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眾人拾柴火焰高
謝文傑前腳回房,謝武英後腳陪著張達義也剛進來。
倆人一進屋,就看見謝豫川和謝文傑倆人臉上表情不對。
“怎麼了?”
謝武英一向心直口快,想到什麼說什麼。
張達義見謝豫川眼底像是有事思考,便沒出聲打擾,在今晚自己休息的板床上坐下。
謝豫川看見張達義回來,轉頭請教道:“先生可知龐既明此人?”
既然問到他了,張達義凝神沉思片刻。
“工部外放的基層河官,我了解的不多,但主管江南道水利修建的前任水利使鄭啟明,與我同出一個師門,恩師太山書院的山長那時很看重他的品性,時常在我們後輩麵前提起他學習刻苦之事,聽多了,便也熟悉了,隻是我和他往來並不多。”
張達義回想少許,“哦,前年歲關之時,恩師壽誕,鄭啟明因為工務來不及回京,特讓人將賀禮送回京城,那禮物頗得恩師喜愛,還在席間當眾誇讚過他。我聽說龐既明是鄭啟明的學生,以我對鄭啟明為人處世的了解,他的親傳學生應該不會太差。”
謝豫川聞言,微微點頭。
“他怎麼會在流放隊伍中,先生可了解?”
張達義搖了搖頭,“隻是聽說一點,了解不多,刑獄大牢蹲的艱難,哪有心情去打聽旁人的事情。”
一旁,謝文傑和謝武英兄弟倆聞言,也認同不已,頻頻點頭。
他們當時被下了大牢後,一心都是怎麼護著自己家裡人,哪有功夫打聽彆人。
“不過,流放之前那兩日,我倒是聽說了一點。”
謝豫川:“哦?先生可方便講一講?”
“這有何不方便。”張達義笑了笑。
他起身從原位站起,謝武英眼明手快把自己的凳子讓給張達義,自己跑到一旁環胸靠牆站著圍觀。
謝豫川親手給張達義倒了一杯溫茶。
張達義指尖捏著杯沿,回想道:“江南發水,災情嚴峻,損失慘重,賑災之事到底如何,我不得而之,隻是聽說江南道的上下官員沆瀣一氣,貪墨了賑災銀兩,導致流民紛紛流向京城,彈劾的折子過多,那段時間翰林院公務壓滿。後來聽說皇上大怒,命刑部押了鄭啟明,責令刑部會大理寺、都察院三司會審。”
謝豫川兄弟三人聽得認真。
“會審如何?”
“這就耐人尋味了。”張達義似也覺得此事蹊蹺,“按說會審鄭啟明,再快也不至今年秋後問斬,刑部判罰官員也有流程要走,短則三五月,慢則來年再出定案。何況江南道上下官員那麼多,就是來往賬目也需要相當的時間核對,可是河道的案子說判就判,刑部說是證據確鑿無誤,鄭啟明也認罪,案子報到禦前,聖上欽點了死罪。”
張達義當時聽到此事之倉促很嚴苛,也詫異了很長時間。
“如今人也死了,親眷奴仆充公為奴,此案後續不太了解了,隻是聽說其他一應涉案官員,改判流放,江南河道換了新任使官。”
“龐既明是這些人其中之一。”謝豫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