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門庭!
看著青花瓷,嶽正陽就回想以前在搞四舊那會兒,他在革委會院子裡,可是弄了不少的好東西。
就連博物館開業那天,劉曉天、朱軍、沈從文、李援朝幾個人那是瞠目結舌啊!
他們幾個當著那麼多人的麵可是沒敢說,事後和嶽正陽在一起那可是沒少損嶽正陽。
說,難怪當初哥們幾個在外邊吃香的喝辣的,不知道怎麼的嶽正陽就抽了風,非要回革委會大院乾那些吃力不討好的事,原來端倪在這呢。
其實當時他們也知道嶽正陽乾這事,可是沒想到的是,嶽正陽竟然眯出一個博物館來。
當然,這事其他人可能迷迷糊糊的不太清楚,隻知道嶽正陽有眯東西,但是眯了多少不知道。
隻有沈從文這個記賬的最清楚,那嶽正陽眯的不是一星半點,幾百件說的還是少的呢。
不過,這事他這輩子不會說出來,特彆是嶽正陽現在的身份越來越高,就更不能說了。
嶽正陽在博物館開業結束後開始許諾,給大夥分當初在革委會的紅利。
至於錢,嶽正陽是不會給的,特彆是李援朝都是官麵上的人,對這些金錢就更加敏感了,那就給他們指點迷津吧。
嶽正陽告訴他們,現在手裡有錢的趕緊去買四合院。
把手裡所有的錢都去買四合院,這是增值最有效而且是最保險的投資。
幾人還不信,嶽正陽就說自己已經買了二十多套四合院了,他現在還在找,隻要有,他都會去買下來,不過現在的價格可否不便宜了。
聽嶽正陽這麼說小夥伴們那當然是快速行動起來了,沈從文和李援朝兩人那些大的四合院買不起,隻能買一兩個小的了。
不過,劉曉天和朱軍這兩位大財豪氣得很,小的看不上,專門找大的,原來他們這是奔著嶽正陽的四合院大小來買的啊。
所以說這個時候怕買到假貨,不敢投資古董,那四合院或者房子都是最高的投資,沒有之一。
嶽正陽將鳥食碗從籠子裡拿出來,這個鳥食碗說是碗又不像普通碗的形狀,而是竹節形的。
上下兩端微鼓出,而腹部內收,而且腹部中間有一個耳把,耳把上有一眼,剛才嶽正陽就是把插在這耳把中間的竹簽扒出來,才把這青花鳥食罐拿出來的。
就見這青花罐內外均施透明釉,釉色微閃青。器外繪青花紋飾,正背麵均飾靈芝紋。青花色澤濃豔深藍,有黑色斑點,具有典型的宣德官窯青花特征。而且底款寫著“大明宣德年製“青花六字楷款。
看到這幾個字,裴紅英不緊要問,“三哥,你不是說這是清朝的嗎?可是這明明就是寫著‘大明宣德年製’的啊,是不是你也走眼了?”
“哈哈,媳婦,你以為上麵寫著大明宣德年製,那就是明朝的了?哪天我也燒一件瓷器就寫太上老君的名字,那豈不是成了仙家法寶了?”
“去你的,有你這麼損自己媳婦的嗎?人家不懂才問你的嘛,要是我懂的話,哪裡還有你的份,我早就買過來了。”
“媳婦,這你就不知道了吧,這青花瓷中,明朝永樂和宣德青花是曆史上的高峰,所以後世仿的最多。
明代晚期萬曆時期就開始仿製永樂和宣德的青花瓷了。
到了清朝,百廢待興,康雍乾三朝青花瓷方麵,他們不但使用上一朝代的青花瓷,還十分推崇去仿永樂和宣德瓷器。
清代自康熙朝始,皇帝多次傳旨令禦窯廠以明宣德青花為楷模,精心仿製。
像咱們家博物館裡就有清康熙青花仕女遊園圖碗,那就是清便官窯仿明朝官窯作品,這就是所謂的“官仿官”。
它的造型、紋飾基本與明代永樂和宣德青花器一樣,隻青花用料不同,由於用的是雲南產的珠明料,青花發色青翠,富有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