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中華!
首先祝大家新春快樂。春節期間的更新可能不穩定,請大家諒解。
————————————————————————————
正當李柏華想找朱常洛的時候,朱常洛卻先派人來傳他去文華殿見他。到了文華殿卻發現工部左侍郎張春和已經在那裡,同他一起的卻是老熟人工部主事萬燝。
“柏華,這次喊你過來主要是關於電報的事情。你知道架設京師至山海關的電報線花了內庫多少銀子嗎?”朱常洛說明了今天的主題。
“臣未曾實際參與架設,具體花費不知,但臣知道電報線所用的精銅是我大明貨幣的主要材料,數百裡的電路所花費肯定不是小數目。”李柏華回答道。
朱常洛轉身對張春和說“張侍郎,你說說。”
張春和沒有李柏華那麼大大咧咧,躬身說道“回太子殿下,微臣負責京師至山海關電報線路的架設,製作電報線共花費銅600噸,折合現銀12萬兩(120平方毫米計算120*88910668kgk,這裡按照每公裡1噸計算,並且采用現代計量單位,一枚銅錢約5k,10000枚約合10兩銀子),征用民夫、線杆等費用約5萬兩,外加安排沿線衛所派駐軍士巡邏看護也有一部分支出,到目前共花費白銀近20萬兩。”
“為了這些銅,父皇可是下了大本錢了,把宮裡的一口大銅鐘都交給工部溶了製造這電報線了。這銅線又是露在野外,很容易被肖小鼠輩盜竊,為此沿途已經砍過不少人的腦袋了。雖然父皇和我都十分看好電報的用途,但電報線路架設花費如此之高,很難做到在全國範圍內架設啊。”朱常洛說來說去還是錢的問題。
李柏華心裡嘀咕著,他原本還想過來找朱常洛借錢投資票號呢,誰知道自己的話還沒有說出口,朱常洛卻先哭窮了。哎,誰讓這電報是他自己弄出來的呢,隻有幫佛幫到西了。
“殿下,這銅線雖然成本巨大,但電報線除了用銅線之外,其他材料也可以代替的。”李柏華記得小時候在農村看到的電話線廣播線什麼的都是用鐵絲做的。
這時站在一邊的萬燝說話了“李侍讀,我也曾試驗過用其他物品代替銅線,發現白銀的性能最好,鐵的性能很差,並且易斷,不容易做成很長的電報線。不知侍讀大人有什麽好的材料可以代替銅?”
李柏華背著朱常洛對萬燝做了一個鬼臉,意思是你才幾天不見就變得這麼對我客氣了,滿口侍讀長侍讀短的。但他從萬燝的話中也知道,明朝的煉鐵技術不是很好,鐵的含碳量太高,脆性大,不容易做成延展性很高的鐵絲,並且自己所知道的常用鐵絲好像都是鍍鋅鐵絲,不容易鏽蝕。明朝雖然已經有鋅礦開采並冶煉,但鍍鋅技術他自己也不會。這時候的他突然想到了一個更為廣泛應用的好東西。“我知道有一種材料可以代替銅,但不是銀也不是鐵,我大明目前還沒有人能冶煉出來,請殿下給我一段時間,我需要先自行試驗煉製。如果成功的話,這材料可比冶煉銅鐵什麼的容易多了,礦產資源也極為豐富。”
“究竟是什麼材料,既然礦產豐富為何我大明沒有人能冶煉出來?”朱常洛的問題同樣也是張春和和萬燝的疑問。
李柏華有些得意的說道“這個材料我稱他為鋁,我以前用電做試驗的時候偶然間練出來過,不同於同和鐵,有點像白銀的光澤,但比白銀輕了許多,但當時由於沒有用處,所以臣也未曾重視。如今殿下說起電報線路費用頗高,我便想起了這材料。”
萬燝問道“那究竟是什麼礦石,冶煉起來難度很大嗎?”
李柏華說道“煉鋁需要螢石和鋁土礦,螢石大家並不陌生,但鋁土礦雖然全國各地都有存在,但長久以來並未發現和冶煉過。京師周邊應該也有少量存在,請萬大人可與我一起先去尋找少量礦石進行試驗,成功後在全國範圍內在尋找此礦石。”
朱常洛不放心的問道“這鋁冶煉成功了之後真的可以超過銅的產量?”
這時候的李柏華又想起了中國礦產資源的缺乏,特彆是金礦、銅礦等等,心裡打好了小算盤之後,便說道“雖然我大明地大物博,但很多礦產並不豐富,比如說這銅礦,據我在南洋所聽聞,呂宋的銅礦可是到處都是,富產足金的金礦也有很多處,礦石品質比我大明的好上了許多。那個澳洲也是盛產優質鐵礦和鋁土礦的地方,要是能把那無人的澳洲占據了,可是能得到很多的意外錢財。”
朱常洛聽了後笑笑說“柏華啊,你就盯著海外的那些寶地,我大明國內物產豐富,還沒有必要去舍近求遠的占領那番外之地吧。不過呢,那澳洲如果如你說的並無人居住,土地麵積又如此之大,我等不去占據,要是給那些洋人們先占了,也是可惜的很。前些日子我和父皇提起過此事,父皇也有些心動,所以才同意了洪承疇去南京兵部任職。這些事情以後等洪承疇把寶船造好了以後再說,我們如今之計是要解決這大範圍架設電報的資金問題。”
李柏華聽到萬曆都有心思去占領澳洲了,心下高興頭腦也活絡了起來,繼續說道“這電報線路的架設並非隻由朝廷來做,我朝富商極多,明間百萬家財的大戶不計其數,若是能讓他們把閒錢投入進來,這件事情就很容易辦了。”
朱常洛笑道“嗬嗬,柏華你也這麼提議啊,戶部尚書李汝華昨天上書父皇也提到這麼個法子,說可以選擇兩家財勢雄厚的民間商人,和我皇家內庫一起出資合營,除了公事和軍事方麵朝廷免費使用線路外,民間也可以使用電報傳遞信息,按字數收費,全國通行之後利潤也頗豐,父皇批給了我,讓我斟酌著辦,不過父皇身邊的王安說父皇對此事很有意向。”
李柏華一聽,好家夥,這兩個9527都出麵說項了。這崔富貴和王千裡還真有兩把刷子,時機把握的真到位。“殿下,此法我看可行,要是臣有閒錢一定也要加入一份子,張大人、萬大人,你們說是不是啊?嗬嗬。”
那兩人連忙說道“那是,那是,這電報絕對是賺錢的買賣。一次性的投入可是長久的回報啊。”
為了再加上一把火,李柏華又說道“殿下,我最近對於那傳聲電話的製作也有了一定的進展,可以在相距數十裡足不出戶的相互對話,屆時把電話生意也並入到這電報生意中,這不僅投入的本錢能很快收回來,那每年的固定回報可就更加豐厚了。”
“柏華你總是能做出讓人意想不到的東西出來。那紡紗機就已經……”說道這裡突然想起還有張春和和萬燝這兩個外人在,立馬改口說“那紡紗機聽說已經壟斷了京師附近的紗線供應,並都通過運河運到紡織發達的江南一帶了。我可是聽說最近織布的速度都跟不上了哦。”
“臣已經吩咐府內的工匠加快研究新式織布機,前幾日他們根據我的描述已經做出了初步的樣機,再過些日子這快速織布機應該就能做好了。”肖木匠和計鐵匠哥倆已經把紡紗機從十二錠改造到三十多個錠子。而後李柏華又跟他們講了他印象中的飛梭的大概意思,讓他們自己去摸索製作。前些日子他們竟然做了一個差不多的織布機出來。
“李侍讀所作所為堪比三國諸葛之木牛流馬,實乃造福百姓啊,如今京師市麵上布價大跌,百姓們紛紛扯布縫衣,街上的人看上去都精神多了。”張春和在一邊讚道。
接下來朱常洛安排了工部的一些事情,並要求萬燝配合李柏華進行鋁的煉製之後,便讓張春和和萬燝先行回去,把李柏華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