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讓我們來采訪一下美國民眾,來談談對這件事的看法。”主持人麵對鏡頭,微笑的說道。
“我一直關心著這件事,那可是戴安娜王妃啊!”
“至於這件事,沒什麼好說的,我完全支持作家和英國王室的立場!”
“亨利八世、安妮波林屬於英國王室,人家都沒否定,我們美國人為什麼要限製呢?”
“難道,王的中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個明顯持反戰立場的人,麵對鏡頭調侃“或者說,他的侵犯死人人權了?”
“我對民主黨非常失望,他們居然提出這樣的提案!”
“王之所以要被限製,就是因為他經常站在女性立場,是真正的女權主義者!”
怎麼哪裡都有她們!
伍德看著電視,無奈的腹誹一句。
這時,鏡頭一轉,切回演播室。
“英國的新聞發言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已經開始調侃民主黨提出的議案。”
“法國、德國等作家聯合會,也公開表示對王的支持。”
“法國新聞部長甚至建議王漸先生,移民到那裡。因為,那裡不會對藝術創作加以限製,是真正的自由之國。”
“對於這次的事件,你是怎麼看呢?”cbs的主持人,問著新聞評論員。
伍德拿起遙控器,按下關機鍵。
繼續看下去,也無非是逢高踩低而已。
他對美國傳媒同行的節操,實在是太了解了。
“伍德先生,雷石東先生的助理。”他的助手指了指辦公室外,正緩步走來的一個身穿西裝的年輕人。
年輕人環視了辦公室一周,做了個“離開”的手勢。
等眾人都離開後,他才淡然的對伍德說道“伍德先生,你不會忘記對雷石東先生的承諾吧?”
“可這還沒有結束,我們還有教會!”傳奇記者為自己申辯道“隻要教會公開發言,那麼波特蘭地區作為天主教徒的聚居區,一定會有所反應的!”
“那也與你無關了!”年輕人聳了聳肩,掏出一份文件。
“希望伍德先生,不要忘了競業協議。”
“從現在開始的十年內,你就不能再從事與電視、報紙、雜誌的相關工作了。”
他把文件放到桌子上,又坐在伍德的對麵。
“對於離職薪金,我們會給予高額補償。”
“作為傳奇記者的你,應該不想徹底撕破臉皮吧?”
伍德望著對麵的年輕人,心中湧起了一陣強烈的不甘。
對於王漸,他沒有多大的恨意。
利益相爭,隻是對手比他多走一步而已。
可對於維亞康姆,他還是不能釋懷。
畢竟,他還有下一步動作!
伍德拿起協議,看了一遍,長長的歎了口氣。
自己20多歲,就報道出“水門事件”,徹底奠定了在新聞界的地位。
之後,曆任《華盛頓郵報》、《時代周刊》、《紐約時報》總編,已經對新聞的掌控力愈發嫻熟了。
“難道,真的就這麼灰溜溜的退出傳媒界,成為一個無所事事的閒人?”
“唉,”他歎了口氣,“可除去這些媒體,哪裡還有麵對公眾的發聲渠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