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妝令!
樂正悅在丁婉柔的莊子裡吃喝玩樂七八天之後依依不舍的離開,兩人還約定過些日子再相聚。
丁婉柔對土豆十分重視,親自盯著府裡的幾個擅長農事的下人將發芽的土豆切塊種植。李忠見丁婉柔如此上心,特意叮囑兒子李家寶要小心看護。
這日午後,丁婉柔一邊喝茶一邊隨意翻看著遊記,孫嬤嬤在一旁教導李招娣打絡子,這樣的時光很是愜意。蘭心悄聲來到丁婉柔的身旁,“小姐,清平來了在外麵,說有事找您。”
清平是個忠心又機靈會辦事的下屬,丁婉柔對他很是滿意,對於一些小事,丁婉柔就讓他自己解決不用稟報了。他此刻特意來找自己,應該是有什麼事情需要她這個小姐來做決定了。
“讓他進來回話吧。”丁婉柔從榻上起身,到正廳端坐。孫嬤嬤打發李招娣到院子裡玩耍。
清平進屋後規規矩矩行禮,丁婉柔見他那拉著的臉笑了。“你做事我一直是放心的,可就是你這性子能不能沉穩些,也學著點彆人悲喜不形於色。真應該拿鏡子讓你瞧瞧自己的臉,好像誰欠你銀子似的。說吧,到底出什麼事了?”
聽到丁婉柔如此調侃,孫嬤嬤和蘭心抿著嘴忍著笑,清平也有點不好意思。
清平不是個嘴笨的,幾句話就把事情說了個清楚明白。
原來是那些被騙的百姓被救後又被趙縣令派衙役各自護送回家,其中不少人原本是莊子上的佃戶。那些人在礦山上受儘折磨,不僅沒賺到錢還落得一身傷,原本就貧困的家如今自然是雪上加霜。
家中生計成了問題,自身又是那沒本事沒骨氣的,不少人家仗著昔日的情分就求到了李忠的麵前。有人想要重新做回佃戶,有人想在莊子上做工,還有人想要借銀子。
“小姐是沒瞧見那些人死纏爛打的甚是煩人,李管家沒法子,這幾日都躲著他們。隻是一直這樣下去也不是個事,就來稟報小姐,您給拿個主意。”這兩日也有人求到了清平的麵前,他也是煩。
“李管家躲著,是不是已經有人求到你跟前了。”丁婉柔神情平靜。
清平點點頭,沒有半分隱瞞。“李管家為難躲著他們,那些人就找到李家寶或者我跟前了。又是哭又是下跪的,實在是····不要半分臉麵了。”
“都要活不下去了,臉麵有什麼重要的。不過那些人自己倒黴,如今卻想著讓我作救苦救難的菩薩。”丁婉柔麵帶微笑,依舊看不出半點生氣的樣子。
“小姐,要不咱們就不管那些人了。起初也是那些人在咱們艱難的時候背信棄義先對不起小姐的,如今瞧著莊子越來越好了倒是想靠上來。那些人也是臉皮厚,就想美事。”孫嬤嬤想起當初就覺得那些佃戶是在欺負自家小姐,語氣十分氣憤。
看到嬤嬤如此維護,丁婉柔嗬嗬笑出了聲。“嬤嬤不必如此生氣,那些人生活在最底層,每日想著的都是如何活下去。你若是和那些人去生氣不值得。”
在古代這樣人生來就不平等的社會,人想要活的有尊嚴那也是需要資本的,身無分文眼看著明天就要餓死了,那些人哪裡還有底氣去講仁義。能夠做到不為五鬥米折腰,寧死不屈的人不是沒有,但是太少了。
“清平,你去找李管家和他一起去通知那些莊戶,佃戶莊子上不需要,就那麼點地咱們自己就能種了。想要借錢的可以答應,但是不能多給。記得留下借條,寫上抵押物,還款日期。這錢也不是白借的,要付利息。回頭莊子上修完水庫我還想挖水渠建新房子,那些人若不是偷奸耍滑的想來做工也行,我照常發工錢。你也和那些莊戶說清楚,我瞧著他們可憐所以這次就以德報怨既往不咎,可若是再有下次,我就是見死不救也不會有半點愧疚的。”
丁婉柔可以伸手幫那些貧苦的百姓一把,可是也不會沒有底線,讓人以為她是軟柿子好拿捏。
得了丁婉柔的指示,後續的事情該怎麼安排清平的心裡也就有數了。“小姐,我去找李管家商量事,這就告退。”
待清平離開了,孫嬤嬤還是有點氣憤難平。“小姐也是太好心了,那些個忘恩負義的東西就不該幫他們。”
“我聽說那些人家過的特彆慘,有的人家都打算賣兒賣女了。如今小姐幫了他們,他們一定會感恩戴德的。”蘭心小聲開口勸慰著孫嬤嬤。
蘭心的話丁婉柔也是聽到了,她隻是笑笑。丁婉柔答應出手幫忙不是為了能得到誰的感激,隻是擔心那些百姓被逼入絕境做出什麼狗急跳牆的事情來影響到自己。至於同情心她也有點,不是同情那些大人,隻是可憐那些還什麼都不懂的孩子。
清平在僻靜的小屋找到了唉聲歎氣的李忠,他坐在桌前給自己倒了一杯涼水灌了下去。李忠看著他焦急的詢問,“小姐怎麼說?”
“李管家,您老人家是又想幫那些人又不好意思去為難小姐就推我去說,我對山下那些人家可沒好印象,你就不怕我亂說話。”清平笑嗬嗬的看著李忠。
“你不是那樣的人,小姐也是聰明的不會幾句話就被糊弄了。你這去的時候一臉的不情願,這回來了有心情調侃我這老頭子了,小姐是不是答應了?”李忠雖是詢問,可是心裡卻覺得自己猜的八九不離十。
清平笑了笑,“小姐說了看他們可憐就幫一把,可是也不能讓他們得寸進尺。以後他們若是再背信棄義,不應小姐發話,我就能讓他們生不如死。”
“我也是看那些人家實在是可憐,認識幾十年了,於心不忍啊。小姐這次肯幫忙,那就是救了他們全家老小的性命。吃一塹長一智,那些人也不是三歲的娃娃了,若是以後還不知悔改,那就是自作自受了。”李忠內心很是感慨。
在清平和李忠的主持下,住在山莊附近的百姓不少人家從莊子借了錢回家。有了錢請醫買藥購買糧食,生活得以勉強維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