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途!
沐奇毫不懷,柳行風的這位舅舅所具備的能量絕對爵要大,所以林惠龍僅僅是一句疲憊不堪的話就能讓他有顫栗之感,而生不出半點反感,心裡有的隻有敬畏和感激。
他現在無路可走,牽扯到的資金數額過大,富商兄弟顧墨緣也幫不了他,林惠龍和柳行風此舉無異雪中送炭。
畢竟,這大半輩子的基業全在倫敦,有了這筆錢,再憑借自己並不弱的關係網絡,要在倫敦繼續混下去還是不難的。
所以蘇沐奇對於柳行風、林惠龍是極為感激的,而之前那件事他倍感慚愧。
一番感謝的話說完,柳行風看時間不早,釋永環又急著回少林寺,心想不如和釋永環一道回去,於是給班長林川打了個電話,說今晚不回了,明天聯係他們,再把顧盼兮托付給蘇沐奇,讓她和蘇夭父女敘敘舊也好。畢竟那個叫做周清羽的少年給他危險的感覺太深,不能讓顧盼兮犯險。
於是,柳行風就和釋永環踏上了回少林的路途。
臨行前,蘇沐奇一咬牙,從內室取出那柄“天下劍主”寶劍,送給柳行風。
柳行風也就卻之不恭,這本來就是魏長卿的佩劍。
兩人輕功俱強,都嫌火車停停走走的太過麻煩,所以徑取小路趕回少林。
少林寺近十幾年來漸趨商業化,但寺中武僧依舊習武不輟,不斷有絡繹不絕地慕名投師者,有些是歐美金發碧眼的外國人,有些是富豪之家名門之後出來的曆練者,可是大多都不能進入核心的習武殿堂。
重寶秘術從來都隻是有緣者得之。不然天下就亂了套啦。
無論佛道儒那一派彆。真正收入室弟子。都要看緣。至於緣是什麼。那就玄了。不過大抵還是因果二字。可能是你天資絕頂根骨清奇。這是天賜之緣;但也可能你資質不好。但高人偏偏看你順眼。一個高興傳你幾招。這也是難得福緣;鐘姓少女毫不吝惜地指點柳行風練劍。這也是緣。因為柳行風使出了魏長卿地萬象森羅劍。而鐘姓少女正好看見。一因一果。一飲一啄。
所以真正修煉武功地法門不會輕易授之於人。
在少林寺裡。能練正宗純粹地少林武功地。就那麼一小撮人。所謂地七十二絕技易筋經神功。雖說未必沒有其事。但在世人麵前。這不過是個噱頭而已。
像釋永環。從四歲起。每日從清晨五點到夜晚十一點。登山踏水。練功不輟。一身功夫由外而內。才有了如今成就。幾乎銅皮鐵骨。相比之下。柳行風一身玄功就得來地太過容易了。
佛道兩門修煉之法練到後來可說差相仿佛。談不上大相徑庭。但一外一內。一注重練精。一注重練氣。到底還是有些不同地。
從兩人的身形、步伐、呼吸法門、氣息停頓,都有細微的差彆。
柳行風心細,暗地裡做了個比較,發現,無論是外功,亦或是內功,都是釋永環勝過一籌。
但打起來就不一定了,有一劍在手,在釋永環看來,柳行風比三個拿狙擊槍的還厲害。
從八國聯軍轟破中國海關後,國人對武功地信心漸漸退卻,大部分人都認為,即使是一個小孩子,手上隻要有一把手槍,就能殺死一個練武數十年的武師,理論上這是沒錯,但前提是,那個武師是個腦殘,乖乖的站在原地讓你打。
人是活的,槍是死地。
修為到了釋永環這個境界,能感應外界氣息,一絲一毫的殺氣都能讓他汗毛炸起,這與修煉了“望氣之術”地柳行風又是不同。兩人都能感應到森冷殺氣,但修煉的方法卻不同,釋永環是遵循著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的步驟按部就班循序漸進,但柳行風卻是精氣神分彆有各種法門修煉。
有魏長卿這麼個可攜帶武功寶庫在,想不牛逼都難。
可能他在如此年輕的年紀達到這個修為,有伏龍菩提的功勞在裡頭,但即使沒有,在兩年之內,他也能達到現在的境界。一位武學高手崛起到一個高度,隻需要兩三年,其餘地歲月,隻是著力於勇猛精進、保持武功不退步了。
如此勤修苦練,資質好的,二三十年後精、氣、神俱至巔峰,方圓百丈之內,就算一隻蚊子飛過,也能感應到,這種高手,就根本不怕人暗殺了。
理論上說,精氣神練到絕頂,就會出現佛家所謂地“不壞金身”,道家所謂的“穀神不死”,儒家也有“浩然正氣長存天地之間”。
但卻很少有人達到這個高度。
達到了這個境界,也就真地窮儘武道漫漫之途。
且不說這邊廂柳行風和釋永環在山野林木間全速奔走穿梭,那邊廂顧盼兮和蘇夭已經回到賓館豪華套間。
蘇夭伸了個懶腰,一屁股坐在床上,巧笑盈盈的盯著顧盼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