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移民時代!
三月二十八日,經過了一千多壯勞力的辛勤開墾,總算是趕上時節,耕種了一萬畝的水稻,隻要糧食種下了,以後人手充足,每戶人家照料個四五畝地,還是很不費力氣的。
解決了土地開墾任務後,多餘的一千多人,全都被分配到了伐木、開挖護城牆地基、建造水泥碼頭的事物中去了。
有楊海生這麼一位營建老師傅統籌規劃,基隆的建設每天都是一個大變樣,一座嶄新的城池,有條不紊的慢慢展現在眾人的視野當中,相信等林海山等人歸來,一定會很滿意眾人的作為。
陳破浪也在田地開墾完成後,投入到對水泥港口碼頭的建設當中,作為一個出色的造船師,港口的建設顯然難不住他,而且陳破浪對於水泥這種新事物,也是充滿了興趣,林爽一次無意中發現,陳破浪竟然在和幾個陳家的造船老師傅,討論用水泥造船的新想法!
林爽不由感歎,華夏人的智慧力量還是很強大的,隻要沒有了思想上的束縛,給他們一個穩定的環境,林爽敢保證這世界上,華夏文明將取得令全世界震驚的成就!
林爽甚至還在建築工地裡,看到了華夏人對於滑輪組的多種應用比如大型的龍門吊!自然心裡對於這些華人工匠更是佩服。
正是有了這些工匠的無窮智慧,華夏人才會取得無數舉世矚目的成就,比如到現代外國人都無比歎服的萬裡長城,姑且不談它的各方麵影響和評價,單從建築規模上,確實是令人折服的奇跡!
這些日子,外出探礦繪製地形的隊伍,陸陸續續的也都回來了,卻唯有向東和向東南兩個方向的兩支隊伍,至今未回,其他隊伍雖然都將附近的地圖都詳細繪製了,但是都沒有尋到什麼有用的礦脈。
眾人隻當是大員,雖然地域廣闊,但終究隻是一處島嶼,也許這裡礦石匱乏而已,楊海生等人也沒有怎麼失望,隻有來自後世的林爽,才知道台灣島的富裕,不說鐵礦就有七八處大礦山,就說華夏稀缺的銅礦也有那麼三處富礦,甚至還有不少石油儲存。
而林爽之所以,帶著林家前來基隆建城,除了基隆確實是一處深水良港,易守難攻,三麵環山地域寬廣,輕輕鬆鬆容納個二三十萬人自給自足,完全不是問題!
更重要的是他清楚的記得,就在基隆城的東麵,跨過基隆山的那片丘林之中,被後世稱為金瓜山的山上,竟然蘊藏了一座大金礦!
這座金礦是一六二五年,占領了這裡的西班牙人發現的,從西班牙人開始,曆經了清朝、日本、民國、台灣政府,五位主人長達三百年的挖掘,才宣告枯竭,可想而知,這是一座多麼巨大的金山。
如果僅僅是金山也就罷了,就在基隆的東南麵,那裡有一處同樣珍貴的富銅礦山,銅礦的儲量可比金礦大了多了,至現代都仍未開產枯竭,豐富的銅礦,不僅僅意味著無數的銅錢,還有一首首戰艦上的青銅巨炮!
林家隻需在基隆建起一座要塞般的港口城池,坐擁兩座大礦山,有了這樣無比可靠堅固的後方基地,自然進可攻退可守,不說與大陸爭雄,製霸台灣還是可以輕易辦到!
所以對於這兩個方向的隊伍,林爽還是抱有很大的期望的,隻是一轉眼都大半個月過去了,其餘八支隊伍都已經歸來,唯有這兩支隊伍遲遲未歸,就算是淡定如林爽,都覺得有些不安了。
四月十日,午後。
林爽正陪著楊海生和陳破浪,在港口監督第一道水泥碼頭的模板封閉工作,目前也僅僅建成了這一座水泥碼頭,入水兩百米長的規模。
這樣的水泥碼頭計劃建造五十座,五十米長的一千料(五百噸)福豹級驅逐艦,可以輕鬆停靠兩百艘,若是日後需要,完全可以擴建為五百米長的巨型碼頭,靠泊上千艘一千料(五百噸級)船隻。(這個時代的商船幾乎都是一千料(五百噸)以下!)
隻是水泥碼頭的修築,得等待水泥完全凝固,方可投入使用,所以,等到林海山船隊回來後,能夠使用的也就僅僅一座水泥碼頭而已,其餘的四十九座碼頭,人手充足的話,完全建好至少也得一年時間。
不過現在林家的船舶數量,再配合上旁邊已經建好的臨時木質碼頭,倒是剛好足夠使用。
在海港的外圍遠處,還有一道大型的水泥防波堤正在緩慢的修建當中,防波堤的修建速度與碼頭相比更加緩慢,沒有個一年兩年的時間,根本修建不好。
規劃中碼頭的範圍另一邊,那片被陳破浪看好的造船廠,也在防波堤建造計劃的包裹之中,所以防波堤的工程量相當巨大。
好在防波堤是從船廠和碼頭兩邊同時開始修築的,所以這速度還是可以忍受的,用陳破浪的話說,隻要能在將來船廠完工前,將船廠包裹進去,不妨礙造船就可以了。
就在林爽無聊的準備招呼幾個土人,駕船下海釣魚時,駐地東麵傳來了一陣喧鬨聲,甚至還有火銃的射擊聲,緊接著駐地裡的警戒鐘聲,就急促的響了起來,嚇得林爽等人立馬跳將起來。
“所有人集合!抄上稱手的家夥回駐地!巡邏船起錨武裝警戒,保護碼頭!”在楊海生鎮定自若的指揮下,原本惶恐不安的琉球土人,漸漸地都冷靜了下來,登船警戒的登船,餘下的二十人也抄起了倭刀火銃,隨著楊海生向駐地奔回。
駐地的警鐘,是眾人商議好的告急方式,隻要聽到警鐘響起,就意味著外敵來犯,所有在外的人員,都得迅速回防,保衛駐地的安全,同時也是提醒,在外人員小心被敵人偷襲。
當楊海生、林爽帶人趕回來時,城東麵和城南麵的所有在外人員,都已經趕回來了,隻剩下在北麵伐木場和磚窯廠的人,因為距離較遠還沒有到達,但估計也不遠了,回到駐地後,林爽等人才弄清楚了什麼情況。
原來是那兩支去東麵和東南麵的探礦隊伍回來了,隻是狀態不好,損失了十四個琉球土人戰士,幸存的各個虛弱不堪不說,還渾身帶傷,好在都隻是皮肉刀傷,沒有缺胳膊少腿的,而且他們貌似還帶了一大堆客人回來了!
足足一百多人的大員土人,正人情激憤的手持各種奇形怪狀的兵器,與駐紮在駐地的兩百基隆守備戰士,互相緊張的對峙著,雙方都以自己的語言叫罵著。
“老二,怎麼回事?”楊海生望著駐地外麵的情況,皺著眉頭問道。
“哈哈哈!大哥,你快看!你快看!”
渾身被包的像粽子一樣,唯一露在外麵的半張臉上,能夠依稀分辨出,正是楊海生的弟弟楊海明,看的林爽和楊海生嚇了一大跳,可楊海明還像沒事兒人一樣,興奮的揮舞著還能動彈的手臂,指著地麵的兩袋子,示意楊海生去看。
眾人所在的帳篷,正是基隆目前唯一的醫院加藥材倉庫,是一位姓範的老郎中,帶著四五個學徒打理的,此刻帳篷裡正躺了八位傷員,就是那兩隊外出探礦的幸存者了,據說其餘人十四人,都在和土人的戰鬥中被打死了。
地上的兩個口袋都被紮的緊緊地,楊海生好奇的打開了一個口袋一看,立馬興奮起來,這口袋裡裝了一口袋的銅礦石,立馬興奮的望向楊海明剛想發問,就被楊海明著急的打斷了。
“不是這個口袋,是另一個!”
見著楊海明的催促,楊海生感到莫名其妙,但還是依言打開了第二個口袋,隻一眼,楊海生的身體瞬間就僵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