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海聽到這裡憤憤不平的說道。
“你一提到這件事我就覺得來氣,我收到了請帖,去明月侯府給他那閨女過生日,結果他們因為我是一個沒權沒勢的教書夫子就看不起我,結果還有兩個家丁把我推倒了,我身上的傷就是這麼來的。以後薛衛健再讓我去他們府裡,我絕對不去,就這招待人的態度,活該隻做個侯爺!”
楊玥兒還沒說話呢,一旁的趙宣勃然大怒“老孟,他們居然敢如此待你,你放心,明天我就把他們給你抓過來!”
楊玥兒白了一眼孟海,又瞪了一眼趙宣。
“得了吧,你被一位侯爺邀請到府中給他閨女過生日?我看你是得了瘋病吧,我這輩子還沒有見過侯爺呢,你一個教書的夫子,哪來那麼大的本事。人家侯爺沒怪你,就已經不錯了,你還想找人家的麻煩,要不然我給你煮一杯醒酒湯,你先醒醒酒?”
楊玥兒顯然是不幸的,她用一種看傻子的目光看著孟海,看的孟海都不知道該怎麼解釋了。
楊竹瀝笑著打趣道“你說是侯爺的女兒過生辰,所以把你請過去的。難不成是侯爺的女兒看上了你,所以借此機會把你請去?”
孟海聽到這裡,趕緊回過頭就想要解釋些什麼,她的目光先是看了一眼貌似一點也沒在意的楊玥兒,又看了一眼一臉含笑的楊竹瀝,知道這句話是在開玩笑。
孟海鼻子哼了哼“如果侯爺家的女兒看上我那還好呢,我這就能少奮鬥一輩子了,以後坐擁著金山銀山,絕對忘不了你們。”
楊玥兒這個時候鼻子也發出了一道“哼”聲,說道“就你這樣,侯爺家的女兒怎麼可能看得上你,我看你就是酒還沒有醒,我真的得要給你灌上一杯醒酒湯了!”
孟海和楊竹瀝與楊玥兒說閒話的這段工夫,他手上的傷和背上的傷已經全部被塗抹好了,傷病不是很重,所以塗抹的速度也很快。
孟海一邊說著笑著,一邊穿好了衣服,他隻感覺這小小醫館的氛圍可比明月侯府好了不少,果然這裡才是家呀!
雖然這小小的醫館沒有明月侯府那種高牆大院,也沒有侯府當中雲集的達官顯貴,富家商人,但是這小小的醫館卻溫馨了許多,兩三句閒話間就將彼此的距離拉近了不少。
這可比彎彎繞繞,每個人都充滿著一肚子壞水的明月侯府,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由於醫館這段時間沒人的緣故,極為清閒,孟海就拿出了五子棋,這是他從瀚海學堂帶來的,沒事乾就和楊玥兒下棋。
趙宣也非要參與進來,所以三個人誰輸誰下,輪流著來玩。
趙宣是個新手,所以每當他上場的時候,連一局都守不住便落敗了。
在下棋期間,楊玥兒就不自覺的問道“對了,你是不是要做商人呀?”
孟海聽到這話愣了一下,楊玥兒這才繼續說道。
“前段時間你不是一下子買了不少商鋪,你要開個聽書的場所,又要開個賣話本子的地方,你這邊東開一個店,那邊又西開一個店,你是他們的大東家,你這不是要走商人的路嗎?”
孟海聽到這話,這才恍然大悟。
這說的沒錯。
他開了一家書鋪,畢竟要為生計奔波,在京城的文人書生還賣過草鞋,耕過地呢,所以在一家書鋪裡麵做個掌櫃其實也沒什麼。
但是如果店鋪開的多了。
海宣話齋,海宣聽書,海宣倉儲……
孟海將來肯定還要開更多的店鋪,如此一來,那就是這所有店鋪的老板,日後再開家商行解決供應商的問題,再發展幾個下線去其他郡縣裡麵買東西,他就是一個妥妥的大東家。
這就是絕大多數商人走的路。
就像是陳理那樣,有一支屬於他的商隊,有一個屬於他的商行,有許多屬於他的產業遍布京城,包括其他郡縣……
這樣也不是不行。
隻不過大秦現在這個社會對商人的態度一直都不是很友好,如果孟海到時候真的走上了這條路,恐怕也不好收場。
尤其是走上了商戶這條道路,日後做官可就麻煩了,畢竟做官的人是不能經商的,就怕官商勾結,而讓整個大前門受了損失……
孟海聽楊玥兒這麼一說,也想到了這個問題。
他這件事情還沒有和孟遠深與趙芳秀說呢,上回他開了書鋪就被這夫妻二人嘮叨了幾天幾夜,他現在在賣詩賺來了錢又開了這麼多書鋪,恐怕被這夫妻二人得知,就得要將他吊到樹上打上幾天幾夜才肯罷休。
而且這還影響到後期做官。
“大秦律”當中有明確的規定,做官的人是不能夠從事商戶等職業,就連家族三代內也不能有經商之人,這是大秦開國以來到現在一直定下的一條規矩。
隻不過大秦從開國到現在已經二百餘年,每一任的大秦皇帝也都在管理著這件事,但是仍舊有一些漏網之魚明麵上做官,背地裡卻從事著經商的行業,這要是被抓到輕則去官流放,重則那是要押入大牢的。
至於砍頭,除非是暗中做商賈之事的時候,借助官職之便對社會產生了重大惡劣的影響,否則最重的也就是拔去官職押入大牢,關他個幾十年。
孟海大腦當中的記憶碎片,如同潮水一般湧來,他在仔細的思索著這件事,思索著日後的發展。
他倒是可以用錢暗中收買一些官員,至少得要有個保護大傘才行,但是那樣他無異於案板上的魚肉,萬一上麵的保護大傘哪天不高興了,他可就沒了。
但是作為商人,又不可能做官。
披著官員的外皮,暗中行商賈之事風險又太高。
但是沒有個官職就不一定能夠把握住千萬家產,畢竟那非常招人眼紅。
孟海有些鬱悶了,這下該怎麼辦?
難不成讓他乾脆收手,不再去做商賈之事?但是錢都已經投入進去了,想要取可就取不出來了……
孟海心不在焉的下著五子棋,一下子輸了好幾把,他在心煩意亂之下乾脆提前告辭離去。
作為一位書鋪的掌櫃,沒怎麼管過事的書鋪掌櫃還是先去書鋪裡麵轉了一圈,由於美食樓詩會那一次宣傳的十分到位,這段時間書鋪的生意一下子好了不少。
隻不過距離海宣書鋪比較近的幾個店麵都在裝修,所以書鋪的生意也受到了影響。
陳大年和趙宣這兩個敗家子,那可是把距離書較近的幾個店麵全部買了下來。
原本書鋪的左邊是幾家餐館,右邊是幾個賣雜貨的門麵,隔著一條街,前麵正對著的是一家客棧,還有幾個雜貨鋪子。
原本這條街上的生意都挺好的,結果陳大年把周圍的這些鋪子全部都給買了下來,而且還是以市麵價的兩倍進行收購。
現在左邊建了海宣倉儲,對麵建了海宣話齋,話齋旁動工麵積最大的一片區域建了海宣聽書,這段時間又買了不少需要用到的桌椅板凳之類的雜物雜貨,又招攬了一部分人對他們進行培訓……
這一下子花了可就將近有五千兩銀子了!
搞這些玩意兒,還真的費錢呀!
海宣書鋪唯一的書鋪夥計王五,這段時間也是忙的沒閒過。
由於王五的話畫工藝不錯,尤其是畫小人書的工藝不錯,在孟海教導之下,海宣話齋第一批畫本子已經送入了文墨閣。
孟海借助上一次所看過的黑白漫畫的經驗,加上對各種爽點的分析,以及對於現在大秦這個社會粗顯的調研,借助王五那畫小人精妙絕倫的手藝,畫出了第一本異界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孟海以前讀過一遍白話文版的三國演義,這也是因為他當時上數學課實在是聽不下去那些阿爾法,貝塔,伽瑪……所以不懂事的他,借助數學課的那段時間讀完了白話版的三國演義。
他前段時間在瀚海學堂養傷的時候,就順帶著將三國演義默寫了出來。
孟海當時隻看過一遍,以為不會記得書中的內容或者記得不全麵,但是當他提起筆的時候,卻發現腦海當中全都是關於三國演義這本書中的內容。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張翼德怒鞭督郵,何國舅謀誅宦豎。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廢漢帝陳留踐位,謀董賊孟德獻刀……
關於三國演義,不僅出了話本子,在海宣書鋪裡麵還有實體書,隻不過這本書印刷了倒是不少,但是賣出去的卻隻有寥寥十餘本,或許這個時代的人還沒有發現這本書的好看。
孟海已經在左手另外三大名著了,隻不過目前隻默寫出了“紅樓夢”當中的一小半,誰讓他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都沒有時間好好的寫書了。
關於三國演義前十回的話本子被畫了出來,送往了文墨閣印刷。
其說是印刷,倒不如說是十幾個畫工極好的師傅連夜趕工,將他們按照送去的原本給複刻畫出來。
文墨閣當中的這些畫師,每一個人都有屬於他們的繪畫位置,成批量的繪畫倒是也費不了多長時間。
畢竟這個時代並沒有打印機,倒是有打字的機器,這種印刷機印刷出來一本書也要耗費小半刻鐘的時間,隻不過可以成批量的印刷,這倒是件好事,但是製作話本子大多數還是靠手繪的。
王五正在繪畫著三國演義第十回到二十回的內容,他這段時間也收了幾個徒弟與他一同繪畫,隻不過這段時間他的那些徒弟還有其他的工作要忙,得要等下午才有時間過來給王五幫忙。
也就是說,王五的那些徒弟是打兩份工的。
孟海簡單的視察了一下工作,順帶著留下了二兩銀子的賞錢。
海宣倉儲和海宣話齋兩處店鋪門麵建造的速度還是比較快的,可能再有個三天的時間就能夠竣工了。
隻於海宣聽書,由於借用的場地實在是太大,可能還要有十餘天的時間才能夠竣工。
孟海在視察完工作之後,也就返回了瀚海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