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是夫子!
孟海回到了瀚海學堂。
孟海看了一眼前堂正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孟遠生,穿過了中堂的走廊,直奔著後堂的臥房跑了過去。
孟海在自己這不大的臥房當中搜尋了一圈,將那裝有著五十兩碎銀子的錢袋偷偷藏好,又鬼鬼祟祟的四下張望一圈,確定周圍沒人這才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孟海又跑到了書房。
既然決定開家書鋪,那肯定要做一些規劃。
尤其是書鋪裡麵,該賣些什麼書呢?
孟海在自己的書桌上來來回回的搜尋了許多本書,大部分都是一些之乎者也的古文,隻有很少一部分的書籍內容有關大秦曆史,還有一些大秦之外的小國風土人情。
除此之外,整個書桌上找不到其他閒書。
孟海無語了。
這具身體的原主人原先這麼好學的嗎!
都說古代有畫本子,還想好好瞧一瞧是否能夠在書庫裡麵售賣,結果連一本閒書都沒有瞧見。
孟海從一旁抄過一張宣紙,宣紙展開,找到了之前寫計劃書的那根最細的毛筆,腦海之中開始天馬行空的思索著自己以前看到過的各種小說。
那些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字的小說自然不可能全部記得,但是大概內容那是記得妥妥當當,尤其是有些看過三、四遍,雖雖不說倒背如流,但是在每個環節乾了什麼事孟海還是知道的。
孟海想了想,手中的毛筆開始飛速的在麵前宣紙上寫寫畫畫,一直到母親趙芳秀呼喚吃晚飯。
孟海吃過晚飯後,頂著蠟燭跑進了書房,又開始寫寫畫畫了起來,一直到被孟遠生和趙芳秀催促著上床睡覺,孟海這才極為不情願的回到了自己的臥房。
當然,孟海在睡覺之前還是先檢查了一遍自己藏有五十兩碎銀子的地方有沒有被人動過,隨後才放心的將身上的衣服,襪子朝著旁邊的凳子上一扔,進入了孟鄉。
清晨。
天才蒙蒙亮。
孟海又被尖叫聲吵醒了。
孟海覺得自己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酸書生,至少他現在有了殺雞的勇氣。
孟海極為不情願的穿戴整齊,這次趕上了早飯。
吃過早飯的們還來到學堂當中,看著下方一個個稚嫩的麵容。
孟海忽然想到了什麼,趁著上課的鐘聲還沒有敲響,對著下方眾多稚嫩的麵容說道。
“在上課之前,本夫子先問你們一個問題。”
即使上課的鐘聲還沒有敲響,但是這些稚嫩的小孩們仍舊坐得端端正正,他們還以為夫子要考驗一下他們之前學到過的知識內容,一個個小臉嚴肅無比。
孟海看著學堂忽然安靜,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你們平時都喜歡看什麼書呀,你們知道你們身旁的人平時喜歡看什麼書嗎?”
孟海覺得自己開書鋪之前得要先搞個調查,搞清楚了大眾的口味,這才好根據自己看過的那些小說進行改編。
雖然現在的孟海再將計劃書交給陳理之後已經不缺錢了,但是如果書鋪能夠大賣,孟海還是非常樂意見到這一幕的。
一個六歲左右的小學童站起身來,先是行了一禮,隨後才說道“學生喜歡看《大秦律例》,還有《大秦詩賦》。”
六歲小學童話音剛剛落下,一個十二歲左右的少年站了起來,這是孟海這兩天見過的好學生。
少年眼珠子轉了轉,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學生喜歡看《曆典》,還有《武宗實錄》,還有《端瑞經》。”
《曆典》那是開國太祖時代所編纂的官方教材,《武宗實錄》那是秦朝官方對上一任皇帝英明事跡的總結,《端瑞經》那是上一任皇帝留下的官方教材。
孟海有些惋惜地看了一眼下方仍舊躍躍欲試,打算踴躍發言的稚嫩麵容。
這麼小的年紀,就讀這麼正經的書?
想當初孟海上一世在五、六歲這個年紀的時候,還抱著漫畫傻嗬嗬呢。
孟海抬了抬手,打住了還想踴躍發言的學童們。
孟海儘量讓自己表達的更清晰一些“你們平時看的有沒有那種不怎麼正經的書,比如說飛俠打架,妖魔鬼怪。或者你們父母平時喜歡什麼樣的畫本子,喜歡什麼類型的題材?”
學童孟互相對望一眼,眼底閃過了茫然。
孟海心中長歎一聲,這個時代可不是人人都識字的,而且每天都為了生計奔波哪有時間看閒書,恐怕連看畫板的時間都沒有,難道以後的書庫隻能麵對那些識文斷字的書生?
那還有什麼意思!
孟海正在這裡感覺到一陣陣惆悵的時候,一位十歲左右大的孩童站了起來。
“回夫子,父親平常喜歡看一些懲治惡人,獵殺貪官的畫本,隻不過父親識字不多許,有許多內容都是我讀給父親聽的。”
孩童說著,臉上忽然閃過一抹紅潤“至於學生自己,學生喜歡一些怪力亂神的東西。比如好的神仙打敗壞的神仙,還有神仙捉拿妖魔鬼怪之類的話本。”
孩童的這一句話似乎引起了在座眾多學子的共鳴,許多學生都紛紛響應自己喜歡看好人戰勝壞人之類的話本或者書籍。
孟海聽著這些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忽然有了靈感。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上課的鐘聲敲響。
在學堂旁的窗戶邊上,孟遠生的身影露了出來。
孟遠生乾咳了一聲“不爭,注意分寸,時間到了。”
吳玄看見是自己的父親,連忙點頭,做出了一副威嚴的模樣。
孟海並沒有發現此時此刻的孟遠生背在身後的雙手,已經握住了紙和筆。
在下方眾多稚嫩目光的注視之下,孟海咳嗽一聲,隨後,極為緩慢地一字一句說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稚嫩的聲音,緩慢的重複三遍。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稚嫩的聲音再次重複三遍。
孟海有些不滿的看了一眼下方那稚嫩的學生們,這些學生似乎意識到了什麼。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稚嫩的聲音再次重複三遍,隻不過相較於上一次那速度緩慢了不知幾倍。
一句話就那麼幾個字,但是讀了三遍卻足足耗費了近兩分鐘的時間。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孟海開啟了上午的劃水日常。
美食樓。
今日的美食樓似乎與昨日並沒什麼兩樣,但是又與昨日有了很大的改變。
今天一大早,在美食樓前便響起了敲鑼打鼓的聲音。
在現在這個沒有電腦手機的時代,這樣的響動自然引起了不少人好奇的目光,尤其還是大清早的時候,於是許多人紛紛來到美食樓前。
他們發現今日的美食樓果然有許多的不同,尤其是在美食樓的左右兩邊,各紮著一個圓布編織而成的大紅花,足有一人之高的大紅花隨風飄動。
一個拄著拐棍的老丈,有些驚奇的望著大門敞開的美食樓。
保障身旁站著一位書生。
書生似乎注意到了讚美石樓旁邊掛著的一個牌子,牌子雖不大,但是極為顯眼,尤其木牌的周邊還被一捋紅色的絲帶纏繞著。
“今日特價菜,芙蓉大蝦,年年有魚,原價五十文,現價隻需三十九文。除此之外,今日店裡一切菜品打九折,還有免費小菜份上。”
書生將木牌上的字讀了出來,書生的聲音雖不大,但是在他周圍的人卻聽得清清楚楚。
尤其最後一句“免費小菜”下麵還畫了著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