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移民時代!
如今的台南城人口達到了十萬餘眾,城內各種商鋪齊全,倒也顯得喧鬨繁華起來。
台灣新建的城市,除了台北市外,基本都是港口城市,於是紛紛仿照基隆城的設計布局而成。
台南城自然也不例外,一道高達一丈的水泥護城牆,將整座城市包裹,城中布局嚴謹,格局清晰。
在港口碼頭附近,建起了一座大大的水泥港口廣場,周圍一圈便是整座城市的核心,像市政廳等辦公大樓,都是建立在港口廣場沿邊。
因為台南市便位於嘉南平原的緣故,是以,嘉南平原沿海地區的海鹽和各種糖料,都成了台南城的特產。
每隔些許時日都有大量的船隻前來台南,將這段時間生產出來的海鹽、糖料,整船整船的貨物裝運走,或是直接銷往大明,或是遠銷遼東、朝鮮、倭國、南洋。
自然這些船隻裡,如今可不僅僅有台灣屬民的商船了,還有大量來自大明的船隻加入其中,畢竟台灣商民的船隻是有限的,顯然不足以麵對日益擴展的台灣商業需求。
隻是出於保護台灣商民的利益,外來船隻所繳納的稅收,自然要比本土商民要高那麼幾個點,不要小瞧這幾個點,做生意講的就是利潤最大化,也許就差這幾個點,你的產品就賣不過彆人。
如今的台灣民眾都是有錢了,不少人開始想要訂購船隻,隻是因為基隆造船廠,目前給海軍造船還來不及,如何顧得上外麵的商船訂單。
使得不少台灣商民不得不花大價錢,托大明商賈從大明轉買船隻,這樣一來不僅船隻質量大小不能保證,就連價格成本都是提高了不少!
麵對越來越多的商賈反應抱怨,最近台灣高層才發布了公文,允許民間力量組建新的民用造船廠,以滿足民間商船的訂單需求,這才平息了抱怨。
其實這也是有好處的,台灣的造船廠多了,以後台灣的造船能力自然會有所提高,誰規定民用造船廠就不能建造戰艦,這個時代的戰船可沒有後世那麼矯情,普通商船隨意改裝一下,便都是不錯的戰艦了。
隻是相對來說,重新認真設計過的戰艦,在火炮後坐力承受能力上會更強一些,可以安裝更多威力更大的火炮。
不過這都是後話,到時候海軍真想大規模訂購戰船,自然可以將設計圖交給民用造船廠,就可以達到民用轉軍用的效果了。
而且建造船廠,可是個賺錢的活計,不僅僅基隆造船廠陳破浪的陳家,決定在淡水城建立一座民用造船廠。
便是靠樟腦發家的何鈺,在接到通告的第一時間,也趕緊坐船趕回了大明,準備從大明造船廠高薪拉起一支隊伍,來大明投身造船行業!
更不要說彆的有眼光的家族勢力了,紛紛或獨資或合夥兒,前往大明拉技術人員了,這也是台灣高層想出的一個注意,讓民間勢力主動替台灣移民技術人員,這樣的效果要比台灣來做好得多。
扯遠了,劃歸正題,這次隨著林爽一齊來到台南的,可不僅僅隻有一齊釣魚的那些個小屁孩兒,這次一齊到來的還有楊海明將軍及整個台灣的所有陸軍!
一下子兩萬五千餘名戰士,在楊海明的率領下,乘坐海軍的艦船,抵達台南城後,頓時讓整座城市都陷入到了緊張的氣氛當中。
不明所以的民眾紛紛開始八卦起來,隻是台灣一直以來對軍事機密,都管控的比較嚴密,是以,這些民眾自是無法打探清楚將要發生的情況。
隻有極少部分的消息比較靈通的商賈,隱約間似乎知道些什麼,隻是他們都是深知台灣的規矩,一個個都是謹言慎行的模樣。
市政廳大樓,會議室。
“哈哈,林緒好久不見了!”
會議室內,此時已經坐滿了人,就連外出釣魚的林爽,也是在會前趕回了這裡,此時說話的正是坐在位首的楊海明。
此時楊海明和在座的所有陸軍軍官一樣,穿著一身黑色軍服,如今的陸海軍軍服,皆是林爽仿照後世部隊軍服設計出來的,分為常服和戰鬥服兩類,隻是海軍軍服是純藍色的,陸軍軍服則是純黑色的。
一身藍色軍裝常服的林緒,含蓄的笑了笑道“確實是好久沒見了,上次過年回基隆述職時,聽說你去了新建的台北市,這麼一數,都快一年多沒見著一麵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