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周國使臣_我隻是夫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我隻是夫子 > 第343章 周國使臣

第343章 周國使臣(2 / 2)

趙琦緣說話了,隻不過孟海覺得皇帝這番話表現得有些不太好意思。

“朕知道周國那邊絕對有陰謀詭計,但目前還不知道周國那邊到底搞了什麼小動作,所以朕派孟愛卿先去瞧瞧。”

孟海聽到皇帝這話愣了一下,然後,他就感覺到一陣無語。

覺得周國那邊有陰謀,所以讓他去。

現在連周國那邊到底要做什麼都不知道,就讓他去,這對他是多大的信心啊。

孟海覺得自己有點愧對這信任。

他無語了,還是想再確定一遍“陛下的意思是您現在什麼都不知道,甚至連周國那邊是否真的有陰謀都不知道,所以讓我去碰碰運氣?”

趙琦緣想了想,點了點頭“朕覺得周國那邊絕對不會善罷甘休,此行必定有陰謀。朕覺得以孟愛卿的壞水……聰明才智,肯定能夠查明周國此行的目的。孟愛卿是我大秦的棟梁之材。孟愛卿曾經在痙攣殿上也數次重複過這句話,想必以孟愛群對我大秦的忠誠,定不會辜負朕的期望啊,朕祝你馬到成功!”

孟海聽著趙琦緣這邊左一言右一句,居然有一層趕人的意思。

沒錯,皇帝的確在趕人。

孟海被兩個小太監請出了乾陽殿。

孟海有些鬱悶地朝著宮殿外走去,身後的大牛仍舊在堅持不懈地服務著孟海,為其推著輪椅。

孟海離開皇宮,他想了想,直奔鴻臚寺而去。

孟海剛上馬車就有兩個小太監跑了過來,小太監的手中抱著一後落的文書。

這些文書記錄著周國使臣的詳細信息,全都是皇帝派人來調查所得的。

皇帝著急忙慌地將其從安陽郡調回京城,就是為了麵前這不清不楚的周國使臣,孟海除了對皇帝這不靠譜的行為吐槽,也實在不能做些什麼了。

鴻臚寺還是非常熱鬨的,畢竟整個鴻臚寺聚集著大量前來朝拜秦國的使臣,以及本著友好建交的各國使節。

孟海剛剛踏入鴻臚寺的大門,門口就有幾個官吏圍了上來。

孟海可以說是整個鴻臚寺的熟人了,畢竟之前馮亮那個案子的時候,孟海可是在鴻臚寺裡待過一段時間的。

現在這位老熟人前來,自然有許多鴻臚寺的官員前來見禮。

鴻臚寺卿黃參也小跑著迎了過來,他似乎早就已經接到了皇帝的禦令,所以在聽到慕海前來的消息之後,他便身穿官服,笑著迎了上來。

黃參坐在鴻臚寺卿這個位置,雖說是朝堂之中的三品大員,但是他本身為人還是非常親切的,畢竟要與周國使臣建立友好邦交,自身的形象以及自身的素質還是極高的。

所以在孟海前來的時候,黃大人向前小跑幾步,滿臉堆笑,一副家中長輩的語氣說道。

“孟大人怎麼這麼久才來,陛下已經向微臣說過孟大人前來的消息了,黃某已經備好了酒宴,孟大人先去吃些?”

孟海擺了擺手。

他說道。

“陛下這次派我前來處理周國使臣的事情,要不我們還是先去看看周國使臣吧。”

黃參聽到這話順勢點了點頭。

這黃大人似乎想到了什麼,又趕緊補充了一句。

“孟大人,陛下有令,此次周國使臣入境處理詳儘事宜,全權交給孟大人。如果孟大人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黃某會從中協助。”

孟海聽到這話就知道這一切全部都是皇帝安排的。

讓他處理關於周國使臣的事,他該如何處理?

他最終還是先與黃參去周國使臣那邊瞧瞧。

整個鴻臚寺有許多院落組成,每一處院落當中都住著來自異國的使臣。

整個鴻臚寺的院落有大有小,而周國是穿梭居住的“樂安居”,在整個鴻臚寺已經算是較大的院落了。

在樂安居的門口站著三個小吏,他們的任務就是照看所對應院落實成的相應需求。

樂安居的大門是敞開的。

周國使團似乎不介意自己的秘密被彆人發現,也不介意自己所說的話被他人聽到。

在樂安居的大門前是有台階和門檻的野孟海現在的能力,還得要靠大牛和張頂兩個人將其抬過去。

由於院落較大的緣故,院裡院外都有活動的周國使臣。

院外的周國使臣瞧見鴻臚寺卿帶著一個坐輪椅的人進來了,有機靈的周國使臣趕忙跑進房中,去找主事人。

周國這次一共來了25位使臣。

這次的周國使臣速度很快,從離開周國到進入秦國,一直到秦國京城,中間隻耗費了半個月的時間。

相較於上回馮亮帶著人進入秦國,直接花費兩三個月才進入京城,這次的周國使臣動作可謂是快了不止一星半點。

25名周國使臣陸陸續續地進入院中。

周國使臣帶頭的是禮部左侍郎,安理智。

畢竟周國名義上的禮部尚書目前還壓在秦國的大牢之中,所以這次來的隻能是周國的二把手,禮部左侍郎安理智。

孟海腦海當中快速地浮現出了關於安理智的相關信息。

皇帝之前給他關於周國使臣的調查信息當中有所有人的背景資料,自然也有著安理智的調查背景資料。

相較於馮亮這位不明緣由當上禮部尚書的三品大員出使秦國,安理智可就是正兒八經的在禮部左侍郎的這個位置上坐了近五年的時間。

安理智是一個年約五旬的老者。

他的頭發花白,個頭也並不是很高,但是身上規規矩矩的穿著周國的朝服,他的身上並沒有穿金戴玉,但是身上那股氣質卻讓人不得不多看此人一眼。

那是一種淡定自如,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黃河決於頂而麵不驚的鎮定氣質。

除了安理智以外,圍繞在這位禮部左侍郎身旁的其他周國使臣,絕大多數也都是禮部的官員,隻不過都是裡部的基層官員。

除了安理智和禮部官員之外,還有幾個能說會道的辯才,也都是從周國民間當中搜尋而來,進入秦國參加此次談判的。

安理智這次帶來的人看上去並沒有問題,畢竟這次是與秦國進行談判的。

相較於上回馮亮直接帶來了不少林兵司和獅王宮的人,這次安理智帶來的周國使臣那就正常太多了。

除了安理智和民間搜刮而來的辯才以外,這支周國使臣的隊伍當中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

周國的九皇子。

王慶。

孟海目光望向了安理智身旁一個30歲出頭的男子。

此人個頭適中,身材較為魁梧,尤其是雙眼極為明亮,他與安理智身上的氣質如出一轍,都是一種天塌不驚的氣質。

孟海目光快速地掃過了麵前種種人物,他嘴角勾起。

“在下言宣侯孟海,見過諸位大人。”

在場的這些周國使臣絕大多數都不認識孟海,但是他們都聽過孟海的名字。

去年孟海設計抓捕汪竹。

幾個月前又設計抓捕了馮亮等人。

又是幾個月前帶兵收複千山郡捉拿紀炎。

除了這幾次直接將周國的將領首腦捉拿的案例之外,孟海還多次破壞周國針對秦國的計劃。

所以在孟海報出自己姓名的時候,安理智身旁的禮部官員腳步都不自覺地向後移動,他們看門海的深情就像是看殺神一般。

安理智自然察覺到了自己身後這些禮部官員的神情動作。

他向前跨了一步,頂在所有禮部官員麵前。

“原來是侯爺,不知侯爺此行所為何事?”

孟海眨了眨眼睛,他看了一眼身旁的黃參,笑著說道。

“我此來無事,隻是通知你們一聲,日後招待你們以及與你們的談判都由我來主持。”

在場的周國是誠心聽到這話,他們臉上的神情明顯有了不同,大多數人臉上的神情都是不介於恐慌。

安理智倒是沒說什麼,他們光看了一眼身旁的九皇子,隨後點了點頭。

“既然這是大秦皇帝的意思,我們這些外臣自然不好多說什麼。”

孟海伸出手撥動輪椅,輪椅滑到九皇子的麵前。

孟海腦海之中快速地浮現出了剛剛觀看過的,關於王慶的信息。

由於周國皇帝皇子眾多的緣故,他的每一位皇子幾乎都代表著每一派或者每一方的利益。

而且王慶,在大周初中也有著屬於他的一方派兵。

他所代表的是主和派。

王慶所代表的這個派彆在整個大周國內的支持者甚少,畢竟整個周國都是以武立國,周國上下崇尚武學,也極為喜好戰爭,這也是受到周國許多年傳承的理念所致。

所以這就說明以王慶宇為代表的主和派勢力將在周國很難發展,但王慶還是找到了不少與自己誌同道合的朝中大臣,不斷發展著自己的勢力。

此次周國與秦國的戰役,周國大敗而歸。

王慶所代表的主和派也就有了發展的契機,主戰派因為周國大敗而連受挫折,在王慶的據理力爭之下,成為這次與秦國談判的二把手,一把手是安理智,也是周國的主和派。

既然是主和的一方,那自然想要與大秦和平發展。

既然是和平發展,自然是合作共贏的結局。

這是王慶想看到的,也是秦國想看到的。

前提是王慶沒有彆的歪心思。

這也是皇帝這麼急吼吼地將孟海從安陽郡召回京城的原因,就是想要讓孟海探明王慶是否有著其他心思。

孟海雙手滑著輪椅已經來到了九皇子王慶麵前不足三步遠的距離停了下來,他拱了拱手這個時候大秦侯爺的禮節還是要做足的。

“見過九皇子,孟某因為一些緣故受了些傷,無法起身見禮,還望九皇子勿要見怪。”

王慶聽到這話,臉上並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聲音也顯得不卑不亢。

“孟大人乃秦國肱股之臣,大秦能有孟大人這般博學多才,智勇雙全之輩,日後也能昌盛繁榮。外臣先在這裡恭賀孟大人,恭賀大秦繁榮昌盛,國祚綿延。”

這是外交使臣最簡單,也是最客套的客套話。


最新小说: 七零知青嬌又軟,禁欲大佬寵不夠 八零惡女續命急,改造全家忙不停 灌籃之青峰大輝模板 女配她刀長四十米[七零] 軍官撩人:我靠發癲在八零吃肉 文豪宿命 港霧 剛上大一,你怎麼暴打萬族天驕? 從劊子手到諸界共主 當酒廠團隊成為警界之光