徹底串聯起來呢?”
“而且,隻探討人性、宗教,顯得有些狹隘。”
斯蒂芬金思索一下,開始在稿子上寫了幾個單詞。
它們分彆是,、共產主義、個人英雄主義等每個聚集點的社會生產模式。
緊接著,他又寫下了“暴雪山莊模式”、“精神分裂模式”、“泰坦尼克號沉船模式”等,每個聚集點所該用的表現手法。
再然後,他就開始設置起主要矛盾。
在看了很多網絡小說之後,斯蒂芬金認為,雖然這些作品創意很好,但主角行為多少有點推動力不足。
“為了描寫一個高潮,主角的很多行為完全不符合邏輯。”
斯蒂芬金想了一會兒,在紙上寫上了父親、母親、女兒三個單詞。
“嗯,夫妻在家中遇到突發災難,母親慘死,臨死前交代父親找到女兒。”
“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推進小說場景變換了。”
他點擊鼠標,看了一會兒《極道天魔》。
“嗯,這種主角瘋狂殺戮,感覺很不錯”
斯蒂芬金想了想,在紙上寫到父親看到聚集點中女性的慘像,聯想到女兒也可能有這種遭遇,於是就開始瘋狂屠戮了。
他笑著點了點頭,“這樣,就不會挑起,那些什麼都反對人的敏感神經了。”
接著,斯蒂芬金又用筆圈住“人格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