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是夫子!
孟海在吃完晚飯之後,忽然聽到窗外一陣吵吵嚷嚷。
孟海仔細去聽,發現整個清河村都沸騰了起來。
整個清河村裡都回蕩著“抓賊了”,“有賊人來了”,“賊人往那邊跑了”,“賊人不見了”……之類的聲音。
孟海還以為有賊那麼大的膽子,居然敢來清河村裡偷東西,想必這個賊也是把清河村當成了普通的村子,但是沒想到整個村子裡麵那麼多高手。
孟海正在這裡天馬行空的想著到底是哪個倒黴的賊人來到清河村,卻不知道此時這個賊人正是邋遢道人。
邋遢道人一路拚命躲閃,一路險而又險的跑出了清河村。
邋遢道人跑出清河村三裡地的距離,這才長鬆了一口氣,在那裡扯著破喇叭的嗓子大罵著孟海。
當然,在夜間,邋遢道人再次潛入清河村,即使清河村加大不少巡查的人少,而且戒備森嚴,但是這可攔不住邋遢道人。
邋遢道人三下五除二的就翻入了清河村,來到了孟海的茅草屋前,取走了孟海窗戶下麵的那封信,又拔了個樹葉插入到窗戶縫裡,他這才離開,又是一路狂奔回了京城。
接下來的三天時間裡平安無事。
孟海在這三天的時間裡那是把清河村當成了自己的家,白天起來就指使這五個女子為自己買早餐,中午的時候買些雞鴨魚肉跑去找大牛吃喝,晚上隨便吃點水果零嘴並過完了這一天。
直到三天之後。
孟海這天早晨是被紫衣女子給叫起來的。
孟海極為不情願的穿戴整齊走出房間,卻發現整個村子裡居然一個人也沒有。
孟海在紫衣少女的指引之下,一路走到了村子最中央的一處圓台前。
這是一個搭起來離地三米左右的圓台,圓台直徑有五六米長,原來是舉行活動,或者唱戲、聽書時候用的,早些年在圓台上還有個雕像,隻不過現在已經不見了。
而在圓台周圍的空地邊,則是已經圍滿了人。
距離圓台最近的是一排穿著黑色盔甲的士兵,士兵一圈一圈的把整個圓台圍得密不透風,看這士兵的數量也有好幾千人。
在士兵的外圍,是一圈一圈穿著各色衣服的壯漢,壯漢數量也有好幾千人。
在壯漢外麵則是一些老幼婦孺,他們在圓台的最外圍站立,看那數量至少也有六,七百人。
孟海趕到的時候,恰巧看見站在圓台最中央的寧王正在插著一麵旗幟。
這是一個繡著火紅色太陽和金黃色盤龍的大旗,金黃色巨龍盤繞在火紅色的太陽之上,金黃色巨龍的大嘴巴正好對準了太陽的位置。
這正是大秦的圖騰標誌,俗稱國旗。
寧王站在整個圓台的正中央,他的左邊站著二當家,右邊站著三當家。
二當家大牛今天也換上了一身嶄新的盔甲,那是一套黑鐵盔甲,頭盔,護膝,護肘,胸甲,護腰,護膝,腿甲……
這一套黑鐵盔甲再配合著二當家大牛那魁梧壯碩的身軀,倒是將其襯托的威風凜凜。
三當家身上也穿著一身銀白色的盔甲,全身上下一身銀白色的套裝在太陽的照射當中閃閃發光,倒是也顯得英武不凡。
孟海距離圓台比較近了,這才發現,在圓台下方用紅布寫著三個大字拜將台。
孟海與拜將台中間大約還有十幾步距離的時候,他發現整個拜將台上已經擺滿了物品。
寧王與二當家和大當家是站在拜將台前方的,在這三人的身後則是擺著一個巨大的香爐,香爐當中正有絲絲縷縷的白色煙霧繚繞在拜將台的正上方。
在香爐的左邊,有一個“十”字形的衣架,衣架上麵掛著一套做工極為華麗的絹帛衣裳,衣裳有點像是古裝劇當中的龍袍。
整個衣裳以紅色與黃色為主,在衣裳的腰帶部位還掛著一個白玉玉佩,整個衣服掛在十字形的衣架上迎風招展。
在香爐的右邊則是擺著六樣祭祀品。
分彆馬頭,牛頭,羊頭,狗頭,豬頭,有一隻雞。
在香爐的右邊專門搭了一處高架,這六樣祭祀品擺放在這處高架之上,由於高架是經過特殊設計過的,所以即使是在下麵圍觀的人,也能清晰看見這六樣祭祀品的全貌。
香爐是擺放在拜將台正中央靠後的部位,而在這拜將台的正中央,還擺放著一處香台。
這香台有點像孟海上一世在寺廟當中看到過的那種香台,是放東西以及供遊客插香祈禱用的。
這一處香台上麵放著一個小型的香爐,這是插香用的,除此之外還放著幾個玉佩,和幾個木盒子。
這幾個木盒子都是成心閉合狀的,所以也不知道木盒裡麵到底裝了些什麼。
今的寧王也穿了一身金色的長袍,衣袖鑲嵌著紅邊,裡麵穿著一身紫色的長衣,腰間係著金黃色的腰帶,雙腳則是穿著鑲嵌著白色雲紋的黑底長靴。
孟海看看拜將台上三個人的打扮,再看看他身上這不知道已經穿了多少天的白色衣服,尤其這白色衣服上麵還已經染上了不少灰跡,他這身衣服實在是太土了。
寧王挺著一個大肚子,站在拜將台上敬香。
三根香插在了香台上的小香爐裡,香煙嫋嫋,絲絲縷縷的香煙飛向高空最後消失不見。
緊接著是三當家和二當家也同時上香。
做完這一切之後,三當家打開了香台上的一個木盒,從木盒裡麵取出來了一份檄文。
三當家雖然沒有用喇叭,但是他的聲音卻傳的很遠。
這份檄文從開始到最後都在訴說著當朝大秦皇帝的昏庸無道,比如某某地方發生洪災結果導致多少人傷亡,某些地方乾旱導致多少人流離失所,哪些地方發生瘟疫又導致多少人死亡,還有一些朝廷貪腐官員的名稱……
一份檄文洋洋灑灑居然有幾萬字,三當家喊了半刻鐘左右的時間,這才讀完這份檄文。
隨後二當家又上前打開了一個木盒,木盒裡麵裝著一隻雞,一隻被捆綁好的活雞。
在木盒裡麵還有一個碗,一個金碗。
二當家殺了活雞,將雞血放入到金碗當中,他將碗裡的雞血一半灑在了地上,一半灑在了天上,還有一半灑在了身後那繡著金色盤龍和紅色太陽的大旗上。
這個時候也就該孟海上場了。
孟海還不知道自己要上場,結果他的身後被人推了一把。
孟海看清了那人,這是紫衣女子。
孟海作為一位望氣師,名聲還是遠洋清河村的每個角落。
孟海剛剛踏上拜將台,整個拜將台下麵就響起了一陣陣“天師”的呼喊。
雖然下麵這些普通百姓以及那些將士,也不知道天師和望氣師之間到底是什麼聯係,更加不知道天師和他們口中所謂的神棍又有什麼不同。
反正伴隨著一聲呐喊,下麵的百姓和軍士們都紛紛熱血沸騰了起來。
孟海按照三當家昨天給的那份書信上的內容,裝模作樣的拿著幾張三當家給的符紙在拜將台上走了幾圈,然後大聲呼喚祭拜天神,祭拜月神,祭拜雨神,又祭拜風雨……各種各樣的神仙。
尤其還有一個“賭神”,孟海也不知道這是哪路神仙,反正孟海再提起賭神這兩個字的時候,腦海當中最先浮現出來的就是上一世看到過的周大明星。
孟海當初在考試的時候還祭拜過周大明星的畫像,還真有些用,至少數學考及格了。
孟海在拜將台上蹦蹦跳跳了好一陣子,累的他差點虛脫了,他的任務才算是結束,退到拜將台的另一側。
在將台的下方,忽然在此時響起了鼓樂之聲。
隨後,身穿金盔金甲,腰間配著金黃色寶劍,一副戰神無敵模樣的大當家,一步步的踏上拜將台。
寧王小碎步向前倒騰了幾步,二當家和三當家在前跟隨。
三當家又打開了一個木盒從中取出了符,印,斧鉞,將其交給寧王。
符,印,斧鉞,這是三樣東西。
印,那是大將軍金印。
符,這是調動軍馬的兵符。
斧鉞,這是軍權的象征,代表著寧王將軍權交給了大當家。
寧王向南而立,拜將台下方的樂隊奏起更加響亮的樂聲。
寧王一授印,二授符,三授斧鉞。
大當家每收一物,都是跪拜而接。
之後的三當家又從一個木盒裡麵拿出來了一份卷軸,打開卷軸開始誦讀宣儀。
這一套流程走下來,那也耗費了將近大半個時辰的時間。
孟海站在一旁無所事事,甚至都忍不住想打了一個哈欠。
隻不過想著下方那麼多人看著呢,最後還是憋住了。
這一套流程走下來還挺繁瑣的,孟海想著以前在電視劇裡看到這一套流程,走下來也就要五,六分鐘的時間。但是沒想到親自參與其中,一套流程走下來,居然要兩、三個小時的時間。
而且下方的軍兵,山匪,還有最外圍的老幼婦,居然一個個神色亢奮,他們已經亢奮了將近三個小時了。
孟海一臉無聊的瞅著已經開始起誓的大當家,大當家張口閉口就是展出朝廷當中的逆賊,匡扶大秦社稷……
一個周國的探子,居然說要匡扶大秦社稷,孟海在一旁站著也不敢笑。
孟海心中又開始想著之前讓邋遢道人傳的那一份書信,三天之前他所傳的書信,說的是三天之後讓官兵動手。
但是現在三天的時間已到,怎麼感覺清河村還是像往常一樣,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呢。
孟海已經拿到了邋遢道人從醫館裡麵帶來的那些迷藥,並且邋遢道人也附著上了迷藥該怎麼用,以及紅瓶子裡麵裝的是解藥的信息。
孟海思索著大秦的那些官軍什麼時候能殺過來,到時候他又該怎麼跑,殺紅眼的寧王軍隊與大秦官軍不會把他也給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